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我的婚姻不幸福,生命的最后时刻我都不愿意再看她一眼

1910年11月9日,在中国的东北正在酝酿着一场规模宏大的鼠疫事件。

而1910年11月10日的早晨,跟东北一样天寒地冻的俄国,一位伟人在一个小小的火车站正在一点一点死去。

他,是托尔斯泰。

人终究有一死,只是伟人之死会被记录,而伟人怎么死的,也会被一些死者为大的观念中无限的放大。

是的,那些天,82岁的托尔斯泰正跟自己66岁的妻子索菲娅闹的不可开交,以至于最后托尔斯泰离家出走了。

而离家后没几天的托尔斯泰就到了人生的最后阶段,闻讯赶来的妻子家人们跟托尔斯泰做最后的告别,可是托尔斯泰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拒绝见妻子,这个从18岁到66岁一直陪在他身边的女人,这个给他生了十三个儿女的女人。

他拒绝跟她最后的见面,到死他都不想再跟她说一句话。


托尔斯泰:我的婚姻不幸福,生命的最后时刻我都不愿意再看她一眼


此后的媒体,大势的渲染伟人跟自己妻子的矛盾,以及伟人决绝下的理由。

而索菲娅,托尔斯泰最后不愿见的这位女人,也许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一、无知少女的婚姻

1862年,已经很有名气的托尔斯泰时年34岁,有才华的人可能都有个共性就是滥情,托尔斯泰从十几岁到34岁,实际上生活是相当的放荡,玩女人,喝酒,赌博,这就是他的日常生活。

那年,托尔斯泰去索菲娅家里做客,是的,他对十八岁的索菲娅一见钟情,仅仅几天后,两人就闪电结婚。

那时候的托尔斯泰爱索菲娅吗?可能吧。至少小说家自己在日记中写的是,自己爱索菲娅爱的死去活来。还说自己从来没有这么深情的爱过什么人。

34岁的才子觉得自己遇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而实际上现在想来,就是一个中年大叔,看见一个水灵灵的老友家的女儿,于是仗着自己有才学有钱,去求婚,而那个时候的女子地位有多低,可以低到尘埃里的那种,她满心欢喜,因为对方有钱有才,自己有貌,这样的组合简直无敌。


托尔斯泰:我的婚姻不幸福,生命的最后时刻我都不愿意再看她一眼


如果索菲娅生活在现代,她还会不顾一切的嫁给这个男人吗?

二、贤内助

现代女人都觉得自己委屈,都觉得自己每天忙成陀螺,而那时候的索菲娅可能比陀螺还要转的欢。

婚后第二年,她们的第一个儿子就来临了。这就可以说明索菲娅刚结婚就怀孕了。

而第二年,托尔斯泰开始写《战争与和平》,索菲娅除了要照顾孩子之外,还要当托尔斯泰的文稿校对员,那时候没有电脑,一切都很费劲,而对于一个出色的小说家来说,一篇长篇可能要改十几次,而纸上密密麻麻的修改更是不计其数。

这个时候你不得不佩服索菲娅,她能很准确的知道丈夫的意思,然后开始校对。别小看这些校对工作,可能比写小说还要费劲。

因为要不停地改写,单是一百万字的《战争与和平》,索菲娅就抄写了七遍。

托尔斯泰的作品那么多,索菲娅的辛苦可想而知。

而这个时候,她是专职做这件事吗,当然不是。索菲娅一生生了13个孩子,这就意味着她的整个人生都是在怀孕,生子,带孩子,当过妈的人都知道,可能她这些校对工作都是在孩子睡着之后才开始做的。


托尔斯泰:我的婚姻不幸福,生命的最后时刻我都不愿意再看她一眼


而索菲娅还有一个农场需要自己管理。托尔斯泰就像现在丧偶式婚姻里的那个男方一样,他是甩手掌柜,家里的事情他一概不管,人家是大作家,也可以理解,而且,托尔斯泰写作的时候,他的孩子们想跟他玩的时候,他还会暴跳如雷,指责索菲娅没有看好孩子。

这个时候的索菲娅当怎么想?

三、我不想生孩子

索菲娅生第四胎的时候,患上产褥热,差点死去,此后,索菲娅就一直在抗争自己不再生孩子这件事,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当时是有避孕条件的,可是托尔斯泰一直认为避孕是违反人伦的,于是,索菲娅不断地生子,不断地哺乳,不断地暴躁。

那年,25岁的索菲娅已经儿女双全,不愿意再生孩子,可是托尔斯泰却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的不避孕,依然对妻子的痛苦,置之不理。

十三个孩子是什么概念,如果一个孩子消耗掉女人两年的时间,那就是二十六年。

而这个时候的托尔斯泰除了是丧偶式育儿外,还是一个诈尸式育儿,在索菲娅产后患了乳腺炎医生不建议哺乳的情况下,托尔斯泰指责索菲娅不给孩子母乳喂养,不负一个母亲的责任。

满满的人渣味,有木有。

婚姻中最让女人暴跳如雷的一句话是什么?

“你变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你以前温柔体贴,一点不暴躁的。”

是的,我变了,可是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如果有人能代替我怀孕,如果有人能代替我看孩子,如果有人能代替我做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如果有人能够分担我的难过与悲伤,我还会变吗?

托尔斯泰在他的作品里无不呈现出这点,结婚前温柔如水的姑娘,婚后成了一个讨人厌的疯婆子,他用自己的作品来控诉索菲娅,来告诉世人他的痛苦,可是他不是索菲娅,他永远也了解不了索菲娅的悲伤。


托尔斯泰:我的婚姻不幸福,生命的最后时刻我都不愿意再看她一眼


四、你要夺去我所有的财产

后期的托尔斯泰,很讨厌自己的贵族生活,认为自己这样很亵渎神灵,于是他想把自己所有的财产以及著作权都归还给穷人们,认为只有这样才符合自己的思想。

问题是孩子一窝,而自己越来越老,拿什么生活?

跟着托尔斯泰受了一辈子苦,养育大那么多孩子,到老了想享受下生活都不行,人老了就固执,而晚年的托尔斯泰更是固执到底。

索菲娅想用自己的方法来挽回这一局面,可是徒劳的努力只换回托尔斯泰更深的怨怒,一对如同仇人一样的夫妻就这样产生了。

托尔斯泰离家出走,索菲娅用自杀逼迫托尔斯泰,一场场的闹剧不停地上演,生活如同牢笼,人间如同地狱。

退一万步来讲,夫妻财产都是共同财产,如果要捐,他也只有一半的所有权,因为这个女人为了他付出过,因为这个女人为他带大了那么多的儿女。

毫不妥协的托尔斯泰跟自己的儿女们也有了很大的芥蒂,他的大儿子长期跟他失和,更是在托尔斯泰把财产都交归之后穷苦潦倒而死。

一个女人,嫁人后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无非就是衣食无忧,生活的各种艰难困苦都有人承担,可是索菲娅的晚年,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度过的。


托尔斯泰:我的婚姻不幸福,生命的最后时刻我都不愿意再看她一眼


可悲的婚姻呀,难怪高晓松说,婚姻制度终将会消失,两个性格不一样的人,长期的捆绑在一起,时间长了难免会发生太多的怨念。

是谁的错?托尔斯泰错了吗?看起来,他要写作,他需要很多独处的时间来构思自己的大作,而他的思想是各种人生际遇各种知识碰撞而来的,他觉得避孕有孛人伦,可能也没有错,他想放弃所有的财产也没有错,问题就出在索菲娅她也没错啊。

五、不可收拾的矛盾

生命那么长,长到我们足够把彼此之间的所有的好都消磨掉。

那个曾经认为我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双时的你去了哪里?我怎么也找不回来了,索菲娅努力的想让丈夫从厌弃自己中醒过来。可是一切都是徒劳的。

从早期的生育矛盾,在到后期生活琐事的各种矛盾,每一种矛盾都足以离好几次婚。可是那个年代,哪有什么离婚,只有丧偶。

女人嫉妒起来,自己都害怕自己。托尔斯泰有个门徒叫切尔克特夫,这个人彻底的抢走了托尔斯泰。

当然,这是一个男人,并不是一个女人,只不过这个人跟晚年的托尔斯泰思想擦出了火花,而他是托尔斯泰的铁粉,两人天天厮混在一起,商量着自己的贵族生活习性要不得,赶紧把财产都送出去。

索菲娅绝望的发现,自己的丈夫,那些跟自己昔日间的热情现在在和这个男人相处时再现了。

也许老年的托尔斯泰再也没有情欲,却对跟自己思想一样的男人产生了思想的共鸣,于是他更愿意跟一个男人谈天说地,而不愿意跟自己的妻子说一句废话。


托尔斯泰:我的婚姻不幸福,生命的最后时刻我都不愿意再看她一眼


夫妻过到这个份上,也是足够悲惨了。

今天,也许我们过多的笔墨都不能写出索菲娅当时的悲哀,那些不停的怀孕不停生子的焦虑,那些被生活琐事折磨的破败不堪的人生,那些被自己生活一点一点折磨到无力回应的局面。

那时候的她,对这生活是多么的绝望呀。

可惜,谁理解过她,她的男人,却在最后死的时候都不愿意再看她一眼。

何其的讽刺?

好在,100多年过去了,大多数女人们已经不用依附男人都能过的很好了。

而那些用自己的一辈子来奉献给自己男人的索菲娅们,那个时代欠她们太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托尔斯泰   婚姻   战争与和平   人伦   伟人   晚年   儿女   财产   矛盾   妻子   时刻   思想   生命   孩子   男人   人生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