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亦凡人生一副好牌被打得稀巴烂,背后的故事值得无数父母反省

最近,吴亦凡的事件持续发酵,在警方进一步调查过程中,其牵连的明星已达11人。

8月10日,又有律师证实吴亦凡涉嫌在洛杉矶强奸未成年女粉丝,可见影响之恶劣。

2017年登上福布斯30岁以下亚洲杰出人物榜单,2021年却因涉嫌强奸罪被刑事拘留,吴亦凡人生摔得有多惨痛,这背后的故事值得无数父母反省。

01

吴亦凡,出生在广州一个殷实的家庭,父母共同经商。

正因为此,父母没有时间照顾年幼的吴亦凡,他们也不放心将其托付给保姆照顾。于是吴亦凡从小是跟远在甘肃的姥姥姥爷长大。

婴幼儿时期父母的缺失,造成了吴亦凡性格上的缺陷。

吴亦凡与姥姥姥爷生活6年,父母将其接到身边。然而,此时的吴亦凡与父母心理上已有隔阂,总是保持距离感。

10岁那年,父母离婚,吴亦凡跟随母亲远去加拿大。

吴亦凡人生一副好牌被打得稀巴烂,背后的故事值得无数父母反省

10岁-15岁,吴亦凡与其母亲生活在远离亲朋好友的加拿大,吴妈妈将其所有希望寄托在吴亦凡身上,这点可从她为儿子改的名字看出。

所以,她极度溺爱和掌控孩子。

吴妈妈对儿子幸福人生做了完美规划,从生活、学业、未来的工作一手策划与包办。

吴妈妈为实现自认为的“吴氏幸福人生”扫除一切障碍,甚至剥夺了孩子打篮球的爱好。

母亲极度焦虑和过于强势的控制欲,使得吴亦凡人格变得扭曲。

吴亦凡为了逃脱母亲对自己的控制,违背母亲的意愿,去韩国当练习生,这也是他命运转折的开始。

然而,父亲的一度缺失,让吴亦凡养成了对母亲的极度依赖。为了母亲,他选择回国发展,甚至择偶标准都要妈妈满意。

吴亦凡之前的花边新闻,也都是吴妈妈摆平。连这次都美竹事件也是吴妈妈出面转给当事人50万“封口费”。

回顾吴亦凡的原生家庭,吴妈妈一次次对孩子的纵容、控制,养成了吴亦凡“巨婴型人格”和极度不尊重女性的行为。

02

吴亦凡事件让我想到了同事跟我讲得,她朋友吐槽女儿找了个小9岁的男朋友事件。

这位妈妈只有一个女儿,从小视其为掌上明珠,女儿跟什么人交朋友、晚上几点到家、跟谁打电话等等都要管。女儿读书阶段确实表现得特别乖巧。

女儿如其妈妈所愿,本科毕业后,到国外读了个硕士。毕业回国后在父母所在城市找了个3000元的工作。妈妈又开始为其找对象焦虑。

终于,女儿带回来一个小9岁的男朋友,该男孩还在读大专,老家在遥远的天津。

吴亦凡人生一副好牌被打得稀巴烂,背后的故事值得无数父母反省

当妈妈听到这个消息时,犹如晴天霹雳,她怎么都没有想到,那么懂事的女儿会有这样的选择?

父母对孩子少年时期的过度控制,会养成孩子两面派人格。在父母面前是乖乖女,在父母身后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叛逆性格。

这位妈妈郁闷了,天天劝说女儿分手,同时苦口婆心说以后日子多苦、千万不能怀孕、帮她相亲靠谱的男朋友等等。

女儿也被妈妈说烦了,干脆搬出去住了。

这位女儿其实内心还是叛逆期的孩子,在父母丰衣足食的环境下长大,没有体会到生活的苦。

妈妈又坚持把女儿劝回家住。于是,女儿和男友在娘家免费吃喝一年。

妈妈又忍不住了,向女儿提出交伙食费。女儿也郁闷了,从此不回家吃了,在外吃完饭回家直接进房,也不跟父母说话。

回顾这位女儿的原生家庭,母亲的过度焦虑和控制,使得孩子没有机会长大,也逐渐失去了基本的辨别能力。

“吴亦凡式”的孩子每天在我们生活中上演。

03

作为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才能让孩子独立成长呢?

(1)无条件接纳孩子,代替无条件纵容孩子。

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告诉孩子,爸妈不仅仅爱听话的他、也爱犯错的他,爱成绩好的他、也爱马虎的他,不仅爱他的优点,也爱他的缺点。

对于犯错,我们勇于承担责任;对于缺点,我们努力改过。

曾看到一个微博热搜,浙江杭州一家,哥哥与弟弟玩耍时,不小心弄伤弟弟,被父亲骂“滚”,哥哥留下遗书离家出走了。

当然,我们也不走另一个极端,极度溺爱和纵容孩子。

父母要做的仅仅是“正面强化”孩子正确的行为。

比如家长可以通过孩子小时候自己穿衣、刷牙、整理书桌等生活细节,鼓励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从而能自己承担所做事的结果。

(2)不过多干涉和控制孩子,培养他们的自主权。

孩子是独立的主体,他们的思想和灵魂也是独立于父母而存在。

很多父母总是借着为孩子好、怕孩子走弯路等理由,给孩子强加自己的思想,过多干涉孩子的选择,从而控制孩子的人生。

结果孩子迷失了自我,也失去了主见。

以上案例都是孩子被母亲过多干涉生活的选择权,导致心智不成熟,工作了还来一波青春期未完成的叛逆,选择不靠谱或者不好好相处的男女朋友。

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未来的生活需要怎样的伴侣,以及怎样与伴侣相处?

父母在孩子年幼时就要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父母可以在他们困难时答疑解惑或者遮风挡雨,但不是跟着他们“擦屁股”。

遇到需要做出抉择的时候,父母的意见是参考,自主权在自己,自己选择了就要勇于去承担。

(3)强化边界意识,做好有效的陪伴与支持。

广大父母没有意识到,你的孩子不是完全属于你。孩子自己才是他们人生的主角。

很多父母为了孩子学习,不惜牺牲亲子关系,甚至以收回父母的爱为要挟。这些父母完全越界了。

家庭教育其实是人格教育,父母在各方面做好孩子的榜样即可,而不是代替孩子去做本属于孩子自己的事。

吴亦凡人生一副好牌被打得稀巴烂,背后的故事值得无数父母反省

学习是孩子的事,关于孩子对人生各方面的探索学习,父母做好有益的陪伴和支持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一位同事慧娴的做法值得我们每位家长学习。她女儿自小喜欢画画,她就每次虚心地当女儿的学生,每次女儿从培训班上完课,回来再给她上一遍。

其实,在孩子自己讲解的过程中,她将老师教的内容真正内化吸收了。

后来到了画素描,有时需要画3小时,她自己画不来,但还是一直坚持陪着女儿画3小时。

吴亦凡人生一副好牌被打得稀巴烂,背后的故事值得无数父母反省

总结

用刘子铨主演的网络剧的剧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告诉父母们:

你的孩子,并不属于你。你可以拼尽全力与孩子一起成长,但不要让他们按照你的想法成长。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欢迎关注我:同迪话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父母   人生   加拿大   自主权   姥爷   溺爱   叛逆   焦虑   人格   女儿   母亲   独立   妈妈   事件   孩子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