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城市为什么长期领先世界?

城市是人类最重要的居住空间

而且随着生产力和人口聚集程度的提高

人类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变得越来越快

但是城市生活本身是不太自然的状态

一旦人口高密度聚集

就会出现很多

在野外和农村生活不会遇到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从古至今的中国人想了很多办法

其中有很多都蕴含了中国人的巨大智慧

今天的文章就一起来看看

中国古代的智慧城市都是什么样子的

/市政规划的几个挑战/

城市要发展,第一要务其实是安全性

让城市免受外敌和水火危害

才能让城中居民安居乐业

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

为了让城市生活的安全性提高

古人在最关键的城墙防御设施

下了很大的工夫

平遥古城城墙

中国古代的城市为什么长期领先世界?

古代城墙最早使用的材料

夯土或者土砖堆砌

再在外面抹上一层黄泥作为装饰和加固

这种城墙在先秦时期最为多见

一直到汉朝仍然是主流的筑墙方式

但是这种城墙承受打击的能力很弱

甚至一场严重的暴雨都能毁掉城防

严重威胁城内民众的生命安全

郑州商代遗址-城墙

中国古代的城市为什么长期领先世界?

到了唐代,人们开始实验新的制砖方法

把更为坚固的青砖

尝试性地安放在城门周边

作为加固

到宋代时,中国古城的城墙

已经基本被更换成青砖墙了

而且在石工技术提升之后

人们会从山中开采笨重的山石条

作为城墙的基底

再在上面垒上青砖

降低施工难度的同时提高了抗打击能力

唐皇城墙

中国古代的城市为什么长期领先世界?

解决了城市的安全问题

执政者接下来要考虑的

就是城市的市政规划问题了

如何把城市居民的生产力提到最高

同时又不威胁皇宫和官府的安全呢?

汉代的城市管理者选择的是规划城市形状

然后由商贾居民自行选择居住地的方式

班固《两都赋》赞曰:

「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内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入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于是既庶且富,娱乐无疆。」

市场和娱乐设施与民居混杂

形成了一个个小的社区服务点

让汉长安成为了令人羡慕的大都市

中国古代的城市为什么长期领先世界?

/清朝毕沅所绘的汉长乐未央宫图/

但是这种居住方式太混乱

在古代的通信和交通技术水平

实际上妨碍了政令执行和治安的问题

所以到了隋唐时期,城市的规划更加精细

将商住官三种设施完全分开

又将居民区划分成一个个街坊

类似一个个大院

中国古代的城市为什么长期领先世界?

/隋朝大兴城城坊平面图/

到了重商的宋代,这种模式又得以改进

变成了商住杂居

城市居民沿河而分布的格局

这样自然生长的城市,方便了居民的生活

也让官兵调度变得流畅

《清明上河图》里的汴京城

是中国古代城市智慧规划的典范

中国古代的城市为什么长期领先世界?

/清明上河图汴京瓮城/

除了规划治下的居民

城市管理者也要为居民提供一定的公共服务

报时,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

中国古代城市最早的报时方法

是在城市中心或者城门口建设日晷等设施

让居民自己读取

但随着城市越来越大,这个方法越来越不便

于是就有了更夫这个群体

不仅提醒时间,还提醒市民天气

不过更夫也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巡逻一次的时间误差也很大

在大城市里尤其如此

中国古代的城市为什么长期领先世界?

最终在明代

形成了城市的鼓楼和钟楼制度

搭配更夫

终于让居民们能够知道最精确的时间

过上了更明白的城市生活

/民间的好主意/

都城有着高贵的皇室

管理者拥有更多的资源

凝聚智慧管理城市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而民间的其他地区为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也发挥了自己的智慧让城市空间变得更宜居

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比如很多设计得当的古城区

在洪水到来时受灾反而比新城区小

这也是古代充满智慧的城市工程

留下的宝贵遗产

战国时齐国对临淄城的排水系统规划

是最早的例子

临淄城得到了齐国的土豪们的重视和资助

建设了四通八达的排水系统

过水道和出水道内部石块交错排列

每个小孔不直通,水可通过石隙流过

人却不能通过

因而具有排水御敌的双重功效

中国古代的城市为什么长期领先世界?

宋代在江西赣州挖掘的福寿沟

也是很好的古代排水典范

福寿沟现存排水孔

最大处宽1米、高1.6米

最小处宽、深各0.6米

能利用城市本身的高差

将雨水和废水排入赣江

为了防止雨势过大形成江水倒灌

福寿沟还拥有开创性的水窗

可以在江水上涨时封闭,保护城中百姓

中国古代的城市为什么长期领先世界?

/福寿沟平面分布/

而福州清代建筑的三坊七巷的排水系统

就更是民间智慧的结晶了

这里的路面由上大下小的青砖组成

适合雨水渗透入土壤

比起现代城市坚固的柏油或者水泥路面

这种路面对暴雨和洪水的抗击能力当然更强

而中国古代村镇中使用这种路面的

并不在少数

中国古代的城市为什么长期领先世界?

/今日的三坊七巷/

具体到每一户住家

智慧也渗透在建筑和居住的全过程

关于原始空调的最早记载

可以追溯到秦始皇的专车「辒凉车」

虽然现在关于这种车的具体原理已经很难复原

但人们还是可以知道这种车有冬暖夏凉的效果

改善车内乘客的乘坐环境

甚至可以减慢驾崩的秦始皇尸体腐烂的速度

中国古代的城市为什么长期领先世界?

/传说中的辒凉车/

这样的技术最早为皇家所使用

但最终还是会渗透到民间

最终继承了「辒凉车」原理的

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

四合院属于合院建筑,庭院四周闭合

会在建筑内形成一种微气候

而这种微气候由于四周墙壁的阻挡

是和外界或冷或热的气候环境相当隔绝的

夏天自然通风纳凉,冬天则能御寒和抵御风沙

通过对屋檐、穿堂、门窗等的特殊设计

四合院能够在中央的庭院集中气流

并与外界交换使之温度适宜

进而反过来影响所有庭院里的房间

中国古代的城市为什么长期领先世界?

/三进院落的平面图/

看来,为了追求舒适的生活

中国人从古至今都一直在试图寻找

更智慧的城市生活方式

/现代智慧城市/

十年前,现代的智慧城市概念被引入中国

经过十年的推广和普及

智慧城市已经不再只是从业者津津乐道的话题

而是在民间也激发了很大的兴趣

人们都在期待智慧城市能够为未来的城市生活

注入更多便利和美好

由于智慧城市现在已经深入人心

因此中国很多城市都致力于打造智慧城市

但往往是规划想法很多

执行起来却总是遇到各种困难

或是规划本身就不甚合理

导致推行之后效果不佳,最终只能取消

中国古代的城市为什么长期领先世界?

但这些尝试并不是坏事

从上文所述就能看出

对智慧城市生活的追求

是中国自古以来民众的向往

在新的历史时期,当然也不会例外

有尝试就有成功的机会,总比没有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中国古代   更夫   城市   青砖   福寿   宋代   城市生活   城墙   路面   中国   居民   民间   古代   智慧   建筑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