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悬崖之上》必定会被观众拿来与2009年上映的电影《风声》作比较,而一个豆瓣7.6,一个豆瓣8.3,观众更喜欢哪一部电影也就一目了然了。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那么,《悬崖之上》比《风声》差在哪呢?

一、消失的日本人和日本元素

不少人看完《悬崖之上》都反应一个问题,日本人为什么消失了?

哈尔滨明明是被日本占领的城市,为什么日本的元素却那么稀少甚至没有呢?

与《悬崖之上》不同,在电影《风声》里,随处可见日本人自己日本元素。

就比如电影的第一个镜头,礼炮炸开,镜头自上而下移动,观众看到:印着日语的横幅,墙上插着日本国旗,人们挥舞着汪伪政府的旗帜,庆典游行队伍里有一排身着日本传统服饰的人……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这些镜头,无一不揭露了汪伪政府与日本人媾和,狼狈为奸!

最主要的是,黄晓明饰演的日本军官武田主导审讯,这就非常直白地告诉观众:日本侵略者是我们的敌人。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而在《悬崖之上》这部电影里,在伪满洲国统治下的哈尔滨,观众却看不到日本元素,甚至看不到日本宪兵。

这是非常奇葩的事情!

要知道,不管是伪满洲政府,还是汪伪政府,这两个伪政府本质上都是日本人在华扶持代理人,它们代表的是日本人的利益。

那么,伪满洲政府统治下的东北是什么样子的呢?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伪满洲政府统治下的哈尔滨街头(日语招牌咖啡店)


从1931年至1945年,日本通过扶持伪满洲政权占领了中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全部,以及内蒙古东部和河北北部。

在这个期间,日本在东北实行奴化教育,伪满洲政权管辖下的中小学生大多以日语为主进行教学,官方文书采用日语和蒙语,日语使用面越来越广,地位也越来越高。

日本的目的是: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身着和服的日本女人去哈尔滨神社


所以,《悬崖之上》里的哈尔滨,这座漂亮的大都市,那么多橱窗,居然没有摆放一些显眼的日本货。

也没有安排一些穿着和服的日本人招摇过市,或者安排日本艺妓表演,又或者让咖啡馆放一些日语歌曲……

这导致很多观众的直观感受是:这座被日本侵略者占领的城市,还挺和平与繁华的。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万骨坑

和平与繁华的从来都是假象!

日本侵占的东北地区是抗日斗争最严峻的地区,日本侵略者为了镇压反抗者,制造了众多"万骨坑"和"无人区",还有731部队进行惨绝人寰的人体实验。

很可惜,日本人在东北犯下的这些的罪恶,都没有出现在《悬崖之上》的影像中。

而且,日本侵略者也仿佛消失了一般。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二、太重于形式之美忽视故事的悬疑

电影作品中的个人风格和腔调展示了导演的个性,也让观众看到了导演的标记。

比如,提起周星驰的电影我们马上想到了无厘头,而张艺谋导演的作品,无论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他对影片画面之美的把控是非常卓越的,尤其是对色彩的迷恋,张艺谋可谓非常执着。

张艺谋在电影《满城尽在黄金甲》里大量地使用金黄色,代表了帝皇的尊贵与霸气;在《影》这部电影中,运用的黑白灰三色,让整部电影仿佛浸润在水墨画之中,典雅而又浓重。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电影《满城尽在黄金甲》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电影《影》

而在《悬崖之上》这部电影里,张艺谋大量地使用了雪的白,观众可以直观地看到:林海雪原之美、大雪覆盖下的哈尔滨美得像展示在橱窗里一样……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毫无疑问,张艺谋的电影画面做得真是卓绝,忽略掉故事的话,张艺谋的电影就没有一部不好看的。

(如果考虑到画面的美感,让日本侵略者有多远滚多远,这似乎也能说得通。)

《风声》就很实在,这部电影并没有过多地去描绘城市之美,并且两次移动镜头俯瞰或平视,展示了裘庄的全景,观众看到的是:建立在悬崖边上的裘庄,在夜幕的笼罩下,更显阴森可怖。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形式之美只能是锦上添花,电影最重要的还是故事本身,而谍战片的重点是:悬疑。

《悬崖之上》的主线是:4名地下党为了保护一名知情者离开伪满洲国,他们空降到距离哈尔滨几百公里的密林,为了避免同时被抓导致任务失败,4人分成两两一组分开行动。

支线是:由于叛徒泄密,伪满洲警察明面上是在搜捕4名地下党的同时,暗地里却要查内鬼。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首先,电影交代了4位地下党为了这次任务在苏联接受了七个月的训练。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经过了七个月的特工训练,在火车上,楚良(朱亚文)居然还频频看向小兰(刘浩存),都选择分开行动,他不知道这样做会把对方暴露?

更搞笑的是,小兰都暴露了,也没有人锁定小兰,居然让这个青铜耍到了最后。

还有一处,叛徒都跑到厕所改掉张宪臣(张译)留下的暗号,居然也没人锁定张宪臣?

好吧,叛徒不知道谁做的记号,也可能伪满警察想一网打尽,并借此揪出内鬼吧。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再者,张宪臣在逃跑过程中发现疑是自己孩子的小乞丐,他便以身犯险下车询问,难道他不知道,在不当的时机相认,是会将危险带给他小孩的吗?好吧,情感战胜理智。

好着急,论特工的职业修养哟!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青铜小兰,我敢说她绝对是拿到了王者剧本。

小姑娘在车站逃跑时都开枪打死了个落单的伪满警察,那么大的响声也招不来一个抓她的人,我也是惊呆了。

小兰的王者剧本当然远远不止这些,她成功到达了哈尔滨,成功与张宪臣会合,成功和周乙(于和伟)接头,成功完成任务。

但是吧,除了和周乙接头有相关解释,其他的情况,小兰是怎么办到的?

编剧和导演也不爱说,电影看完了,观众也不知道。

说好的谍战片,我以为观众最关注"怎么送出情报"的,在《悬崖之上》这部电影里却变得没那么重要。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再来看《风声》,《风声》的主线是:一次刺杀任务失败后,一名地下党被捕,在遭遇严刑逼供后,透露出司令部有地下党潜伏,代号老鬼。

以武田(黄晓明)为首的特务为了揪出老鬼,找到老枪,摧毁中共地下组织,他故意设下陷阱,让老鬼传出错误的刺杀情报。

然后,武田把5个"嫌疑人"关在密闭的山庄,切断他们与外界的联系,而老鬼要做的是送出"撤退"的情报,保护组织不被团灭。

《风声》设置悬疑的方式采用的是阿加莎的"暴风雪山庄"模式,相信喜欢看悬疑片的观众都不会陌生。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武田要从这五个人中找出谁是老鬼,经过三轮的试探,被老鬼用字迹误导,把目标锁定在张司令的侍卫官白小年(苏有朋)身上,经过一番不可描述的用刑之后,白小年领盒饭。

此时,剩下四个人:李宁玉(李冰冰)、顾晓梦(周迅)、金生水(英达)、吴志国(张涵予)。

老鬼知道,可能没有人能活着走出这个山庄,送情报得用非常手段。

故事节奏紧凑,观众被带入紧张的氛围中。

观众会跟着猜:究竟谁是老鬼?他要怎么送情报?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武田一开始是怀疑李宁玉的,白小年死后,他立刻锁定了李宁玉。

武田再一次使用不可描述的刑罚来摧毁李宁玉的意志,然后安排一场饭局,最终才把目标锁定在顾晓梦和吴志国身上。

在这些反复试探的过程中,敌人聪明而又狠辣,但是,因为一开始就认定了五个人中只有代号为老鬼的一个地下党,并没有考虑到老鬼的上级领导老枪也在其中,这才让地下党们有可乘之机。

最后,编剧和导演也解释了送情报的两个途径,一个是保住老枪(张涵予),让老枪传递情报,另一个老鬼自我牺牲,用自己的尸体运送情报。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风声》在悬疑的设置上,做到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观众被剧情带着走,跟随着武田去揣测老鬼究竟是谁,参与感十足。

而《悬崖之上》的参与感就显得比较弱了,尤其是当特务科科长高彬(倪大红)在怀疑周乙是内鬼时,观众就已经知道周乙确实是地下党了,这还怎么玩?

最搞笑的是,结局时,高彬属下问他还查不查内鬼,他说:"到时候让他自己跳出来",一个特务头子竟然那么善良,要找足证据才抓捕内鬼?

好吧,反正我看周乙拿了小兰的毒药,可能编剧和导演要安排周乙再玩一票大的,最后才让他服毒自尽吧。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悬疑片要蒙的就是观众,如何让观众参与到解疑的痛并快乐中,这是悬疑片首要考虑的。

假如大多数观众过早猜对答案,这部悬疑片基本就失去了魅力。

《悬崖之上》还能拿到7.6的豆瓣分数,这实属占了画面精良的便宜,当然了,画面美也是一个不能否定掉的优点。

三、弱化意识形态的表达

关于谍战片,除了讲清楚怎么完成任务之外,有两个问题也必须讲透彻:

1.我们在和谁斗争?

2.我们为什么斗争?

《风声》在这两问题上交了一份优秀的答卷,第一个问题很清晰明了,关于第二个问题,就藏在顾晓梦(老鬼)的遗言里。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顾晓梦的遗言是:我不怕牺牲,怕的是爱我者不知我为何而死,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只希望家人和玉姐能原谅我此刻的决定,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当李宁玉看到秀在衣服上的摩尔斯码遗言,当周迅用她轻柔的声音说出这段台词时,我相信打动了观众。

《风声》里的敌人强大而又狡诈,残忍又无情。

要打败这样可怖的敌人,需要钢铁的意志和崇高的信念,而《风声》用顾晓梦的遗言来完成这个主题的升华。

老鬼、老枪,他们不是某一个人,他们是一种精神!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反观《悬崖之上》,结局处,拿着王者剧本的小兰伤感地说:"……我还没和他(楚良)好好道告别,没想到火车上远远看一眼,就是最后一面了。"

这段台词把观众带进了个人的小情小爱中,以至于不少观众看这一幕的感受是:确实有无限感慨,眼睛也有湿润,但是,眼泪愣是没能滚成珠子掉下来。

看完《悬崖之上》,我才发现《风声》是一部很优秀的谍战电影

不过,老谋子把浩存妹妹拍得真美呀!我见犹怜,楚楚动人!

总之,如何不刻意煽情又能表达崇高,这也是《悬崖之上》要向《风声》取经的地方。

不管怎样,期待下一部谍战片的悬疑与形式齐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风声   满洲   悬崖   伪政府   日语   电影   侵略者   哈尔滨   日本人   日本   悬疑   情报   导演   观众   优秀   地下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