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阿里的一系列有效公关之下,阿里女员工侵害事件的热搜意料之中,慢慢凉掉。

好个精英团队。

虽然,受害女性发声数天后,舆论的压力下,CEO张勇终于出面。

说了句:“晚上得知这件事情,震惊,气愤,羞愧。”

随即辞退了涉嫌性侵的男领导,曲一(王成文)。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姗姗来迟的处理,和轻慢要紧的是阿里这次的处理态度,实在难以服人。

先是,在内部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中,把明晃晃的性侵,美化为“过度亲密行为”。

巧言令色,舞文弄墨。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再是,显示“阿里大家族”人性和温度,上了热搜的6000人联名倡议,却被爆出,是公司联合媒体的公关手段。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手腕灵活的紧急公关,不断下降的事件热度。

这事,绝不能这么完。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根据受害人的千字长文描述,7月24日—7月26日,在台风烟花期间,她的直属领导曲一(王成文),强制她冒着生命危险出差济南。

而那时候,其实合同早已邮寄济南,根本无出差的必要,她明确拒绝,最终被施压出差。

在饭局上,商户张国和王成文联合灌酒,不省人事后,她被商户猥亵长达二十分钟。

回到酒店之后,王成文又四次进出她的房间。

早上起来,她发现自己一丝不挂地躺在床上,有王成文强吻摸抱的记忆。

床头有拆封的避孕套,内裤却丢失不见,有明显的“反侦察”迹象。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种种迹象直白地表明,她遭受了王成文的强奸。

报警之后,警方介入调查。向公司申诉,却得公司方拒绝处理的回应。

得不到回应,受害女性,唯有抱着鱼死网破的决心,到阿里内部发传单、拉横幅闹开。

舆论压不住了,CEO张勇才出面辞退涉事员工王成文等人。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目前,对于整个事件的讨论,集中在令年轻人都深恶痛绝的酒桌文化上。

酒桌的本质,是最便利的体现权力的场所之一,是老板和甲方行驶无处宣泄的权力欲,让权力日常变现的场所。

在酒桌上,权力链上层者,可以利用自己的上位者身份,随便点名桌上的小辈,或是有求于自己者,就地脱皮。

而,这种文化里,中底层男性脱一层皮——脱的是健康和尊严。

女性便要脱两层:

除了第一层,她们会直接被当作下酒菜。

上了桌子,她们就成了唾手可得的性资源,要不要掠夺,全在客官一念之间。

而在桌子之上,生来自带性资源属性的女性,永远不可能成为酒桌的主体。

酒桌文化中的第二层,才是这个事件中最应该被深入讨论的:

这个事件的危害程度绝非仅仅是酒桌文化。

如果指控属实,那么它已经是一桩,用所谓的“酒桌文化”“职场文化”包装的。

违背个人意志,多方猥亵、侵害,一场性质恶劣的蓄意强奸。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这场被酒桌文化、职场文化包装的蓄意强奸。

最令所有女性恨且怕的,是它反映了一种,每个女生有很有可能遇到,都多少遇到过的,普遍性的绝望

即,再有能力、理想,且愿意为之奋斗的女性,在一个捆绑了“酒桌文化”式父权逻辑的职场,你能力再强,成绩再好,在领导眼里,也永远逃不掉“性资源”的定义。

绝望,在于女性无论怎么堂堂正正、兢兢业业地努力,都无法逃脱这种凝视。

阿里性侵事件受害女性,正经的大厂一线员工。

P7大概处于什么位置?是带小团队的主管,属于公司的人才。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普遍,在于强制陪酒聚会、职场性骚扰、性侵犯,几乎被默认成一种“存在即合理”的职场文化。

拒绝反抗,是不懂事;

不懂脱身、自保的技巧,又怪你嫩,活该受欺辱。

《日本之耻》中,把控诉性侵的伊藤诗织,荡妇羞辱为“借色上位”的女议员,就曾在后采中指责伊藤诗织“自己也有问题”。

在男人面前喝那么多酒 还失去了记忆

作为在社会上打拼的职业女性 你总会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人

学会如何妥善地拒绝这类事情 是一项技能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对于公司的人才,没有才能上注视和尊重,那叫一个公司的短视和失败。

对于公司的员工,没有畅通可行的渠道,去维护他们最底线的权益,那是一个公司的荒唐和堕落。

在受害女性基本的身体自主权被践踏的情况下,她采用理性成熟,保全公司名誉的手法,诉诸上级。

得到的,是什么?

自上而下,一层一层的冷漠回绝。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肇事主角,仍在各个工作群里体面地蹦达,知道内情的高管,还要带着王成文去谈新客户。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她一定要撕破体面,在公众场合拿着大喇叭筒自揭伤疤,撕心裂肺地狂喊:我被强奸了,整个公司高管都知道了,没人管!

才能激起一点舆论浪花,通过“网络升堂”撼动大树,树顶的人轻飘飘地出来说一句:不好意思晚上才看到。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而讽刺的是,大树从来以人事处理效率自居。

一个曾令树里的人引以为傲的案例,16年的程序员抢月饼事件:4个程序员写了一个程序抢月饼,4点抢,4点半约谈,6点开除,打包走人。

而涉嫌性侵女员工的事件,7月27案发,8月8日顶不住舆论压力,王成文才被停职。

但,这合该天经地义的结果,却要受害人喊出“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就是豁出去的决心”的自杀式口号,才能得到。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一个人需要以整个人生为代价去换取最基本的公道,这是社会最大的悲哀。

而,如此把人逼入绝境的做派,居然发生在一个国内企业文化争相效法,大厂代名词的公司。

怎能叫人对所谓的“职场文化”,不齿冷?不心寒?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维权难,一直是各类女性受害事件的顽疾。

发现没?

女性受害者,如今普遍只能“闹大”换公道。

一方面我们应该声援这些女孩们的清醒勇敢。

另一方面,又恰恰反应了一个愁苦现实:女性受害者在现实中的诉诸无门。

她们在自己身处圈层、行业中,根本很难找到发声、谋求公道的出口。

除闹到舆论层面,否则,根本无法撼动一个圈子内部的利益团体。

而这些小集团的利益,又时常搬出“圈子文化”“行业规则”一说,来作其不得已为之遮羞布。

好比此次事件,王成文的直属上司甘启梁,面对受害者的申诉,却回应无语三句:

先定性:“都是业务性质的问题。”

再“自责”错信女员工:“我已经有意识只招男不招女了。”

最后反怪受害人不懂事:“不喝酒,业务能谈下来吗?”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三步一套,无非,实在维护一种畸形、低俗的业务文化的客观和正当性。

一种封闭的文化往往可怕,因为在这个文化环境,所有反文明、反道德甚至反法律的东西,都能在一个畸形的文化语境里成功脱罪。

文明有底线和标准,而所谓的“文化”,常常没有。

而如果一直没有,一开始再正常的文化,最终都会被有心人滥用、扭曲。

恰如林奕含曾经控诉的诱奸文化那般。

擅长运用“文化论”者,往往擅长用何种文辞去弥补其无视底线的裂缝。

所有的龌龊,都能在一种任人打扮的“文化”中,自我解套。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今天越来越多网友、阿里前员工,站出来质疑,甚至控诉阿里的企业文化。

其实,也恰恰是在质疑,作为一个国内互联网龙头企业,发生了“破冰文化”等种种,背离时代价值观的丑闻之后。

它却没有为它的文化设置标准和边界,反而在不断加强它迎合低俗趣味的一面。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而当这种文化根基形成,依附其形成的枝蔓,又形成参天大树时。

那么,看似再体面、庞大的结构。

它的庞大,只会令它的畸形更稳固。

它会自发形成靠近、亲和它的人的保护机制。

在这种情况下,你越猥琐,越畸形,越利用它去压迫文化边缘的人。

你的身份认同就越高,就越稳固安全。

今天我们全网控诉的酒桌文化。

控诉的,不应该仅仅是文化层面的事。

而是,包裹、匿藏在其背后的,种种对他人压迫、剥削的恶行。

种种触碰道德底线的行为、种种潜在的违法犯罪风险,甚至已然发生的违法犯罪。

那才是这些文化的真正目的,和真正害人匪浅的深入部分。

这是一场有心打扮一种文化,用来行使个人下流目的的阴谋。

这是一场用酒桌文化、职场文化作遮羞布的,对他人意志的强奸。

而,这种以“文化”为名行违法犯罪之实的事,我们见得,一点都不少。

曾经有企业,还妄想创造一种网约车社交文化,打造一个性骚扰的绝佳场所,吸引男车主入伙。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曾经有人以酒吧文化为名,发展出了迷奸文化,“酒吧捡尸”成了某些男性的一种团伙游戏。

这种文化下,甚至有商家,公然以“失(身)酒”为噱头,兜售商品。

阿里降热搜?女员工侵害事件凉了?拜托,先把他送进监狱吧

所有过度迎合人性的文化,都很危险。

道德和法律制约人性的恶。

而人性的恶,却又时常打着“文化”的幌子,把所有反道德法律的事,光天化日地搬上明面。

而今天,我们应该拒绝任何一种所谓的“特殊文化”对自己恶行的辩解,对坚守底线的人的堵嘴。

我们要珍惜、声援不被所谓的“文化”忽悠了的,勇敢的捍卫自己权利的每一个人。

但,却更希望有一天,他们,我们每个人,在遇到不公时,都不需要再靠“闹大”。

用这种暴烈的二次伤害的方式,才能获得一个天经地义的公平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阿里   员工   事件   受害人   体面   畸形   公道   底线   监狱   舆论   权力   人性   道德   女性   文化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