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这个小县城凭什么?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这个小县城凭什么?

没人知道一个网络梗怎么就火起来了。


“山东菏泽曹县,牛皮666,我的宝贝”,随着这句极具魔性的solgon,曹县成了宇宙中心,刷遍全网。它来自一名叫做“大硕”的短视频博主,作品结尾,他压着嗓子喊出这句口号,底气十足。


有人说,他竟凭一己之力,把家乡曹县送上了热门。


截至今日,抖音平台上,仅“曹县”和“山东菏泽曹县”两个话题,总播放量已经突破13.7亿,在快手平台,这两个话题的总播放量超过了1.7亿。


热度不断升高背后,少不了网友们造梗的功劳: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

她一出生就有曹县户口,我拿什么给她幸福;

曹县人均收入只有3000,一问才知道,是比特币;

当了五年曹漂,压力太大,准备回老家上海了;

开玩笑要适度,客观评价,纽约近几年还是追不上曹县的;

依稀记得当年的曹美冷战……


一时间,这个面积1969平方公里,人口175万的山东县城,在人们的调侃中直接比肩一线城市,合称“北上广曹”。还有人说自己带了20万去曹县创业,结果只够坐一趟摩的。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这个小县城凭什么?


不过,这更多是外地人的狂欢。


有自称曹县本地人的网友表示,大硕那句喊麦是用扮丑的方式博眼球,充满了土味。


就在“曹县梗”不断发酵,不断被推向风口浪尖的时候,曹县时任县委副书记、县长梁惠民出面做出了回应:


“各位网友对曹县的关注度非常高,对曹县有正面的,也有调侃的,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调侃的,我们都欢迎到曹县来走一走,看一看,看一看我们真实的曹县。”


实际上,几年前,邻国日本就曾走进过真实的曹县,并且为此惊讶不已。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这个小县城凭什么?



2017年,东京电视台《不可思议的∞世界》节目组,来到了山东菏泽。


这是一档猎奇向的社会类综艺,四个主持人坐在演播室,从电脑上点开一条感兴趣的标题,随之,便进入记者实地探访的画面,配着旁白解说。


其中一则话题是,日本老年人正掀起白天去酒吧找陪酒女的热潮。


就是这样一档节目,专门到访山东菏泽,主要是为了看看这里的棺材。节目中介绍,这个小县城承担了日本90%的棺材产销。据《第一财经》2019年报道,仅曹县一个地区,就占据了日本棺木市场60%以上的份额。


用中国网友的话说:“曹县负责让日本逝者走得体面。”


看到工人用射钉枪娴熟地将布固定在棺材内部时,演播室传来一阵惊叹声。视频结尾,节目组特意让曹县的工人们站在一起,为自己的棺材做宣传:


“希望日本的大家,都来买我们做的棺材。”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这个小县城凭什么?


对日本人来说,这里有最适合做棺材的原材料。


1962年,焦裕禄来到河南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为了除“三害”(内涝、风沙、盐碱),他在当地种植了一种叫做“泡桐”的树木,这种树,“一年一根杆,两年粗如碗,三年能锯板”,生长奇快,枝叶繁茂。


于是,周围村落纷纷种起泡桐,抵御风沙。


几十年过去,三害早已消失,留下的泡桐便成了当地的“绿色银行”。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这个小县城凭什么?


兰考县人开始用泡桐制作乐器,卖向全国各地,带来了不少经济增长;而距离兰考县仅一百多公里的曹县,则把泡桐加工成棺材,出口日本。2018年,曹县种植泡桐的总株数达到300万株,平均每年采伐桐木4万多方。


在日本的风俗中,逝者要跟棺材一起火化。泡桐质量轻、不易变形、易燃的特点,刚好符合要求。


日本和曹县做棺木生意,是在2000年左右。


那时候,日本度过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棺木厂利润逐渐下滑,但雕刻工匠依然保持着高薪水准,每天要八九百元。为了降低雕刻成本,他们找到了原材料的产地曹县。


除了原材料,这里还有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县木雕。


这项技艺的传承人叫蔡秀芳。1986年,她还是个年轻的姑娘,因为从小对雕刻的物品感兴趣,便跟一位南方的师傅学起了木雕。在当时,她是全县唯一会这门手艺的人。


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蔡秀芳的丈夫恰好出身木工世家,俩人将传统木工和木雕结合起来,做出来的物件广受好评。随着国内外的订单越来越多,手艺也渐渐成熟,蔡秀芳带起了徒弟。一开始,她只收了两个女徒弟,后来徒弟出师,又带徒弟,木雕手艺就这样传播开来。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这个小县城凭什么?


有原材料,又有技术,曹县的木材加工业做得风生水起。


据人民资讯称,现曹县从事木材加工行业的人差不多有30万,木材加工企业2500多家,年产值破500亿元。2019年,一家曹县某木雕厂,每天发往日本的棺木要装三个集装箱,一年销售额达一亿以上。


为了迎合市场,了解日本的文化风俗,厂家下了不少功夫。


日本人喜欢轻巧、精致的棺木,工厂就把材料升级成了空心桐,一立方木材,做出来的棺木,是实木的三四倍;日本棺木上设有瞻仰遗容的小木门,开关时,不能发出一点声响,厂家就把日本客户请到工厂待了一个月,手把手教,分别提标准,这才慢慢摸出了门道。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这个小县城凭什么?


从业者冯香云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道:“现在公司新员工入职,前3个月我们都不让上岗,让他们学习日本的文化和礼仪。”


其实,两年前曹县就因为棺材上了次微博热搜。


一位棺材铺老板,因为自家做丧葬生意,30岁的女儿一直没结婚,他一气之下就在村里贴了征婚启事,承诺给8家网店作为陪嫁:


有网友算了一下,按照市场估值,这8家网店,大概值700万。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这个小县城凭什么?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这个小县城凭什么?



除了棺木生意,曹县还有另一大产业支柱——全国三分之一的汉服,都来自这里。


去年3月19号,县长梁惠民走进一家本地电商的直播间,一个转身,成了带货主播。她身穿一套红色对襟大袖衫,为本地的汉服代言:


曹县汉服手工艺者传承的是匠人精神,用料上乘,设计精美,上身舒适,一针一线都很有讲究,每一件都是精品。


屏幕上不断弹出“拼单成功”的提示,半小时,卖出了3000多件。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这个小县城凭什么?


2018年,曹县人民政府发布了《曹县电子商务发展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通知,上面说道:目前曹县已形成南部表演服饰和北部木制品两大产业集群,表演服饰销售份额占全国60%以上。


在缝制表演服饰上,曹县有着几十年的传统。


90年代,曹县的丁楼村,已经陆续出现为影楼缝制服装的小作坊。多数是村里的妇女利用农闲时间,当作副业补贴生活。而后,人们把做好的衣服装起来,用肩挑着去各地售卖,市场并不大。


直到一个叫任庆生(2014年被推选为丁楼村村支书)的人,带领村里干起了电商。


70后的任庆生家境寒酸,妻子坐月子怕风,他赊账52块钱买了个幔子,结果被债主堵上家门三次,两年才把钱还清。为了赚钱,他下过煤窑,进过工地,又回老家做电工。2008年,任庆生因为跟朋友一起搞传销,把3000块钱全赔了进去。


第二年,当妻子提起要试试在网上卖货时,他吓得连连摇头:“你忘了,咱卖康复治疗仪被骗了3000元,咋还惦记着卖东西?”


奈何妻子不依不饶:“别人能卖得,咱咋卖不得?”


接着,妻子跟父亲借了1000块钱,任庆生也凑了400块钱,合起来买了一台组装电脑。而后,俩人又斥重金1500元,找电信公司拉了根网线。就这样,他们开起了本地的第一家网店。


卖的产品,正是丁楼村的影楼服饰。


2010年3月份,任庆生的店铺迎来了第一单生意,一次卖出去36套衣服,赚了600多块钱。这时他才意识到,网络销售真的可以赚钱。很快,他又开了第二家网店,年底一算,一共挣了七八千。到了第二年,净利润直接到达几万元。


因此,他成了村里第一个买面包车的男人,一台五菱宏光。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这个小县城凭什么?


任庆生的生财之道逐渐在村子里传开,人们纷纷前来效仿。据产业办工作人员介绍,2015年,丁楼村300户家庭里,有280户都有自己的淘宝店,销售额超过100万的服饰加工户达到30家,其中7家年销售额超过了500万。


电商热从丁楼村蔓延至整个大集镇,大喇叭里播的都是电商运营技巧。逢年过节,回乡的年轻人还会收到《致返乡青年的一封信》:


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回家做淘宝。


在返乡创业的年轻人里,胡青春和孟晓霞夫妇是最受瞩目的一对。


2018夏天,国际贸易博士毕业的胡青春被学美术专业的孟晓霞劝回老家曹县,他们悄悄租下一间扶贫车间,又雇了20来个员工,开起了自己的服装加工厂。


一个负责设计,一个负责销售管理,被看作县里逆流回乡的高学历代表。


2019年,曹县大集镇已坐拥1.6万多家网店,300多家天猫店,以及2000多家表演服饰有限公司。全年演出服装销售额超过60亿,占整个电商平台总销售额的70%。成为全国最大的演出服装生产基地。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这个小县城凭什么?


随着汉服浪潮兴起,曹县各加工厂也跟着调整跑道,迅速占领了汉服市场。


LO裙、JK制服、汉服在圈子里合称“破产三姐妹”,随便一套最低也得大几百。唯有曹县生产的汉服,价格十分亲民,承包了无数爱好者人生中的第一件汉服。


今年三月份,小林就在直播间入手了一件曹县生产的唐制齐胸襦裙,券后价145元。她说:“就穿着去故宫拍拍照,这个价一点不心疼。”


根据《2019年汉服产业报道》显示,选择100至300元价格汉服的同袍占比最高,达到41.78%。如果在淘宝上搜索就会发现,这种“白菜价”汉服,发货地多数是山东菏泽。


曹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曾发布消息称,当地经电商渠道卖出的汉服产品,已经占据到了全国汉服线上销售额的三分之一。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这个小县城凭什么?


然而,在低价的背后,是曹县汉服多次被诟病的“山寨”问题。


知名汉服品牌汉尚花莲就曾因“龙母”等自创汉服被疯狂抄袭,直接带律师团队来曹县打官司,并以“不要打赢官司后的赔偿”为代价。多家曹县汉服商家被诉诸法庭,汉尚花莲大获全胜。


这次遭遇,让不少商家意识到了原创的重要性,有的决定花钱请自己的设计师,有的则在网上买设计好的图纸。


经历了制造业的崛起之后,曹县汉服正努力走出创造的鄙视链低端。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这个小县城凭什么?



大集镇依旧车水马龙,这里是曹县最繁华的地区,也是商业中心。


据齐鲁网报道,每到下午4点,大集镇都会出现晚高峰的现象,镇中心的十字路口时常被小汽车、快递车、面料运输车堵得水泄不通。


快递员忙起来,得马不停蹄地跑七八十家,水都顾不上喝一口。


十年前,曹县还是个以“穷”著称的贫困县,每人只有八分地,人均GDP倒数第一。那时,大集镇没有路灯,到了晚上,几个土房藏在黑暗里,阴森得像个“鬼村”。


一位在北京工作的曹县姑娘说:“我们那彩礼全山东最高,就因为穷。”


而2020年的曹县,GDP已经达到463.82亿,位居菏泽市第二位。此外,曹县的人均GDP目前已超过3.2万元,在全国百强县县域经济中榜上有名。


淘宝村达到151个、淘宝镇17个,电商企业4000余家,网络销售额突破80亿元。2020年的1-7月,曹县被阿里巴巴评为全国第二“超级大型淘宝村集群”,仅次于浙江义乌。


曹县经济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梁惠民在一次采访中说道:


再比如回来创业要贷款、抵押,我们农商行针对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有30万、50万、100万不同的额度,他们不用抵押、担保,就可以申请贷款,用于购房、创业等。


据统计,近几年来有三千多名大学生,包括博士生、留学生,到曹县创业。


将曹县吼火的大硕,把自己在各平台的名字后面,都加上了“666创始人”或“山东666我的宝贝创始人”。他表示,在火之前自己经常跟家里要钱花,现在基本每个月都能给家里钱。


谁能想到,一个网络梗背后,竟是无数中国脱贫县城的缩影。


山东菏泽曹县牛皮666


文章来源:十点人物志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曹县   兰考县   泡桐   集镇   棺木   日本   木雕   块钱   棺材   淘宝   套房   徒弟   村里   上海   销售额   原材料   山东菏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