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博物院的九大镇馆宝物

河南博物院,自民国十六年在冯玉祥的主导下建立,距今已有八十多年历史,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博物院的部分珍贵文物几经辗转最终被珍藏在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

大陆的河南博物院馆址几经变更,旧址位于开封市龙亭区三胜街31号,新馆于1997年开放,馆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

目前馆藏文物多来自于二十世纪初淅川、洛阳、三门峡、辉县、新郑、安阳等地的考古发掘,数量达13万多件,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

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与国家二级文物5000余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

小编特地找来该馆九件镇馆之宝,与诸君分享。

河南省博物院的九大镇馆宝物

武曌金简

所处时代:唐代早期

器物规格:长36.2cm、宽8cm、厚0.1cm、重223.5g

出土时间:1982年

出土地点:中岳嵩山峻极峰


“上言:‘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中国历代帝王为社稷、为黎民、为升仙等,都在祭祀、封禅神州名山——与天交通,是天子的天职。

埋藏刻写天子心迹的简、策,曾是祭祀、封禅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简、策上呈于天,是天子与天帝的“私话家语”,是国家的“最高机密”。

此种“最高机密”,史家无从获得资料,典籍难以辑载;当时埋藏诡秘,后人难以发现。古老神秘的天子、天帝“人天交通”之门,因武则天金简的发现而轰然洞开。

河南省博物院的九大镇馆宝物

杜岭方鼎

所处年代:商代早期

器物规格:高87cm口边61cm×61cm

出土时间:1974年

出土地点:河南郑州商城遗址

中国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将人性分为天性与后天习得;北宋张载的性二元论,又把人性划分为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不存在先验的人性和先验的善恶之分,任何现实的人性都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中,人的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性的建构有决定意义。在西方现代心理学界,有三种典型代表: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强调以人的本能解释人的全部和行为 ,是一种本能决定论或遗传决定论;②行为主义走向另一极端,否则天生本能,主张人的一切行为、本性均由后天习得,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及其系统化,是一种反本能论或环境决定论;③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本能决定论又反对习得论,主张人性是似本能的,即人的欲望或基本需要在某种可以觉察的程度上是先天的,但与此有关的行为或能力、认识或感情不一定是先天的,可能是后天经过学习或引导而获得或表现的。马斯洛认为,人性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括,似本能需要是人性的集中表现。

你是一个太重感情的女人吗?每晚9点半,我都会在这里陪伴着你。喜欢夜叔,就把【睡前伴你夜听】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一起关注吧,晚安!

@

杜岭方鼎不只是早商的一件青铜重器,更是中国乃至世界于人类的青铜时代,所创造的第一座青铜文明纪念碑——杜岭方鼎是目前人类所能认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

杜岭方鼎是目前发现的最早装饰饕餮纹与乳钉纹的中国礼器。

河南省博物院的九大镇馆宝物

玉柄铁剑

所处时代:西周晚期

器物规格:身长20cm、茎长13cm

出土时间:1990年

出土地点: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虢季墓)

号称“中华第一剑”的玉柄铁剑把中国冶铁向前推进200年。

考古学将漫长的人类社会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历史学上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三种社会形态。

玉柄铁剑玉柄、铜芯、铁身,集昨天、今天、明天于一剑,它的发现,标志着作为社会生产力新代表的铁器已经萌芽,预示着我国的青铜时代行将过去,宣告铁器时代即将来临。

河南省博物院的九大镇馆宝物

汝官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所处时代:北宋晚期

器物规格:高19.6cm,口径5.8cm足径8.4cm

出土时间:1987年

出土地点: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

汝官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是中国稀世珍宝,绝世无双。它是1987年汝官窑遗址考古发掘中获得的唯一一件完整的天蓝釉器物。

汝官窑系御用窑,烧造时间极短,只在北宋晚期烧了大约20年。之后,汝窑消失,技术失传。

文献记载:汝窑有“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之称。天蓝釉的形成,主要是在烧制过程中窑位与火候恰臻妙处,因此成品率极低,传世极少。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件汝官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不但是唯一一件经考古工作者科学发掘所得的器物,而且是唯一一件刻花作品。

河南省博物院的九大镇馆宝物

莲鹤方壶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

器物规格:高120cm、口径31cm


出土时间:1923年

出土地点:河南省新郑城关李家楼村

此壶(莲鹤方壶)全身均浓重奇诡之传统花纹,予人以无名之压迫,几可窒息。乃于壶盖之周骈列莲瓣二层,以植物为图案,器在秦汉以前者,已为余所仅见之一例。

而在莲瓣之中央复立一清新俊逸之白鹤(仙鹤),翔其双翅,微隙其喙作欲鸣之状。此正春秋初年由殷周半神话时代脱出时,一切社会情形及精神文化之一如实表现。

莲鹤方壶说明中国艺术审美早于孔子100多年,就已从“错彩镂金、雕缋满眼”中突出一个活泼、生动、自然的形象,成为一种独立的表现,把装饰、花纹、图案丢在脚下了。

它从真实自然界取材,不但有跃跃欲动的龙和螭,而且还出现了植物:莲花瓣。表现了春秋之际造型艺术要从装饰艺术独立出来的倾向。

河南省博物院的九大镇馆宝物

云纹铜禁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

器物规格:通高28.8cm,长103cm,宽46cm

出土时间:1978年

出土地点:河南省淅川下寺2号楚墓

禁,是承置酒器的案具,起于西周初年,灭于战国时代。之所以称“禁”,盖因周人总结夏、商两代灭亡之因,均在嗜酒无度。“酒禁”所见甚少,约略只有三件,另两件一在美国纽约市博物馆,一在天津历史博物馆。

此禁整体用失蜡法铸就。文献所见中国最早用失蜡法工艺的时间,在唐代初年——《唐会要》说,高祖武德年间铸造开元通宝,用的就是失蜡法。

因失蜡法文献所见较晚,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失蜡法工艺源自印度。云纹铜禁的出土,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1100年——此禁铸造年代,不晚于公元前552年。墓主子庚是年而卒。

由此,学界认为失蜡法铸造工艺至少在2500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相当成熟。它不是舶来品,是中国固有的三大传统铸造技术之一。

河南省博物院的九大镇馆宝物

骨笛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

器物规格:长23.1cm、七孔

出土时间:1987年

出土地点: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

距今7800年~9000年的河南贾湖遗址,是同时期最为丰富的史前聚落遗址。这里先后出土了30多支用丹顶鹤尺骨制成的骨笛。笛孔有2、5、6、7、8之别,大多数骨笛仍为7孔。

贾湖骨笛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

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河南省博物院的九大镇馆宝物

妇好鸮尊

所处时代:商代晚期

器物规格:通高45.9cm、口径16.4cm

出土时间:1976年

出土地点:安阳殷墟妇好墓

妇好墓是目前在殷墟发现的唯一一座不曾被盗掘过的商王室贵族大墓,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能够确切断定墓主人身份的年代最早的一座大墓。

鸮,猫头鹰,在古代中国,猫头鹰被视为战争之神。尊,是一种盛酒礼器,而妇好鸮尊不但是最早的鸮形酒器,而且造型完美。

河南省博物院的九大镇馆宝物

四神云气图

所处时代:西汉早期

器物规格:南北长5.14米、东西宽3.27米、面积16.8平方米

出土时间:1987年

出土地点:河南永城芒砀山梁国王陵区柿园墓

西汉梁王刘买墓室主室里的壁画,青龙、朱雀、白虎、怪兽四神,同在云气勾勒的颇富装饰感的“画框”(上部是开放的)中,遨游云天;相伴它们的,是祥云、荷花、灵芝等。

在这儿,云气、荷花、灵芝,充当的是四神升仙媒介。云气构成的开放式“画框”之外,还有一个装饰感更强的封闭式“画框”。

该“画框”绶带穿璧,璧似铜钱,但非“孔方”;其圆形孔道,似为“天门”,预示着墓主人登临仙界,须先穿过玉璧之孔道。

被誉为“敦煌之前的敦煌”的四神云气图。该壁画不但是中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画面最大、级别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更是一部承载西汉初年中国神仙思想的壮丽史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河南省   官窑   决定论   云气   器物   博物院   河南   天蓝   宝物   遗址   中国   本能   人性   地点   规格   时间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