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李子柒“消失”了。

7月14日,她在微博发布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完结》这条视频后,“消失”在大家熟悉的屏幕里。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断更的具体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只知道,过去的几年里,李子柒活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

不少人被她仙气飘飘的田园生活所吸引,更被她精湛的传统手工技艺所折服。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这样的李子柒,不仅深受国人喜爱,就连外国人也喜欢。

她的视频即便不配英文字幕,在美国主流媒体CNN上的订阅量超过1000万;在国外视频网站Youtube上的粉丝量更是高达1500万。

对于她的视频,外国粉丝几乎是一致好评!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甚至有外国的粉丝因为看了她的视频,决定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她的视频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上,作用是巨大的。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但是,李子柒已经断更了。

在她“消失”的70多天里,这不禁让我们有些担心,李子柒还能再次回归吗?

中国传统文化的下一个代言人,又到底在哪里呢?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随着近几年“国风”的流行,穿汉服、唱戏曲也似乎成了一种潮流。

还记得以一首《学猫叫》爆火全网的网红小潘潘吗?

前段时间,她发布了《黄梅戏》的翻唱视频,把黄梅戏的经典唱段,改编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流行唱法。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她的这一举动遭到不少网友的反感: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不少人认为这样的改编会影响黄梅戏正确唱腔的传播,是对传统曲艺的辱没。

抖音热榜上也曾出现过#这是正宗的黄梅戏吗#,带有质疑意味的话题。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不少戏曲专业的音乐人,以传统戏腔的演唱方式,在此话题下发布视频,力图为黄梅戏正名。

但是,也有不少网友认为,网红小潘潘其实带火了黄梅戏,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传统戏曲。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争议之中,小潘潘删除了相关视频,但是关于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创新的讨论仍在继续。

戏曲艺术与流行音乐混搭的尺度要怎么定义?

短视频平台和网红们又该如何承载起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呢?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该建立在理解和尊重原来传统文化价值的前提上,而不能只是考虑形式上的改变,而丢了其精髓和内涵。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还有很多专业的年轻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比如,遵义姑娘杨柳,就在赤水河秀出了“独竹漂”的传统绝技。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拨开云雾,翩翩而来。头纱一掀,仿佛白素贞修炼千年后,初见红尘。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诗经》中曾言:“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独竹漂”由来已久,源于赤水河流域。古人曾用竹竿渡河往来交通。

而今,20多岁的杨柳,已经练习“独竹漂”已经18年,而奶奶正是上一辈的“独竹漂”传承人。

渐渐长大的杨柳开始明白奶奶热爱“独竹漂”的背后,是对非遗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再比如,艺丹是一名专业的播音主持,她每天上班都会穿上汉服。她说,“穿着象征我们民族文化的服饰,那种附带的骄傲感油然而生,是其他服装无法代替的。”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还有,白雪辛苦地打两份工的目的是为了追逐古筝,发扬国乐的梦想。

她从小就接触到古筝,感受过《高山流水》之静雅、《广陵散》之遗风、《春江花月夜》之柔美。

等真正理解这些曲子背后所代表的情感和意境时,就越发觉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始终相信,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他们在以他们的方式守护者中国传统文化。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我们为什么要守护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之所以可以在世界文明之林享誉千年,是因为它拥有独特而充满魅力的文化。

但是,世界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存在曲解的。

比如,好莱坞斥巨资拍摄的电影《花木兰》,剧中的人物和剧情,完全是自以为是的拼凑,根本不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

比如,电影中,花木兰居住在一种圆形夯土建筑中,这种建筑是福建的土楼。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福建最古老的土楼"裕昌楼"也不过700年的历史,而花木兰的故事发生在公元450年左右的南北朝,之间至少相差了1000年。还有,木兰“对镜贴花黄”,竟变成满脸红黄。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虽然《木兰辞》中有提到: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但是,电影《花木兰》只学了皮毛,就生搬硬套,看起来特别生硬、突兀。

他们完全不明白,我们到底是如何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的。

同样是额黄、花钿、大面积的腮红,《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演绎,就有传统妆容的精致和韵味,让人赏心悦目。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好莱坞电影《花木兰》错乱的环境设置、辣眼的妆容、突兀的人物设计,整部电影充斥了对中国文化的无知和不尊重。

这样的电影是不被中国观众所接受的,也注定了它“烂片”的口碑!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我们传统文化。

近年来,无数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作品,开始赢得更多年轻人的心。

比如,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一上映就拿下年度票房冠军。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还有近期因推出的《唐宫夜宴》《中秋奇妙游》而爆火的河南卫视。以精美的画风、震撼的文化内容,让观众接连叫好,直呼过瘾。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戏曲、刺绣、剪纸等一系列中国非遗文化遗产,在河南卫视舞台上完美呈现。河南卫视的晚会节目多次刷屏后,人们惊讶地发现: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是真的顶流。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传统文化其实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我们从出生起就有亲切感。

这份亲切感的背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更是对中国人身份的骄傲。

如今,它终于轮到我们亲自去守护。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就是我们每一个年轻的中国人!

李子柒“消失”、网红翻唱黄梅戏被骂:中国的传统文化,谁来守护

作者简介:富小妹(富书作者),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来源:富书生活馆,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黄梅戏   李子   花木兰   传统文化   中国   木兰   遗文   河南   戏曲   杨柳   中国传统文化   翻唱   传统   文化   电影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