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风暴》大江

我是小小小美呀儿,喜欢点击关注我。

《扫黑风暴》大江


大江的扮演者是演员苏可,我是在看《大明风华那部剧才知道他的名字,本来我看到一半就要弃剧了,但是看到后面于谦儿是高光时刻,我为了看谦儿的戏份硬是拉进度条看完的,后来我百度百科,发现我在不知不觉中看过他很多作品,《动物世界》里面那么丑的大坏蛋竟然也是他演得简直是剧抛脸啊,我刚开始看到谦儿哥,就觉得这个演员一定当过老师或者以前是老师,因为他一举一动真的很像我高中的化学老师和班主任,没想到经过核实他还真是中戏的老师,我立马就觉得我要粉儿了。

《扫黑风暴》大江


他的微博只要不是国家大事就不会更新,或者更新的都是一家三口的幸福日常,真的很有一种素人的感觉,不像那些明星爱豆大事小事都要蹭热度,我觉得粉一个公众人物无论颜值、年龄如何,重要的是要有艺德、要有作为演员的职业操守,而不是忙着营销自己的人设。

《扫黑风暴》大江


第一集的时候看到大江脸上的疤,以为是个只会打打杀杀的黑社会狠角色,随着剧情的推进才发现其实是个重情义,有原则,善良甚至有点可爱的好人,苏可演绎了一个很立体的配角人物,甚至很多地方精彩程度和观众期待程度都不亚于主角,大江和老宁拼命的时候,真想去踹陈建波两脚,你踏嘛倒是帮一下大江啊。

《扫黑风暴》大江


很喜欢大江,尤其新帅刚出事的时候,李成阳股份被弄走,他说,干老海啊,那个淡定的语气,得有多深的兄弟情才能对个老江湖那么不屑。说大江是真正的黑社会,不过跟了李成阳10年,也不会,真干出什么太出格的事。最后给他个重伤住院就差不多了。

高明远要杀人,派一个人去就可以,知道的人少比较好。李成阳保人,也只派俩人,还一个是女的,真无语,编剧怎么想的,就为了写死而写死。

《扫黑风暴》大江


警局里到处是高明远的间谍。连督导组高明远都敢试试能不能挖墙脚。这么来看,派一般的马仔根本靠不住。
看过教父的知道,麦克报仇五大家族的时候,老头目克里曼沙还要亲自动手。机密任务越是关键,人数本身就显得越不重要,只要出一个老鼠屎,整个任务就要完蛋。
不过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不把邢非搞过去,而是让邢凡去。两个男的干一个老宁,肯定比大江配邢凡好得多。

《扫黑风暴》大江


论情论理他可以不死,但还是死了,也没毛病,因为符合"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句话。我不太能理解的是,在搏杀时,陈建波居然全程是懵的,杀手本来就是冲着你来的,你陈建波本也算得上地方一小霸,发什么懵,一个大汉子连帮忙反制的气性都没有吗,好意思让一姑娘挡在你身前?

《扫黑风暴》大江


问题是很多出来混的大结局都不用还…这场搏杀双方都是相当难看,陈建波废就不用多说了,大江去保人,明知道有杀手要来却什么都没带,拿起保温杯对抗杀手?出门打架都知道带伸缩棍,但凡带上棍子都不会死,再不行直接找何勇……这杀手也是菜,高明远都知道揣把手枪,专业杀手拿个尖头管子就正面硬上了,身手又平平无奇,硬是玩成了小混混斗殴

《扫黑风暴》大江


国产剧特别爱写仇家的子女相爱了,最后化干戈为玉帛,无论古装时装都特别爱写这样的感情线,冲突是有了,但是真真的接受起来有些吃力。至今我就看过一部剧,姑娘知道未来的公公杀了她爹,即使是被人操控的,她跟小伙子说我们感情再好也不可能成亲了,因为杀父之仇根本放不下。虽然这姑娘天天傻乎乎的什么都学不会,但是那一刻我觉得她脑子真是挺拎得清的。小伙子也接受了,没有像狗血剧里的男一男二男三们三生三世各种虐恋,过了几年他就跟别人成亲了。就因为这个二傻子一样的姑娘,我一直追这部剧,她虽然在修行上没有多大长进,但在大问题是不含糊的,跟我们普通人一样。

《扫黑风暴》大江

咋说呢,虽然大江这个结局确实不好,但是如果大江不死,李成阳后面的剧情不好写。回警队吧,有个大江在,继续在新帅吧,又不符合李成阳的初心。大江死了,李成阳也可以无牵挂地回归警队了。

余华说过,小说人物写着写着作者自己都不能控制他的生死了,大江这个人物就是如此,明明应该好好活着,作者如果非要把他写死,结果就是整个剧情一团糟了。
如果非要李忠义两全,不如让他死了,大江出狱后给带媳妇他上坟。

《扫黑风暴》大江

让我想起了《无名之辈》里章宇演的胡广生,就那个笨贼。
影视剧中对于小人物(混混)的角色,特别是这种由于某些事某些人的影响最终改邪归正的小人物(混混),无论最后结局是入狱了还是牺牲了,好像对于群众来说都不是什么好结局,心里总是难以接受到要给编剧寄刀片的程度。当然前者还是比后者好接受那么一点儿。我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扫黑风暴》大江


因为我们也都是小人物啊。在一个举目皆黑的环境里,我们一点坏事都不干,你觉得可能吗?连温饱都保证不了的人,偷窃就会成为他们的常态;被人凌辱,就反过来付诸暴力;被伤害,就会去伤害。

《扫黑风暴》大江


我不是在为坏蛋开脱,我只是希望坏蛋可以有机会不去永远都当坏蛋。没人娘胎里生下来就是坏蛋的,坏这个事不是肤色,不要像美国警察对待黑人那样,真的十恶不赦的人是哪些人,群众也都心里有数。
总结一句话,法治社会,没有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温情。当然了,浪子之所以是浪子,因为是“子”,不是“大人”。
再往深了说,是有人不希望(让我们)看到没有文化素养的、年轻的时候多少干过点坏事的(穷)人能够得到好下场。(这多少有点仇富论,但这是基于事实的揣测。)


《扫黑风暴》大江


救救孩子。

整体上看,基本每个角色演技都在线,挺入脑的存在感,可是每集看完总觉得不够劲,原来是输在剧情设置与流畅度上,很多节点上我就经常按快进,发现完全不影响剧情衔接和角色交待,说明有很多冗余的地方,除了骆山河领导的小组与对手几次交锋的会议可以多看几次,那种表面大家和气一团,实则各自暗藏城府,个个都是人精,太极高手,颇有《人民名义》大佬们开会的意思,那种场面也只有老戏骨们架得住,两相对比,《人民名义》是瑕不掩瑜,而《扫暴》则是玉难掩瑕,有点可惜。不过,我还是愿意报以最大的敬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大江   保人   小人物   混混   坏蛋   杀手   结局   剧情   演员   角色   姑娘   程度   风暴   老师   人物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