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霓裳》裴行俭擅自处置金针:“为你好”这三个字,宁缺毋滥

01

我的一个同学,从小她妈妈就特别喜欢擅自帮她做事。

小学时,她跟同桌闹别扭,同桌鼓动其他小伙伴疏远她,她妈妈怕她被孤立,买了很多好吃的零食去挨家送给其他同学,让大家跟她一起玩。为此,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被几个孩子取笑用零食换友谊,这让她觉得很没面子。

长大后她恋爱了,有段时间跟男友闹分手,妈妈看她伤心,偷偷去找了她的男朋友,给他讲了很多关于她的好话,还苦口婆心地劝男朋友不要跟她分手。她说她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她觉得自己的爱情太卑微太没尊严了。

诸如此类的事,还有很多。每一次,她妈妈都是打着“为她好”的旗号,去做一些她不希望她做的事,而她又不忍心责怪她,因为她知道妈妈是一片好心。于是只得自己带着被重复伤害的心,一次一次收拾妈妈好心留下来的“烂摊子”。

《风起霓裳》裴行俭擅自处置金针:“为你好”这三个字,宁缺毋滥

02

“为你好”这三个字,很无辜,但有些时候,却像毒药。

我们总是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想要去为别人解决一些困难和麻烦,即便有时候对方并不希望我们插手,我们也总觉得不该袖手旁观,应该给予帮助。

我们觉得我们的善良是真的,不应该被指责,即便好心办了坏事,初衷也是好的。可我们从没想过,对方不希望我们插手,也是真的,而我们的一厢情愿,很有可能搅乱了对方的计划,伤害了对方的自尊,或者让整件事情更加失控。

当我们打出“为你好”的旗号时,我们便已经抢占了道德的制高点,无论事情是成是败,我们都应该是那个被感恩的人。可对于接受我们这种“好”的人来说,很多时候是痛苦的,而且这种痛苦,有口难言。

所以我一直觉得“为你好”这三个字,应该能少用就少用,能不用就不用,宁缺毋滥。

《风起霓裳》裴行俭擅自处置金针:“为你好”这三个字,宁缺毋滥

03

《风起霓裳》中,裴行俭想要救琉璃,擅自处置了她的金针。

裴行俭并不知道,这枚金针对琉璃意味着什么。其实对于所有不相干的人来说,不管意味着什么,都没有生命重要。

所以,在我们看来,裴行俭在未经过琉璃同意的情况下就把金针送到卓锦娘手里,是应该被理解的,琉璃该领这份情,至少,也不该是怨恨和指责的。

可琉璃却因此生裴行俭的气,迁怒于他,那就是不知好歹,不懂感恩。因为裴行俭是“为她好”。

但是裴行俭的为琉璃好,带来了什么呢?

琉璃本可以徐徐图之,准备充分之后再为母亲报仇,如今却为了夺回金针,不得不铤而走险,一再激怒卓锦娘。她提出跟卓锦娘比试,卓锦娘为了取胜不择手段,致使她屡屡被陷害,并且被毒打,险些丢了性命。

《风起霓裳》裴行俭擅自处置金针:“为你好”这三个字,宁缺毋滥

更重要的是,她的这番波折,并没能如愿夺回金针,而是眼睁睁看着仇人卓锦娘占有了母亲的遗物,得到了“天下第一针”的封号。

这样的情境,在琉璃眼里,定是比死还痛苦的。

她当初为了找到害母亲的人,不顾危险去而复返,独自回宫,就是把为母亲报仇看得比自己的命重要的,如今裴行俭的筹谋却是为了保住她的性命而成就了她的仇人。裴行俭的确是为她好,却跟她的意愿南辕北辙,她怎能不气,怎能不怨?

当“为你好”这三个字用错了地方,违背了当事者的本意,便是施恩者的自作聪明自以为是。这样的“为你好”,便不如不要。

很多人说,能有什么比命更重要?但那是我们,不是琉璃。我们未曾经历过琉璃的经历,有什么资格替她做决定和选择?

《风起霓裳》裴行俭擅自处置金针:“为你好”这三个字,宁缺毋滥

04

那难道我们就要眼睁睁看着自己爱的人置身危险而无动于衷吗?

当然不是的。

无论亲人还是爱人,情分存在的意义和前提就该是互帮互助、互相扶持的。但当我们决定去做一件“为你好”的事的时候,首先需要征得对方的同意,最好是能明白对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对他来说才是更重要的,然后再在不违背其意愿的情况下给予帮助。

而不是自作主张,自认为这是件好事,就不顾对方的意愿去固执己见,更不该瞒着对方去偷偷地做那些自认为是为他好的事。哪怕这件事真的会带来好的结果,只要不是对方想要的,我们就不该强加于人。

更何况,很多时候,你所谓的“为你好”,更多的是你自己想要的结果,而不是对方想要的。

《风起霓裳》裴行俭擅自处置金针:“为你好”这三个字,宁缺毋滥

05

为什么说“为你好”只是你自己想要的呢?

裴行俭的为琉璃好,只是想让琉璃活着,因为他喜欢琉璃,他不愿意失去琉璃,如果琉璃遭遇不测,他会痛苦会难过,只要琉璃活着,他就是幸福的。至于琉璃报不报仇,对他并没有什么影响。他固然也希望琉璃得偿所愿,但对于跟活着相比,他定然选择让琉璃活着。

可于琉璃来说,如果不能为母亲报仇,她的活着也便失去了意义。尽管我们知道这样的想法是极端的,可如果这就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那所有违背这件事的好意便都不是她想要的。

还有我那个同学,她的母亲所做的一切,也都是真心实意为她着想的。母亲怕孩子被同学孤立,影响性格和心情,怕她跟男友分手,承受失恋的痛苦和打击,因此她想替她去解决这些难题,她的动机完全是好的。

《风起霓裳》裴行俭擅自处置金针:“为你好”这三个字,宁缺毋滥

可她不知道她这样的挽回,会让女儿觉得失了尊严。如果在失恋、被孤立和失去自尊之间做选择,我那个同学是宁愿选择前者的,可在她母亲心里,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开心快乐更重要。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选择和侧重点自然是不同的。而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逻辑里,考虑的也首先是自己的喜好和取舍。所以“为你好”这三个字,从来不是从对方的意愿出发的,一切都只是你内心的希冀罢了。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该有一份这样的清醒和自觉:当别人不需要我们为其做“为你好”这种事的时候,就不要擅自去做主张。这就是所谓的“宁缺毋滥”——除非对方真的需要,否则我们绝不强加。

《风起霓裳》裴行俭擅自处置金针:“为你好”这三个字,宁缺毋滥

总之,在我们的生活里,有太多人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去做着你并不希望他做的事。然后还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说你不识好歹,不懂感恩。

我们且不说这些“为你好”的事带来的结果是不是真的我们想要的,单说这种擅自替别人做主的行为,就是缺乏尊重的。而无论亲情还是爱情,没有尊重,都很难长久。

所以,真的不要让这种“为你好”再泛滥下去了,别人需要的好,才是真正的好,而你强加给对方的好,往往会成为对方的压力和负担。

作者简介:孤独的幸福树,一个喜欢读书和写字的女子,希望我的文字能够伴你温暖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金针   宁缺毋滥   你好   制高点   霓裳   旗号   孤立   琉璃   意愿   好心   痛苦   母亲   同学   妈妈   孩子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