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

我是小小小美呀儿,喜欢点击关注我。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

说冷清秋之前先说说冷太太,哪怕冷清秋是小女孩儿不懂事,她应该懂的。不管金燕西多么巧妙圆滑,过一过二不过三,总有这么多贵重东西送过来,总是送得这么合人意,女儿不能自警,她应该给女儿一个警醒。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


但她特别可笑,说:“只要不焦吃,不焦穿,我也不反对你出去交朋友。”好似是多么开通,其实狗屁不通。真的不焦吃穿吗?金燕西这样来接近,是正常交朋友的路子吗?吃穿上头,冷家如果是安于粗茶淡饭,荆钗布裙,那确实是不焦,但事实上不是鞋子破了还得费劲补吗?不是同学办宴会没有合适的衣服去,心里很懊丧吗?不是看见朋友穿着比自己好,会暗暗嫉羡吗?不是从没吃过鱼翅,所以真有机会吃的时候管不住自己的嘴吗?实际上冷家的条件够不上他们的欲望嘛,不然母女俩怎么一看到金燕西的送来的鞋子衣料眼睛就直了呢?因为这衣料颜色真好啊,做身新衣服穿不是刚好去参加同学聚会吗?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


想想挺可悲的,人还没有过门,就靠穿金家的东西撑门面。金燕西固然是会撩,但姑娘这边要是没有虚荣和妄念,那也是撩不动的。真要坚守住自己,一开始就该认清楚自家条件和对方的差距,不该收的就真的守住不收,羡慕富贵人家心里羡慕一下就好,不要真的伸手去拿。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


可叹的是应该保持清醒的冷太太居然穷摆架子,自欺欺人,收了东西后说这是邻里间正常的人情往来,而不是富贵人家对自家发起了金钱攻势。冷太太不但不把关,还把冷清秋往外推。往来往来,有来要有往的,冷太太天天把邻里往来挂在嘴上,但你倒是回礼啊?果然就无法回礼,只能让娇滴滴的女儿写点字画算是回礼。冷清秋是有点笔墨的,但能比得上对方礼物的贵重吗?所贵重者,无非就是“心意”呗,这从一开始就奠定了用钱去买她的心的基调。而且,金燕西不仅买冷清秋,连她妈妈都买到了。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


如果真是啃树皮的人,反而心静了,知道自己确实不行,事出反常的时候立刻察觉。最怕这种半吊子,自恃买得起白菜稀饭,所以人家用山珍海味来收买了,还真的大咧咧地觉得这也不是自己配不上的东西,明明是虚荣和贪欲,还一再地往里陷,等到陷得深了,才发现难以自拔了。

金燕西,冷清秋的婚姻没有基石。
婚姻的基石是互相信任。
婚姻的本质是陪伴和责任,成熟的爱,全靠良心。
他们错把孩子当成了他们婚姻的基石。
孩子是爱情和婚姻的副产品。
但孩子从来不是婚姻的基石。
爱情的小船,没有信任的压舱石,风浪一来,说翻就翻。
孩子是幸福婚姻的衍生品,是不幸婚姻的牺牲品。
长久舒适的关系,靠的是共性和吸引。
爱情是荷尔蒙滤镜,暂时遮蔽了瑕疵,仅此而已!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


比如燕西和秀珠的关系是早就上过床的,书里写得很清楚说他俩就只差举行那个形式上的婚礼而已。燕西对秀珠冷淡就是因为已经到手而秀珠又盯得紧了,那时连梅丽都有点看不起秀珠。但是他们关系里还是燕西对不起秀珠,算始乱终弃。其实他一直就是个没定性的小公子哥而已,小说里燕西出场才18岁。
还有金家三个妯娌之间没有任何矛盾,矛盾最大的来自四小姐道之和三少奶,因为三少奶是白秀珠的表姐。
燕西真正可恶的是在后面他老子去世以后那真不是人了。连他亲妈都烦他了。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


冷清秋的本质是没见识,定力不够。导致碰到金燕西那样的高富帅,对自己好点就找不到北了。但是经过一些事情后,她会反思自己,她会不断学习,最终意识到自己太年轻犯的错误,走上了真正独立的道路,我相信以后的她也会收获真正的爱情。

出身底层的女孩(客观说冷不是,她属于平民阶层,家中有帮佣且读得起书),本不该沉迷于风花雪月类的才情。诗词歌赋固然是美的,对于柴米油盐的生活裨益却不大。“锦上添花的才情”,更多是消遣罢了。所以我始终觉得穷人家女孩不要轻易选择艺术道路,因为成本太高以此谋生太难。踏踏实实地学习技能先保证自己吃饭的本事最重要。如果一个人经济上依附他人,TA势必是被动和不自由的。经济是第一要义,无论男女婚不婚配。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


电视剧把男主女主甚至女二都美化了,其实冷清秋并没有那么清高孤傲,甚至有点世俗的贪财;金燕西也没有那么深情,他风流多情,没多久就厌倦了女主,甚至庆幸娶了一个管不住自己的女人;女二更是报复心里强,后期根本不爱男主,男主家败落,他骗得男主的求婚后,就抛弃男主,去了法国,跟别人结婚了。张恨水的小说根本不是一个仅仅局限于男欢女爱的爱情小说,它是一个刺破社会现实的有深度的文学作品。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


原著里面冷清秋的性格没有这么突出,金燕西在书里也就是一个十足的纨绔子弟,看得特别生气。电视剧的改编我很喜欢,多少给这段爱情悲剧增加了“才子佳人”的意味,把他们的性格特征放大成为冷清秋的遗世独立,金燕西的风度翩翩,而且演员太贴合,是董洁成就了冷清秋,陈坤成就了金燕西。否则金燕西在原著里的调性,谁见了都要骂一声渣男!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


如果金燕西真的有才,就不会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送东西,他也不会屑送东西。他会靠自己的才华吸引清秋。若燕西有才,金家也不会倒了。倒是金家几个女孩各个成器。
若是清秋有金家女孩的见识,对这些东西也会不屑一顾,专心读书。她可能心里想"认识一个有才又帅的总理公子,有什么不好呢?"就这样一路半推半就。她以为燕西总是这样送东西是关心自己,就感动了,可是送东西背后是否真心实意,谁都不能判断。判断一个人只能从他平时干什么,交什么朋友来判断,这是清秋做不到的。
清秋可以做的就是该拒绝那些礼物,布料不要,礼券不要。拒绝就能考验燕西是否真是真诚爱她。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


可惜清秋全都接受了,所以她也不是我们所幻想的那个清秋,我们寄予了过高期望。
但婚后清秋所表现出来的很具有独立风范,或许不输给金家小姐。
金家小姐敢打仗敢离家,那是因为宽容的环境培养了他们大胆的性格。后来清秋独自离家去南方也是如此。更何况清秋是进了金家后再出来。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


我现在重看,看到他们重游西山,然而我全然未感觉到金燕西的真心,他们之间甚至可以说没有真爱。首先金燕西的目的就不纯,他遇上冷清秋后,和那些交际花相比,希望娶个贤妻良母又顺从的人在家,这样不会约束自己,而交际花则是充门面的女友,很不幸,冷清秋符合。更不幸的是,冷清秋从骨子里被金燕西的物质俘获牢牢的。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


你觉得他费尽心思地讨好是喜欢吗?他有的是技巧,而且在大家庭,他有的是揣摩人心的能力,你看金燕西在家里多吃得开!他打动冷清秋没有一点靠个人品质或者才华。而更悲哀的是冷清秋自己和妈妈舅舅,她自己虚荣,家里更是不住贪小便宜,这真是醉了,以为花钱就是对女儿好,殊不知金燕西最不缺的就是金钱,最最不缺的是时间。其实这悲剧也是冷清秋自找的。中间有段小对话,是关于女子读书的,哈哈,三观不合的不要不要的。更别说金燕西在外面的事情。我看到现在,金燕西算是小渣一个吧。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


其实金粉世家的悲剧在于金燕西在理智上知道应该娶一个像冷清秋这样的妻子,在情欲上却控制不住;而冷清秋在理智上知道不应该嫁金燕西这样一个纨绔,在情欲上却控制不住。金家这样的家庭,家风就是如此,不说金铨如何,凤举置了外室,家里也觉得他只是不会过日子,不会处理问题,而佩芳没有权力起根儿上反对,所以四姐道之这样堪称豪爽的性格,也容让了老公把日本使女收房,好像这才是这样阶层的家庭主妇应有的心胸手腕和情怀。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


而所谓爱情,所谓平权,在这样封建权贵家庭的价值观里是不存在的,即使他们已经西化了一两代人。相比之下,金燕西只不过属于特别骄纵的,总是不按老规矩出牌:老规矩是谈婚论嫁要门当户对,他偏选寒素家庭知书达理的女学生,破坏规矩的下场是婚后价值观不同无法磨合;老规矩是婚外偷腥要等而下之,如凤举鹏振等人逛胡同玩戏子,正室在情理上不好当真,自己也尽可以不当真,燕西西化得更多,非要选秀珠这样的继续恋爱(秀珠蓄意勾引另说,燕西对恋爱感的追求是内因),破坏规矩的下场是没法说丢开手就丢手,燕西甚至连及时放手的想法都没有,极顽劣了;老规矩是仕宦谋生交际场面是重点,卿卿我我是调剂,燕西作为败子,只会一味高乐,没有老爹刘姐夫那样的本事,连两个兄长都不如,经济上不能给小家庭提供安全归属,破坏规矩的下场自然是家庭分崩离析。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


张恨水在金粉的手法上处处追仿红楼,但金粉的故事却是娜拉出走之前的中国版,可惜男权夫权的枷锁,中国的清秋也好,德国的娜拉也罢,到现在也不能完全打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金粉   清秋   富贵   回礼   老规矩   基石   贵重   世家   太太   女儿   婚姻   东西   孩子   女孩   家庭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