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亿买条鱼! 中国土豪在国际拍卖场闹笑话? 真的是人傻钱多吗?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之下,中国的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期间诞生了无数富人。而人一旦富了之后就会追求高品质和高质量的生活,所以你会经常听说某某富豪移民国外的消息。当然人家富豪如何处理财富,如何消费是他们的自由,我们常人无权干涉,更没有资格去限制人家。不过也有一些富人,花钱的举动让人不解,甚至还闹出了一些笑话,让人不禁吐槽。

花2亿买条鱼! 中国土豪在国际拍卖场闹笑话? 真的是人傻钱多吗?

有一个关于煤矿老板的笑话,他在国外的一次拍卖会上花了很多钱买了一幅名画。当媒体采访矿主时,记者问他:“为什么他这么喜欢这幅画?”本以为,他很懂这幅画,然而这位土豪的回答让人笑出眼泪。他的回答竟然是“这幅画上的油最多!”这只是一个笑话,但这也只是中国富人在国际拍卖会上大肆挥霍的一个插曲。其实还有富豪也曾在国际拍卖会上闹出了又一个笑话。

花2亿买了一条鱼!

去年年初,东京的拍卖会上有一条锦鲤被天价拍卖。一位名叫钟莹莹的台湾女性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她最终以2亿日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只锦鲤。据媒体在拍卖结束后的采访,钟莹莹只是一名拍卖师,而她代表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富人买下了这只超级锦鲤。这位神秘的百万富翁对日本化情有独钟,尤其是锦鲤。这条鱼是那位富人送给他的退休礼物。

花2亿买条鱼! 中国土豪在国际拍卖场闹笑话? 真的是人傻钱多吗?

许多网友认为这是给马云的退休礼物,但她没有透露这位顾客是谁,所以没人知道这位神秘的富豪是谁。一条价值2亿日元的锦鲤打破了该拍卖行创下的世界上最昂贵锦鲤的拍卖纪录,但它的价格并不是中国富人的上限。

中国富人=10倍利润

花2亿买条鱼! 中国土豪在国际拍卖场闹笑话? 真的是人傻钱多吗?

国际拍卖行有一条铁律:无论中国人何时参加拍卖,价格都应该定得尽可能高,因为富有的中国人往往支付的价格是市场价的10倍。例如,万达集团的王健林以1.27亿元的价格买下了莫奈的《睡莲池与玫瑰》,以1.72亿元的价格卖掉了毕加索的《两个小孩》,这个价格是拍卖行估计市场价格的10倍多。

真的是人傻钱多,还是另有隐情?

中国富人高价拍卖的行为令人费解。仔细想想,这些有钱人往往只关注那些没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品。普通人眼中的价值越低,富人似乎追求得越多。是因为普通人不懂得艺术的魅力吗?

花2亿买条鱼! 中国土豪在国际拍卖场闹笑话? 真的是人傻钱多吗?

当然不是。像2亿日元的锦鲤一样,我们并没有真正的权威来定义它的价值。它很容易在一夜之间变得极高或失去价值。既然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似乎能够提出更深层次的东西。

因此,艺术品的特点决定了它是最方便的洗钱工具之一。例如,如果你需要将数亿黑钱转化为合法收入,你可以在市场上以10万元的价格购买艺术家的作品,然后大肆宣传,使其有价值,并将其拍卖。通过洗钱组织,不同的人被安排使用1000万或更多的钱来购买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由洗钱者的黑钱支付的。通过这种方式,黑钱以艺术投资的名义被洗白。

花2亿买条鱼! 中国土豪在国际拍卖场闹笑话? 真的是人傻钱多吗?

再比如,如果甲方可以控制1亿元的公共资产,则可以设立艺术投资机构或美术馆。接下来,甲方与乙方合作,将乙方送出的价值1000万元的美术作品增加到1亿元。届时,甲乙双方同意分享9000万元。

再举个例子,我拿100万买入一堆石头,只要花10万佣金给拍卖行,就可以炒到2000万,这时就可以信托抵押贷出1000万。再花几十万佣金给拍卖行,就可以炒高到4亿,这时就可以信托抵押贷出2亿。当然了,炒高后的石头就不能再叫石头了,改个名字叫做XX玉,这样雅一点,马甲都不用换,改个名字就身价万倍了。

花2亿买条鱼! 中国土豪在国际拍卖场闹笑话? 真的是人傻钱多吗?

如果艺术真的可以用来洗钱,那么拍卖行的物品的真伪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甚至越假越好!因为假冒伪劣商品的实际价格较低,可以减少洗钱的成本。例如,一个富有的中国人曾经买过的汉代玉凳子卖了2亿元,宋徽宗写的千字卖了1亿元,齐白石的名画卖了1.2亿元。富人似乎通过洗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所以,富人的拍卖活动并非只是你想得那样人傻钱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中国   土豪   闹笑话   富豪   锦鲤   黑钱   拍卖行   甲方   会上   佣金   日元   富人   石头   价值   笑话   艺术   价格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