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里的孩子真的和《小舍得》里一样累吗?

我是小小小美呀儿,喜欢点击关注我。

大城市里的孩子真的和《小舍得》里一样累吗?


说说我们家吧。二三线城市,教育压力相对适中的地区,工薪阶层,三年级男娃。每天6:40起床,七点二十出门,七点四十五分到校,下午五点放学,五点半到家,跳绳和活动半个小时,练琴半个小时,七点吃饭,七点半作业,八点半洗澡(顺便休息),洗完继续作业或者看书至九点半完成(有时到十点)。一般10点到十点半这个时间段上床睡觉。


周天上午课后辅导班,语文数学各一个半小时,下午午休后要去上两个小时琴课。每个礼拜只有周六下午是真正活动、运动、出游、放松的时段,周六早上晚上周日晚上基本上要做周末作业和辅导班作业。


就这个课表,我都觉得自家挺佛系的了,因为我们没有特别逼孩子要考到多么高的分数,只规范他每天的作息规范和学习习惯,学习和补课也都仍在他们正常课业进度内。相比之下,有些同学家长真可谓是鸡娃先进代表了。


大城市里的孩子真的和《小舍得》里一样累吗?


有些小孩很早就进行英语启蒙、全英语教学或者口语课程,水平已经等同初中程度,这种超前教育并不鲜见。各种课外班,兴趣班,几乎每个小孩都有那么一两样,个别孩子在校乐团或者小记者团早早就有颇具天赋的表现。

他们班有一对从小学习跳舞和主持的双胞胎,参加过无数比赛和登台表演,已经是抖音粉丝数万的姐妹花,精气神比同龄孩子早熟很多。(褒贬另说,但是显然三年级的学习对她们来说已经是小儿科了)
我觉得现在的教育差别已经不是线性差距了,而是阶层差距,某些大投入砸出来的差距已经不是靠孩子个人努力就能追上的了。不说别的,有几个工薪家庭请得起英语私教?学琴最便宜算了,一张琴两万,一节课300,越往后越贵,可以坚持几年?全力鸡娃背后可能还得有一个全职妈妈,哪个普通家庭可以只靠一人收入就可以支撑这样的支出?


大城市里的孩子真的和《小舍得》里一样累吗?


我观察过孩子班上吊车尾的几个学生,并不是不聪明,相反都古灵精怪地很,多半都是父母亲忙到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管教,放任自流而不自律而已。

而反而是成绩好的孩子是内卷的主力军,卷得更厉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父母的阶层映射到孩子身上就是教育能力的差距。
可上可下的中间层,过山车的孩子成绩,卷不卷,那条“初升高一半升学率”的死线就在背后,就是你不想跑,也会被浪潮推着被迫向前。

大城市里的孩子真的和《小舍得》里一样累吗?


年年说减负,却从没看见孩子越来越轻松,反而越来越累,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越少,孩子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辅导补习班,没办法,不能过多地干涉校外机构,毕竟这是属于个人行为。

同时也要给辅导机构创造一定的营商环境,这一代人的文化素质比上一代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帮助孩子成长,如何让孩子真正地享受童年的快乐,在适当的年纪承受适当的学习压力,我想我们这一代人只有少数人清楚,这就导致了为什么年年减负,却还是效果甚微。

只有当我们的认识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孩子才可能不感觉那么累。

但是我时常在想,如何让自己以后的孩子在不落后于别人的情况下,又能感受到快乐,没有那么大的压力,或许这看起来显然不太可能,除非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天才选手,可是我真的需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的那么优秀,那么全面吗?他会承受得起吗?

大城市里的孩子真的和《小舍得》里一样累吗?


都是从小学过来的人,大家都知道,小学分数高几分低几分又有什么意义呢?平均分99又能说明什么,您还记得你小时候语文考了几分嘛?

英文歌动辄一小时这种,在我眼里就是一个娱乐项目,没人真的为了学英文录英文歌吧?

一个娱乐项目弄得这么焦虑难道不是战略的问题吗?

英语学习本质上就是几个月的集中突击就绝对达到8000左右词汇量外加日常简单无障碍对话。

从小学开始十几年的英语学期生涯说句不好听的,纯属浪费时间,不要把自己给卷的自我感动了。

大城市里的孩子真的和《小舍得》里一样累吗?


抱了一堆班,意义何在呢。

我很欣赏那种做竞赛(正儿八经的竞赛,oi,奥数或者艺术类都可,不是朗诵这种水比赛)来长期的挖掘潜能。

而不是乱学一气,样样涉猎样样不精。
总体读下来感觉大家都很努力,但像无头苍蝇一样。

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也不要去做随波逐流的选择。

眼光拉长一点,放到十几年二十年的尺度上,或许能读出不同的答案。
虽然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但是建议先规划一下未来。

希望他达到什么程度。千万不要高估。

这不是说真能实现什么。而是比较容易放宽心。
千万不要和别人争,尽量自己和自己比。

和别人比,会很痛苦的。
当然,按照放宽心的说法。

与其参与卷,还不如思考假设卷失败,该怎么办。

这样就不存在别人能打败的可能了。

大城市里的孩子真的和《小舍得》里一样累吗?


个人认为一般有能力的家长应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希望孩子从事何种等级的学校
2.希望孩子从事何种职业方向
3.希望孩子拥有何种的性格
4.希望孩子拥有何种的技能和爱好
不要说,孩子高兴就好。很多孩子是不知道未来是如何的,都需要家长引导的。
像小学这种学校还评个top出来,真没意义。除非家长希望能让孩子学校中培养某种习惯和学习动力,或者其他目的。

大城市里的孩子真的和《小舍得》里一样累吗?


个人认为教育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这么做是为了什么,有何意义,必须明确表示出来。像平时考试这种事,如果无法决定未来,基本没有在意必要。

需要思考的是,那些年明确改变未来的技能。

例如钢琴,书法。学了一项技能,可比小学的成绩管用。

但是这些技能是否真的是你所期望的目标。

例如未来希望当个医生。

那么这些技能也不要太强求。

保持一种兴趣训练即可。

假设你希望是医生,那么可以考虑专项培养医生的方向,至少偶尔看看医学知识看看是否有兴趣。

对应的,要削减掉原有的一些补课。例如希望,小孩能够在大学毕业就结婚,其实现在就应该寻找,某些青梅,至少不能让孩子在异性上太孤单。

大城市里的孩子真的和《小舍得》里一样累吗?


早恋这种事,本质上是属于正常行为,也不需要太担忧。

一般而言,一个正常教育的孩子是不会跨出那一步的。

不过这缺点是,容易成海王。不过至少可以解决,异性缘问题。
总之还是那句话,核心思路是,目的性。培养的任何能力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必然要转换成对应的能力,获取一定的资源。

否则,对于非自身目的的行为则不需要浪费过多的精力。

不过这也只是,仅仅是个人想法。

我觉得应该更关注小孩的综合发展,另外还有个原则就是不要急躁。

举几个例子给大家评论下:1.在我家想吃多少都是商量好的,但是不可以磨蹭,可以吃完了去玩看电视 但不能坐在饭桌上啥也不干,现在搞了个沙漏,辅助她判断时间;

大城市里的孩子真的和《小舍得》里一样累吗?


2.我儿子他在公共环境容易出现不知道怎么办,然后就不说话也不动,我现在的策略是看到了就给他复盘,主要是鼓励她想解决方法,多傻都可以但至少3个,如果能多想两步结果就有奖励,希望长期下去有效果;

3.打网球练习一开始他不会接球,我生气他不开心不愿练习,后来课上久了他自己就会了。其他很多事情也是这样,你让他练着练着她就ok了,所以不必太焦虑,给他支持和鼓励就可以了。如果真的天赋不够,也可以想其他路径;另外弹钢琴也是,她爸爸总喜欢要她严格按照要求来,在旁监视,最后总是气得不行,我的策略是一段不会的曲子,先让她油管上听感觉熟悉旋律,然后让她自己找音,另外我会让她去体会下一些的名曲的含义和意境,比如梁祝中的化蝶,不过这个总被她妈妈鄙视。

大城市里的孩子真的和《小舍得》里一样累吗?


我觉得我的教育目标就是尽量提供各种支持和方法,让孩子顺利成年,并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能力,让他们真正得到幸福和快乐。

我是小小小美呀儿,喜欢点击关注我,更多文章欢迎看我主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孩子   大城   目的   作业   目的性   英语   市里   差距   小孩   家长   意义   技能   能力   未来   小学   时间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