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要酿成大祸,父母才后悔

上海初二女孩遗书:毁掉一个人只要毁掉她的童年…除了成绩,孩子这一方面最需要关注!


前段时日,南汇一女生高坠身亡的消息沸沸扬扬。女生初二,是亲戚朋友眼中的“好孩子”,在坠楼前留下的遗书中还交代了自己的压岁钱、手机,学校里借来未还的书,为了不让家里变“凶宅”选择死在外面……很多人看完直接泪崩,信里那句话“毁掉一个人很简单,只需要毁了她的童年”,戳中了无数网友的内心。


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要酿成大祸,父母才后悔


也有人不相信一个初二小女孩会写出如此犀利而深刻的“遗书”,我们暂且不论真假,此类事件——因为不堪重负,逃避、抑郁,甚至有轻生念头的青少年不在少数:


2019 年,上海卢浦大桥。一个正在开车的母亲,和他17岁的儿子发生争吵。两人吵到情绪最激动的时候,母亲直接在高架停车。男生猛地推开车门,跳下大桥,母亲坐在地上,捶地痛哭。


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要酿成大祸,父母才后悔


2020年,武汉一中学,教室门口。一个初三的男生被母亲在走廊训斥。当着同学的面,母亲对他狂扇耳光,戳脑袋,说狠话……全程除了一个女老师,没有任何人阻拦。


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要酿成大祸,父母才后悔

母亲最后头也不回地走了,男孩站在走廊,以被惩罚的姿势足足愣了3分钟。直到忽然低下头,转身,跳下教学楼,当场死亡。


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要酿成大祸,父母才后悔

2021年,成都49中。高二男生选择从学校实验室五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被发现时,他右侧裤包内遗留的一张纸条上写着:“最近几乎每周哭三次,上过天台,割过腕……”


这些新闻频频爬上热搜头条,令人扼腕唏嘘,在探讨中国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一个问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能忽视。每一个有过轻生念头的人不可能是临时起意,而是在对生活、对周围关系彻底失望之后,才松开了最后一棵稻草。生活中无处不在贩卖的焦虑、父母的高期待高要求、周围同学朋友的peer pressure……这一过程,他们找不到诉说宣泄的出口:老师不能共情,同龄人无法解决,最亲密的父母只是轻飘飘的一句“你太脆弱了”,抑或压根没有察觉。

2020年《健康报》的调查显示:


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要酿成大祸,父母才后悔

每一个触目惊心数字的背后,都是对一颗颗压抑孤独的心灵的忽视。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接触看待世界的一个重要关口,而他们对世界和生活的认知大部分源于家庭与学校。作为父母,有必要进入孩子的内心,理解他们真正想的是什么。我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遵循以下两点:

01把孩子当独立的人。

每一个大人都曾是小孩,家长不妨回想自己还是青少年的时候,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了解孩子问题背后的原因,他既需要你像对待小孩子一样包容他,又希望你像朋友一样理解他。有时候,你可能觉得自己能做的很少甚至无能为力,这个时候,暂时放下对方法的执着,如果你已经做到了倾听和包容,这对孩子而言已经很足够,“静观其变”也是一种教育的智慧。同时,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内心的需求也是独特的。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看待,相信他们对很多事情也有自己的判断,家长不必要强行灌输自己的理念,而是做好引导者的角色,给予足够的尊重。家长也不要轻易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盲目比较,孩子需要从你这里找到认同感,你要学会适当称赞孩子,才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02学会接受孩子的平凡。

很多家长自己没能做好一些事情,反而严格要求子女必须做到:成绩必须优秀,性格要温顺听话,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人前就可以不经意炫耀孩子的好成绩,人后却把最难听、最肮脏的辱骂甚至殴打甩在孩子身上。这反而成为这类父母“平庸”的佐证。因为自己不能改变命运,无法逃离生活带来的重压,便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渴望孩子通过努力实现“逆天改命”,从而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虚荣。但是这似乎忽略了,一个人的成就,除了自身的努力,还有他能借助的各种力量。如果家庭无法给出足够的支撑,又凭何要求孩子出人头地呢?即便家底雄厚,也不能控制孩子让其成为实现家庭意志的工具。我理解每个家长都希望子女成龙成凤,但是大部分人只是既不十分聪明、也不十分愚笨的普通人,即使是“学霸”父母,也可能生出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小孩。但是家长们需要接受孩子的平凡,这并不等于“学会认命”,而是与自己和解,也与孩子和解。人生要经历过这样三个阶段:接受父母的平庸;接受自己的平庸;接受儿女的平庸。当你能以平常心看待孩子及其未来,也算是领先别人一大步了。外界不可控,自我有局限,不要把孩子框在自己的预期里,教会他们生存和快乐的法则,再往后的路,他们会自己走出来。


另外,新学期即将到来,新高一的学生、进入高三的学生或多或少面临一些压力,需要额外关注少年们的心理状态。师生和家长如果需要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或获得专业的心理帮助,校内可联系心理老师,校外可联系专业的心理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家庭教育   父母   大祸   遗书   大桥   上海   平庸   重要性   青少年   内心   后悔   家长   母亲   男生   孩子   心理   家庭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