“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下一代就要打”《长津湖》年度破防力作

9月30日即将上映的电影《长津湖》,这几天热度空前,在经历了33城点映之后,观众们的观影热情彻底被点燃。

无论在社交媒体还是购票平台,满是对《长津湖》的褒奖之声,大家都打出了五星评价,不少观众只是看影评,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成片。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下一代就要打”《长津湖》年度破防力作

在超前点映中,不少观众给予了《长津湖》超高的评价,“强悍”、“震撼”、“炸裂”……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下一代就要打”《长津湖》年度破防力作

有的观众评价“有血有肉”,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下一代就要打”《长津湖》年度破防力作

有的则认为看了将近三个小时还有点意犹未尽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下一代就要打”《长津湖》年度破防力作

在购票平台上,大多数观众表达了对《长津湖》的喜爱。

有观众直言,176分钟的电影一点都不觉得长。

他在不剧透的情况下,给我们分享了电影中他感受到的点点滴滴,他认为这部电影是真的非常值得,哪怕不了解历史的也会觉得非常精彩,一点都不枯燥,每一位主演都很辛苦,很敬业,演技都很好。

他觉得,看纪录片的时候观众是观看者,但看电影《长津湖》的时候观众却是参与者。imax真的的非常的震撼,那飞机就直接往你脸上怼,炮轰声“咚咚咚”代入感很强。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下一代就要打”《长津湖》年度破防力作

有的观众看完则非常激动,用了好几个感叹号表示“超级好看,超级震撼,特效绝了!”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下一代就要打”《长津湖》年度破防力作

也有观众认为,看完《长津湖》他才真正知道了所谓“立国之战”的意义。而且《长津湖》中七连的群像真的很立体,每个战士描写得都非常好,伍万里成长线很清晰,有的戏非常惊险,自己甚至被吓哭了!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下一代就要打”《长津湖》年度破防力作

作为创造中国电影历史诸多第一的《长津湖》,它确实值得任何夸赞和褒奖。

电影《长津湖》官方再次放出一则预告,这则预告也让我们明白,那场战争为什么装备和美军差着十万八千里的志愿军能打赢。

开场就是很明显的装备对比,美军即拥有制海权,又拥有制空权,他们开着军舰、飞机、坦克,呼啸而过好不震撼。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下一代就要打”《长津湖》年度破防力作

而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没有任何重型武器和装备,走路全靠两条腿,士兵拿的也都是轻武器。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下一代就要打”《长津湖》年度破防力作

在天寒地冻,零下四十度的长津湖地区,志愿军因为没有后勤补给,每个战士只有几个冻硬的土豆,一天一个,这是仅有的口粮。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下一代就要打”《长津湖》年度破防力作

有的战士甚至因为啃土豆,把牙齿咯掉了。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下一代就要打”《长津湖》年度破防力作

而到了感恩节,依托于强大的后勤和运输保障,美国军队有面包、火鸡、各种绿色蔬菜的营养补充。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下一代就要打”《长津湖》年度破防力作

还能喝到温热的咖啡,吃到各种零食罐头。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下一代就要打”《长津湖》年度破防力作

可信号弹一上天,啃着土豆的志愿军战士都像下山猛虎一样扑向敌阵,士气十足。

美国人一直在研究,为什么抗美援朝战争中,自己占了这么大的优势,最后反而失去了主动权,丢掉了胜利。

在各种历史版本中,我们的志愿军似乎都是“弱”的一方,世界第一的美国人一直都是“强”的一方。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下一代就要打”《长津湖》年度破防力作

可大家忽略了,所谓的“弱和强”,只不过是在武器装备上,论武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装备可能都比当时“万国造”的志愿军要强。

可论起战斗意志、战术素养、革命精神,我们的志愿军绝对是轻步兵的王者。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下一代就要打”《长津湖》年度破防力作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诸如“三三制”这些步兵战术,在志愿军战士里已经得到了充分推广,有了最大程度的使用。

它不仅保存了我军的有生力量,还在战术上胜过了美军的火力覆盖式打法。不管扔多少炸弹,都会有志愿军战士重新站起来冲锋。

电影中的那句话大家听到可能都会泪目。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下一代就要打”《长津湖》年度破防力作

许多人在和平时期,还在质疑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这就是对这些英勇牺牲的先烈们最大的亵渎。

他们为什么要远赴异国他乡进行战斗,为什么要在极端的自然环境下与世界第一的军队硬刚?

还不是为了后代,为了刚刚建立的新中国,为了我们在以后能过上和平自由富足幸福的生活。

如今享受着那场战争的红利,有的人却开始质疑那场战争的意义。这些人简直不是坏就是蠢。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下一代就要打”《长津湖》年度破防力作

无论了解还是不了解这段历史,《长津湖》都是我们必须要看的。它能告诉中国人,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9月30日,电影《长津湖》就将全国上映,到时一定要去看,不见不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都会   志愿军   步兵   美国人   力作   美军   战术   土豆   战士   观众   意义   评价   战争   装备   年度   历史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