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30名学霸集体0分,415分考生曝光真相:这次真的出事了

人大30名学霸集体0分,415分考生曝光真相:这次真的出事了

作者:乔巴(富书主编)

懂得适度善良,才会赢得尊敬

人大30名学霸集体0分,415分考生曝光真相:这次真的出事了

低估规则

结果真的很残酷

昨天有一则新闻引发巨大的关注。

4月7日,顶级名校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院在官网公示了2021年法律硕士招生考试复试成绩。

30余名考生在“复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得分为0分。其中,有考生初试成绩415分,属于超级高分。还有十几个390、380的高分。

可是依旧被刷。

人大30名学霸集体0分,415分考生曝光真相:这次真的出事了

事件曝光后,引发巨大的震动。

要知道人大法院学排名全国前三,学科评估是A+,是无数法学学子梦寐以求的顶级专业。

而410分在其他学校属于根本无法想象的高分,在考研里绝对是恐怖的分数。

那为什么人大要拒之门外呢?

人大30名学霸集体0分,415分考生曝光真相:这次真的出事了

原来,在2021年人大法硕复试当天,复试时间较早的考生在考研交流群内分享了自己的复试题目。

随后,群内其他考生截图将分享了题目的考生举报。因此举违反了人大的相关复试规定,导致分享了复试题目的考生全部复试记零分。记者采访了多名已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他们均表示,在线下的复试,确实存在提前结束面试的考生与其他考生之间互相交谈题目的情况。

人大30名学霸集体0分,415分考生曝光真相:这次真的出事了

他们的本意是给以后的考生一些帮助,属于善意行为,可是没有想到却触犯了规则。

当记者问他们学校有没有提前说明,考题不能外泄时,考生们都承认,确实一再强调了。

而且他们还签了保密协议书,里面明确指出考后不能泄题。

但是他们自己没有当回事,以为就是走个流程。

人大30名学霸集体0分,415分考生曝光真相:这次真的出事了

新闻曝光后,引发网友剧烈讨论。

有人说:违反了保密规则,学校这么处理没毛病。

也有人觉得学校处理太重,这些孩子也是出于好意,直接挂0太残酷了。

还有人质疑考试后试题是不是就已经脱密了。因此,学校的规定不合理。

甚至有人要深挖那个告密的学生,觉得他心术不正。

我倒觉得,从感情的角度看,这学生确实很值得同情。

一年多努力,从千军万马里杀出,好不容易进入了面试,而且有的人本来已经预定了上岸的名额。

想想就这样失去了进入顶级名校的机会,确实很残酷。

可是从法理的角度看,学校的行为真的没有问题。

事先已经多次警告考题涉密,即使考后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告诉他人。

结果这些学法律的孩子还明知故犯,确实是触碰了限度。

情感上同情掩盖不了规则上的僭越。

只能说,这些孩子好心办了坏事。

弘一法师曾说: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其实,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相处之道,就是说出口的,都恰到好处;没说出口的,彼此一个眼神就懂。

看透,是能力,而能够知止,往往才是大智慧。

人大30名学霸集体0分,415分考生曝光真相:这次真的出事了

人大30名学霸集体0分,415分考生曝光真相:这次真的出事了

风险往往来源于

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在社会里摸爬滚打,一定要有规则意识。

就算有些规则你觉得不一定有用,可是千万不要轻视它。

因为人类运转自有其法则,每条规则的制定都有其原因,这些我们不一定能够理解。

甚至会觉得可笑。

可是当有一天你真的逾越了规则而受到惩罚时,你才会恍然大悟。

可是这时候,也许已经酿成无法挽回的惨剧了。

还记得前几年的八达岭老虎伤人事件吗?

当事人赵女士无视园区内的警示牌及工作人员的提醒,擅自在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区下车,结果被旁边的老虎扑咬,导致1死1重伤的人命惨剧。

人大30名学霸集体0分,415分考生曝光真相:这次真的出事了

社会里,很多悲剧的发生其实都源自对小小规则的冷漠

生命里,真的有太多风险,一次小小的疏忽,往往就会造成无可挽回的灾难。

人大30名学霸集体0分,415分考生曝光真相:这次真的出事了

中国人常言道,“不知者不罪,无知者无畏”。

真正的勇敢不是目空一切无畏规则,而是有前提有认识地去尊重规则,人们的心中始终存在侥幸心理,仿佛规则只是用来约束蠢人,与聪明的自己无关,

或许对有些人而言,只有真正到了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时候,才会发自肺腑对规则产生敬畏。

巴菲特曾经有言,风险来源于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漠视规则的人往往只看到了眼前的便利,却看不到因为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巨大风险。

人大30名学霸集体0分,415分考生曝光真相:这次真的出事了

人大30名学霸集体0分,415分考生曝光真相:这次真的出事了

不懂得拒绝

就是愚蠢的善良

有一句说,人和人最好的关系是熟不逾矩。

有距离,才会有尊重;有尊重,才会让关系持久。

《人间失格》里有这样一句话:“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拒绝是一种生存权利,有的人之所以从来不会说不,一味讨好别人、委屈自己,就是害怕得罪对方,影响彼此关系。

殊不知,越不敢拒绝,越会惯坏不懂感恩的心,不仅让自己活得累,还给对方提供得寸进尺的机会。

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过一项调查发现:

“那些过度随和,并且完全不懂拒绝的人,比那些性格强势的人收入要低18%。毫无底线地接受或帮忙,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反之,只会得到别人的轻视。”

电影《教父》里有句台词:

没有边界的善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

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

即便再好的关系,也不能逾越了界限。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生而为人,懂得忍让是好事,但忍让是要有底线的。”

不懂得适当的拒绝,不是善良,而是愚蠢和软弱。

没有限度的忍让,只会惯坏他人,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学会拒绝别人,便是善待自己;懂得适度善良,才会赢得尊敬。

人大30名学霸集体0分,415分考生曝光真相:这次真的出事了

人大30名学霸集体0分,415分考生曝光真相:这次真的出事了

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才是最高级的教养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

和朋友之间,保持一杯水的距离;

和亲戚之间,保持一碗汤的距离;

和爱人之间,保持一张纸的距离。

越想越是至理名言。

作家江南月说:往后余生,切忌交浅言深,因为心与心之间,需要时间去拉近;人与人之间,唯有留白才是最美。

处事分轻重,为人知进退,这是一个人的能力,更是一个人的教养。

《大学》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多一份沉静、心安,就多一份智慧和力量。

说到底,人生无非三件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和自己的事。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前两件事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那就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未经他人之事,勿轻易下判断。

一个人在什么场合说什么样的话,最能看出底蕴和教养。

这就是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作者简介:富叔,新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考生   无畏   人大   得寸进尺   复试   教养   恰到好处   真相   题目   善良   确实   集体   距离   规则   风险   关系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