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我的前半生》贺涵和唐晶:用“实力”相处,为何走不远?

之前看《我的前半生》时,我一直没有弄懂,贺涵和唐晶,外表、实力、财富和地位都相当的一对,为什么走着走着走散了?

最近在思考“人际交往”这个问题时,又想起来贺涵和唐晶,所以,又重温了一遍《我的前半生》。

重温《我的前半生》贺涵和唐晶:用“实力”相处,为何走不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聊贺涵和唐晶走散的原因之前,我想先探讨一下“与人相处,到底是在处什么?”这个让很多人困惑的问题。

随着阅历的增长,有两种人是我不愿与之相处的,因为和他们在一起,你永远都是受损的那一方。

· 第一种:爱占小便宜,总想揩你油水,把你当傻子遛。

· 第二种:双标狗,自己永远是受益方,从不兑现承诺,欺负你的善良、有教养。

其实,他们表象背后隐藏着的人性实则相通,就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看出关键点了吗?

01 他们的词典里永远没有双赢的位置。

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与之产生互动链接关系的,比如:家人亲戚、同事同学、朋友闺蜜……

我们常用“交流”一词描述相处那么,怎么定义“交流”呢?

百度百科给出的答案是:交流是信息互换的过程,彼此间把自己有的提供给对方,通过沟通,信息流动传播的过程。交流的意义很广泛,有无形的,也有有形的。

我注意到三个关键词:互换彼此流动

这分明强调的是彼此的价值互换。相处的双方,在处的过程中,有一些看得见或看不见的东西在彼此间流动,如果最后能维持在平衡状态,这样的关系就很稳固;如果一直是一方向另一方输送价值,这样的相处就不可持续。

重温《我的前半生》贺涵和唐晶:用“实力”相处,为何走不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事说起她女儿A和同学的事,一肚子的气。

A在澳洲读书,A的同学经常找她代购,事前说得好听,“回头请你吃饭……”事后给钱时,这个同学每次都自己把零头抹掉,还口口声声说:你也不差这几个钱……

这种人在生活中经常见到,找你办事不知感谢,还处处占你便宜,把你当冤大头使唤。

对付这种人,唯一的方法就是拉黑她,不给她刷存在感的机会,1秒钟都不要浪费在这种人身上。

重温《我的前半生》贺涵和唐晶:用“实力”相处,为何走不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朋友B是医生,善良热心,经常帮同事忙。

她的同事李医生,从来都是双标狗,说过的话从不兑现,只会找别人麻烦。每次轮到周末值班,他总找理由让B代值,虽然有时B也有事或身体不适,但考虑到是同事,不好意思拒绝,这一代就成了习惯,开始他还说是互相帮忙,说如果B有事,他也会帮她。

可事实是,有一天B值班,中午家里刚好有急事需要处理,就找他顶二小时,没想到他说中午要休息,回绝了;还有一次周末,B的女儿发高烧需要照顾,找他帮忙,他说他周末已安排去钓鱼……。为此,B很气愤自己轻信他的话,但李医生再找她帮忙时,她虽心里极不平衡,又去替他值班。

直到她攒够了这种“不平衡”,终于勇敢地开始拒绝他。

善良是好事,但不要给足别人不守信用的空间。从小老师就教我们要“互相帮助”、“诚实守信”,遇到这种人,我们要学会划出自己的红线,以最小的“能耗”和他打交道,才不会受伤害。

其实,B首要的任务,是要懂得及时止损,不要给这些失信的人得寸进尺的机会,这些自私自利的人也就不敢占你便宜了。

重温《我的前半生》贺涵和唐晶:用“实力”相处,为何走不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听同事C聊过,90年代住房是单位分配的,单位给每一个申请者打分,按分数从高到底进行选房,她的分很高,排名靠前,可以先选。C的同事也是好朋友,排名比较后,就找她商量,说自己关节不太好,担心最后到她选房时,低楼层没有了(没有电梯),就想跟她换号先选,C不想换,但碍于情面不情愿地换了,结果她的同事挑到一套方向好、楼层好、面积大的房子,而留给C的只是一套远远不是预期的房子。

之后C每次听到她朋友跟别人炫耀自己房子时,都很扎心,尤其是去朋友家做客时,看到本该属于自己的房子,心理极为不平衡,不免要后悔唠叨几句,唠叨多了,她的朋友也不太高兴,时间长了,各自心理都有疙瘩,也就疏远了。

重温《我的前半生》贺涵和唐晶:用“实力”相处,为何走不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所以,这种影响自己生活质量的事情,一定不能让。我们帮忙不能用牺牲自己利益,去成全对方的利益。相处双方一定要共同向着互利双赢的方向去努力,彼此为对方提供价值,达到“平衡”的关系,才能稳定持续地相处下去,这样的相处才舒服。

所以,与人相处,处的是双方的价值输出平衡,是互利双赢,而不是吃独食占便宜,损人利己。

02 价值不平衡的双方,相处起来会很累。

常言道;“道不同不相为友”,道合志同就可共济同舟,这和现代人说的:“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异曲同工。

圈子指范围,即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者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联系在一起的人群。“人以群分”指的就是圈子,比如工作群、同学群……

圈子其实也讲究“门当户对”,一个圈子里的人,多是同一个阶层的人,即他们的身份地位、认知能力、三观等情况基本相近,可以用来交换的价值基本平衡,彼此可以成就,相处起来就容易。比如,大学同学之间很容易建立友情;而有大学学历的和只有小学学历的人之间就很难形成链接;嫁入豪门的平民如果没有她的过人之处,会过得很难很累……

重温《我的前半生》贺涵和唐晶:用“实力”相处,为何走不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平衡的相处关系呢?

03 建立平衡关系可分两步走:建立信任和提供价值。

第一步:建立信任。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说过:缺乏信任就是糟糕的人际关系的最好定义。

所谓信任,是相信对方是诚实、可信赖、正直的,是涉及交易或交换关系的基础

比如,我喜欢一个品牌的衣服,因为我穿着舒服、好看、性价比高,我信任它,买的有安全感,我就会经常去关注去买。

而对方,即这个品牌的设计师和经营者,他们的设计和经营理念,就是针对我这个年龄段和阶层的女性,利用价格优势和明星代言效应,提高了衣服自身的价值,相信他们的衣服有受众群体,所以有信心能卖得掉。

这样,经过一定时间建立起来的消费者和经营者的互信,就是生意能长久和兴旺的基础。

与人相处其实也是价值互换,所以信任是基础。因为相处的双方都相信,我和你互换的东西价值相当,谁都没有占谁的便宜,这样双方就可以平等、轻松、长久相处。

如果一方一直工于心计想占另一方的便宜,被占便宜的一方就觉得对方不可信任,不平衡;换位看一下,占便宜的一方,因为没有拿出百分之百的诚意给对方,也会怀疑对方是否给他百分之百的诚实,这样相处起来,互相猜忌就很累、关系不可能持续。

所以,信任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没有信任,人和人之间无法交流,那就没法相处。

真正的相处,充满了正直、诚意和信任,利己达人。

重温《我的前半生》贺涵和唐晶:用“实力”相处,为何走不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那么,怎么才能建立信任呢?

一、找出相处双方各自的价值。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一定要考虑双方受益,这样才能双方心理都平衡,关系才能走下去。这就要求双方有对等的价值进行交换,所以,了解对方的实力,是双方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我的前半生》中,唐晶刚开始在贺涵手下工作时,她对贺涵是信任的,因为贺涵的实力亮在那里,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唐晶来说,贺涵就是她的诗和远方;而贺涵对唐晶也有信任,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唐晶虽然年轻,没有经验,但唐晶过人的才智,流汗流血不流泪的吃苦个性,使贺涵相信,只要他用心带,这个女孩一定能很快成长起来。他们都看到了对方的“实力”,很快建立了信任,很快走到了一起。

重温《我的前半生》贺涵和唐晶:用“实力”相处,为何走不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二、进行过价值交换的验证。

前文A的朋友、B的同事和C的朋友,都经历过价值交换的验证,他们的诚信账户都欠费,只取不存,只借不还,永远处于被供应的一方,是价值交换链上平衡的破坏者。如果这些人不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不提升自身的价值,他们迟早会被踢出朋友圈。

而贺涵和唐晶,既然实力相当,为何还走不远呢?

我的理解是:唐晶在贺涵的栽培和自己的努力下成长迅速,实力已经不在贺涵之下,但依然年轻貌美,由崇拜贺涵,到与之平起平坐,甚至有超越之势,这时,贺涵的心理小剧场打起了鼓,他感到了危机感,他们之间由贺函建立起的平衡被打破,价值平衡倒向了唐晶,他们之间的价值交换已经不对等了。

此时,如果贺涵信任唐晶,继续携手进取,平衡会重新建立,他们的实力会更上一层楼,事业更加辉煌。

可惜的是,贺涵率先失信于唐晶,她和薇薇安藕断丝连的感情瓜葛,对唐晶闺蜜的暧昧关心,都使得他们之间的信任危机,价值交换极度不平衡,只能走向分手。

可见,双方的价值交换也要经得起考验,当平衡被打破时,唯一的拯救方法就是重新建立平衡,这就需要落后的一方,更多地往对方账户里“存钱”,而不是从对方账户里“取钱”,使得平衡彻底打破,从此走向陌路。

重温《我的前半生》贺涵和唐晶:用“实力”相处,为何走不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二步,提供价值。

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能够为别人提供价值,是建立平衡关系的第二步。也只有你能为他人提供价值,他人才会信任你,愿意与你产生链接

一、满足别人需要。

大家会觉得,所谓提供价值,不就是把自己的东西输出给别人吗

其实不然,你提供的价值可能不是对方想要的,比如他想去游泳,你却介绍了足球馆给他,当然你是在提供价值,可是这个价值不是对方需要的。

所以提供价值,必须是让别人得到他想要的

比如,《小欢喜》中,宋倩离婚独自抚养女儿,有许多情绪上的安慰需要满足,而童文洁刚好就满足了宋倩的这份需要,所以,她们俩才能成为闺蜜。

重温《我的前半生》贺涵和唐晶:用“实力”相处,为何走不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二、不断经营好自己。

提供价值本质上都是在输出,不断地输出和付出,为了积累势能,蓄势而发。

无论做什么事,每个人都想跟高价值的人交往,所以我们要不断地经营好自己,更好的提升自己,别人才信任你,才能精准地为别人提供价值。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占据价值链的上游,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就要保证能输出更快更多的价值和内容,也就是说,你能帮助更多的人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

如果童文洁没有两把刷子,不能提供宋倩所需要的安慰,解决不了宋倩与女儿、与前夫、与前夫的女朋友的问题,她也“哄”不好宋倩,那她们的关系也就没有这么铁。

重温《我的前半生》贺涵和唐晶:用“实力”相处,为何走不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三、互利共赢。

与人相处,就像是在下棋,不管什么棋,双方有输有赢才好玩,如果你永远是输的一方,从来没赢过,永远陪练,你还会玩下去吗?

刚才说了,童文洁给了宋倩所需要的无形的情感,同样,宋倩也需要向童文洁输出点什么,我们在《小欢喜》大结局中已经看到了,宋倩卖给童文洁的房子,只是友情价,用乔卫东的话说,就是白菜价。

重温《我的前半生》贺涵和唐晶:用“实力”相处,为何走不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信任为基础的价值互换,以平衡为依托的互利共赢,这就是健康的相处关系。

与人相处,能让你随时受益的人,才是值得相处的人。如果一方总是往外输出能量,最后被掏空的那一刻,就是双方关系崩塌的引爆点;当有人想方设法想吃独食时,离开他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一段关系能持续走下去,双方彼此给予的信任和价值,一定是对方所需要的,唯有求共赢才赢得公道、平衡。

而贺涵最后给予唐晶的恰恰相反,所以他们最终没能上演“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童话故事。

作者简介:小毛绒,爱生活,爱写作,想用文字带给你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实力   不平衡   不远   同事   女儿   圈子   房子   便宜   同学   价值   关系   心理   基础   前半生   朋友   图片   网络   唐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