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我要失业了吗?清华教授:再过50年也不会

郎朗:我要失业了吗?清华教授:再过50年也不会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充斥着人工智能,甚至很多职业正在慢慢地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近日郎朗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的交流中问到自己是否会在两年内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得到的答案是:“别说两年了,50年都不可能被替代!”

视频加载中...

视频中,郎朗和教授以AlphaGo战胜围棋冠军为例,说到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是因为它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及举一反三能力,可以明确分辨对错。但音乐不同,艺术没有明确的好坏对错之分,有句话说得好,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里对于音乐都有着各自的看法和喜好。机器无法像人类那样,用音乐去表达内心的情感,这也就是艺术为什么无法被替代的原因之一


郎朗:我要失业了吗?清华教授:再过50年也不会


人类拿到一首音乐作品,都会对它进行思考、进行分析。揣摩作曲家的心理,再投入自己的感情,所以演奏过程都是二度创作的过程。但人工智能只会依靠大数据模仿音乐家,按乐曲的的变化规律弹奏。纵使人工智能拥有高超的技能,但它始终是在复制一位又一位音乐家,始终不会拥有人类独特的情感表达能力。


这让我想起了4年前郎朗携爱徒与智能机器人的那场PK。当主持人撒贝宁向郎朗和现场观众抛出难题,让大家分辨哪个是人弹奏的、哪个是机器弹奏的时,郎朗轻松地给出了正确答案。原因很简单,郎朗这样说:机器人弹得速度很匀,没有错音,但是音乐性差,另一边人弹得一边,有强弱对比,有情绪起伏变化,有情感表达音乐内容


PK结束后主持人撒贝宁总结到:机器人弹一百遍都是一个样,但如果是郎朗老师弹可能每次二度创作都不相同,以至诠释的音乐也不相同。这就是在艺术上人高阶于机器的地方。


机器没有生命,但音乐是鲜活的、有情感的艺术,唯有人类才能让音乐发挥出它的力量。


郎朗:我要失业了吗?清华教授:再过50年也不会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是在于它离不开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离不开人类的生活经历。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对生活的热爱何谈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没有欣赏美的能力何谈演奏出沁人心脾的音乐。


音乐的表达也是语言的表达,它和人类的呼吸、心跳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带有律动的叙事方式是机器遥不可及的。而恰恰也是这些充满情感的诉说,才为音乐注入了灵魂,音乐也因此拥有了独有的魅力。


郎朗:我要失业了吗?清华教授:再过50年也不会


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人们真正匮乏的是来自精神层面、艺术层面的。我们更应该在艺术的土壤中播种,使土壤变得更加肥沃。


而在未来,很多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替代,但音乐不能!我们热爱着音乐,是因为音乐足够扣人心弦,在音乐中我们能肆意地抒发情绪,宣泄压力。不管是幼儿,还是成年人,音乐都是我们一生最好的朋友。


郎朗:我要失业了吗?清华教授:再过50年也不会


正如李开复博士所说:“现在年轻人,必须从教育抓起,教育孩子做自己最喜爱的事情,做有深度的事情,尤其是艺术,让机器无法替代。


是啊,我们让孩子学艺术,不就是为了让他们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未来,能掌握至少一门永远不会被替代的技能吗?!请拉着孩子的手一起走进艺术的殿堂,大胆地接触艺术,与孩子一起感受艺术的力量吧!


郎朗:我要失业了吗?清华教授:再过50年也不会


如果您也认为艺术是无法被替代的,就请把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人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来吧!


本文由音教艺术网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请多多转发,我们将持续输出更多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都会   人工智能   对错   音乐家   土壤   层面   主持人   情绪   人类   机器   能力   清华教授   智能   情感   艺术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