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接拍“广告”引热议:这部广告,请呼吁循环播放3000遍

钟南山接拍“广告”引热议:这部广告,请呼吁循环播放3000遍

继上一次被网友扒出钟南山院士挂号费1200元之后,这一次,84岁高龄的钟院士又因为一部“广告”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那天在乘坐地铁的时候,突然看到地铁电视里面滚动播放的广告出现了钟南山院士熟悉的身影。

起初有点惊讶,但定睛看完整部广告后,心中百感交集。

原来,这是广东省禁毒委员会邀请钟南山院士拍摄的一部关于禁毒的公益宣传广告。

宣传片的最后,钟南山院士郑重发声:

钟南山接拍“广告”引热议:这部广告,请呼吁循环播放3000遍

“吸毒严重损害身心健康,是绝望和死亡的代名词。生命只有一次,少年更应珍惜,别让我以为变成我后悔!”

钟南山接拍“广告”引热议:这部广告,请呼吁循环播放3000遍

深以为然。

有些人可能还不知道,在我国,青少年已经成为了吸毒人群的主要占有者!

那些被家长、老师捧在手心里用心呵护浇灌的祖国未来的栋梁,竟然也是毒品市场争抢的主要目标。

细思恐极,所以我们呼吁,这部关于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宣传片,请循环播放3000遍!

钟南山接拍“广告”引热议:这部广告,请呼吁循环播放3000遍

青少年已经成为毒品市场的主力军!

提到毒品,大部分家长还以为这些东西和自己的孩子完全没有关系,甚至一辈子都不可能产生任何的联系。

我们先来看一份报告。

钟南山接拍“广告”引热议:这部广告,请呼吁循环播放3000遍

每年的《中国禁毒形势报告》,都会发布一些和毒品相关的数据,这是从2014年底至2018年底,关于我国吸毒人员年龄分布的相关统计。

其中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青少年很早就已经成为了吸毒市场的主力军。

谁也不愿意自己含辛茹苦抚养长大的孩子成为这些冰冷数字中的一个,但只是简单的把毒品的危害讲给孩子听,就可以完美的避开毒品对孩子的诱惑吗?

不尽然。

青少年接触毒品的原因和渠道有很多,并不仅仅是因为好奇心作祟或者是受人蛊惑。

有时候,原生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响,才是真正将一个健康的孩子推向毒品怀抱的根本原因。

钟南山接拍“广告”引热议:这部广告,请呼吁循环播放3000遍

曾经看到过一篇关于青少年吸毒的新闻,心中百味杂陈。

16岁的小伟,本应该在父母精心的呵护下健康成长。但如今,小伟因为吸毒贩毒只能在看守所里,透过冰冷的铁窗,看到眼前并不宽广的那一丝蓝天。

“小伟这孩子真的挺可怜的,从小就没了家,一个人孤苦伶仃,现在还被提起了公诉......”谈到小伟的时候,负责办理案件的检察官一边摇头一边叹息。

本来小伟也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天有不测风云,在小伟6岁那年,小伟的父母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他被判给了母亲抚养。

离婚后没多久,小伟的妈妈经人介绍远嫁到了台湾,小伟的爸爸也远赴广东打工,从此没有了音信。

钟南山接拍“广告”引热议:这部广告,请呼吁循环播放3000遍

于是,无家可归的小伟被寄养在了姨妈家。除了物质上的满足,姨妈无法为小伟提供其他方面的帮助。

在学校,小伟因为父母离婚的原因受到了同学无尽的嘲笑。所以没过多久,还没读完初一的小伟就辍学了。

脱离了校园生活,小伟比同龄孩子更早的进入了社会,结实了很多社会上的“朋友”。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伟认识了“大哥”念某。

念某对待小伟十分大方,经常带着他到处潇洒。

小伟对念某更是心生崇拜,于是在一次念某的引诱下,小伟第一次吸食了冰毒,并且很快染上了毒瘾。

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小伟心甘情愿的成为了念某的“小弟”,一面自己不断吸毒,一面开始帮助念某贩毒,赚取一点零花钱供自己吸毒。

钟南山接拍“广告”引热议:这部广告,请呼吁循环播放3000遍

2019年5月5日,小伟在一次“送货”的行动中,被警察当场抓获。

被抓后,小伟主动承认自己曾经帮助念某“送货”4次,对于自己的吸毒贩毒行为,小伟感到后悔万分。但一切为时已晚,等待小伟的将是法律严肃的惩罚......

16岁,一个本该在校园里享受无忧生活的年纪,却因为触碰了毒品,人生之路全盘崩塌,实在令人感到惋惜。

钟南山接拍“广告”引热议:这部广告,请呼吁循环播放3000遍

吸毒少年的背后,

都有一个问题重重的原生家庭

让孩子远离毒品,光靠简单的讲述毒品的危害性是远远不够的。

隐藏在吸毒少年背后的问题,值得被深扒。

一、父母的溺爱,无休止的满足孩子欲望。

如果原生家庭夫妻感情和睦,是不是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错!

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吸毒青少年中,有一大部分的孩子并不是因为缺失了父母的关爱而误入歧途,相反,这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含在嘴里的金钥匙。

钟南山接拍“广告”引热议:这部广告,请呼吁循环播放3000遍

那些被父母溺爱长大的孩子,小小年纪手里就有着挥霍不完的金钱,出入各种刺激好玩的公共场所,结交各路朋友,社交范围非常广泛。

但可惜的是,青少年心智并未完全成熟,自控能力也比较差,被心怀不轨的人盯上,几次诱惑之后,加上自己好奇心作祟,很容易心甘情愿成了毒品的拥护者。

而这些父母,在孩子一次次狮子大开口索要金钱的时候,基本不会去了解孩子要钱背后的原因,只是无休止的满足。

二、教育缺失,法律意识不足。

还有一部分青少年,在吸毒贩毒被抓之后,依然不知道自己是因为触碰了法律底线而受到了相应的惩罚,还单纯的以为吸毒只是自己的个人行为。

为什么会这样?教育的缺失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钟南山接拍“广告”引热议:这部广告,请呼吁循环播放3000遍

有些家长从来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去真正关心孩子身心的健康。每天回到家,问孩子的只有考试成绩,年级排名以及要考哪所大学。

毫不夸张的说,有一部分家庭,在孩子成年之前,从来都没有正式和孩子谈论过关于毒品的危害性,以及吸毒贩毒的严重性。

也正是因为相关教育的缺失,才让这些孩子成了毒品的头号目标。

三、父母的失责,破碎的家庭。

吸毒贩毒的青少年中,还有一大部分比例的青少年来自破碎的家庭。

钟南山接拍“广告”引热议:这部广告,请呼吁循环播放3000遍

父母离异、无人看管、自卑自闭、厌学辍学......一系列的家庭原因,让青少年还未成熟的心智一次次再遭重创,最终跌入了逃避现实、放弃人生的黑暗深渊。

毒品带来的短暂快感恰好让这些青少年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久而久之,沉溺其中,毒瘾成性,难以自拔。

谁也不希望自家的孩子和毒品沾染上半点关系,所以每一位父母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都容不得半分偏离。

钟南山接拍“广告”引热议:这部广告,请呼吁循环播放3000遍

远离毒品的同时,

警惕新型毒品的出现!

前不久,浙江杭州警方抓获了一批涉嫌贩毒的人员,但令人感到不解的是,搜遍了这些人全身上下,都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毒品的线索,只有8张形状诡异的纸片。

钟南山接拍“广告”引热议:这部广告,请呼吁循环播放3000遍

刚开始,警方以为是走漏了风声,导致贩毒人员提前转移了毒品。但经过一番调查之后,真相让人不寒而栗。

这8张形状诡异的纸片正是毒品本毒!

如今,毒品已经学会了易容术、隐身术,以各种无法被人们轻易分辨出来的形态,混迹在我们的生活中。

这些经过伪装的毒品,连大人都难以分辨,更何况是孩子!

比这可怕的是,据警方透露,如今新型毒品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第三代新型毒品更像是日常生活中的食物,更容易流向青少年身边。

它们可能看起来像一袋普通的奶茶。

钟南山接拍“广告”引热议:这部广告,请呼吁循环播放3000遍

可能像日常饮用的速溶咖啡。

钟南山接拍“广告”引热议:这部广告,请呼吁循环播放3000遍

可能是小熊造型的卡通饼干。

钟南山接拍“广告”引热议:这部广告,请呼吁循环播放3000遍

也可能像随手都可以买到的跳跳糖。

钟南山接拍“广告”引热议:这部广告,请呼吁循环播放3000遍

或者是长相普通的蘑菇。

钟南山接拍“广告”引热议:这部广告,请呼吁循环播放3000遍

好看的邮票......

钟南山接拍“广告”引热议:这部广告,请呼吁循环播放3000遍

不管这些毒品如何伪装,它们对人身体的危害性从来都只是有增无减。

保护孩子不被这些毒品盯上的最好方式就是,父母时刻保持关注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警惕性,让孩子远离毒品,永远沐浴在家庭温暖的阳光下。

愿所有的人都能了解毒品的危害性,拒绝吸毒贩毒,远离毒品,所以我们呼吁,这部关于禁毒的公益广告,请循环播放3000遍!

星猫说

谁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和毒品产生任何的联系。

但青少年吸毒的大部分原因竟然都离不开原生家庭带给他们的负面影响!

让毒品远离孩子的最好方式,是让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照进每一个孩子的心中!


钟南山接拍“广告”引热议:这部广告,请呼吁循环播放3000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南山   毒瘾   危害性   主力军   纸片   溺爱   院士   缺失   毒品   警方   青少年   父母   原因   孩子   家庭   广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