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红彦:为何不在军中,仍能作为上将,主席为何偏偏欣赏他?

阎红彦:为何不在军中,仍能作为上将,主席为何偏偏欣赏他?

新中国成立之后,说起让解放军将领最高兴的事情,那一定是在1955年授衔仪式。授衔方案国家早已拟订完成,但由于突然爆发的朝鲜战争,授衔仪式被推迟到了1955年。

此次授衔,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授衔。按照主席的说法,不在军队系统中工作的将领不授予军衔。这一决定大大减轻了参与授衔工作人员的负担。但是,其中阎红彦将军成为例外。在授衔仪式举行时,他已经在军中没有职务,但是主席还是决定授予他上将军衔,原因是什么呢?

阎红彦的军旅生涯

1909年10月26日,在山西的安定出生了一个男婴,这个孩子就是阎红彦。在那个各国势力对我国虎视眈眈,国家动荡的年代,作为一个普通百姓家庭,阎红彦的家庭十分拮据。在阎红彦小的时候,他就在当地的地主家中做工。除此之外,阎红彦回家要帮父亲到田中干活。小小的年纪,手上便都长满了茧子,生活十分艰苦。

阎红彦:为何不在军中,仍能作为上将,主席为何偏偏欣赏他?

1924年,军阀混战大范围开始招兵。阎红彦听人说,参军可以吃饱饭,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也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闫红军决定参军。虽说是军阀,但领导人物确是我党的地下党员。他利用此次招兵的机会,目的是为我党寻找更多人才。

而在众多参军的人之中,阎红彦成了最显眼的那一个。在参军一年后,阎红彦秘密加入共产党,他正式成为了我党的一员。1934年的时候,阎红彦接到任命,让他前往莫斯科参加会议。此时的阎红彦还是想站在前线保卫国土,但是他知道军人就是要服从命令,于是接受了上级的安排。

没有参加长征

正是因为这次任务,阎红彦错过了长征的时间。但阎红彦的贡献,绝不输于参加长征的红军。在接到任命之后,阎红彦立即从上海出发,经历了3个月的时间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莫斯科。在此期间,阎红彦虽没有经历金沙水、大渡桥和山里雪山,但他也经历了异国中语言不通、物资匮乏和恶劣的天气,但是他都凭着坚定的信念克服了。

阎红彦:为何不在军中,仍能作为上将,主席为何偏偏欣赏他?

当时红军长征的时候,上海的党组织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失去了和共产国际联系的方式。而阎红彦就成为了两方间最为重要的“桥梁”。他带着密电回国,但密电都为英文字母,这对只读过半年私塾的阎锡山来说这本密电就是天书。但阎红彦凭借顽强的意志力硬是将这些密电背熟。在回到陕北的时候,立即将这些密电汇报给主席,主席高兴的看着密电夸他立下了大功。

在抗日战争时期,阎红彦作为警备第三团的团长。在河口、界首一带阻击日军,取得一定成效。在解放战争时期,阎红彦也屡建奇功。在邯郸战役中,阎红彦作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的副司令,带领部队英勇奋战取得极大成就。

阎红彦:为何不在军中,仍能作为上将,主席为何偏偏欣赏他?

1947年,陈锡联和阎红彦共同带领战士们前往皖西,建立革命根据地。在淮海战役中,阎红彦还参与了歼灭黄维兵团的任务。

授予上将军衔

新中国成立后,阎红彦在四川工作担任省委副书记。1955年授衔的时候,阎红彦已经成为四川省的副省长。当时的他已不在军队系统,但是在9月的时候,仍然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负责军衔评定的人找到主席,本是想授予主席大元帅军衔的,但是被主席婉拒。主席说,让他穿着制服去群众中工作很是不方便,也就有了已经在地方工作的人不授军衔的规定。但是当评定人提到阎红彦的时候,主席说:“阎红彦直接授予上将。”

阎红彦:为何不在军中,仍能作为上将,主席为何偏偏欣赏他?

为何主席会破例呢?以阎红彦的战功和资历授上将是完全合理的。主席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时元帅中没有陕北红军的代表,徐向前是大将也只算是半个代表。阎红彦作为陕北红军,让他授衔上将,也算是陕北红军的代表。

阎红彦:为何不在军中,仍能作为上将,主席为何偏偏欣赏他?

正是因为如此,阎红彦才被破例授衔为上将。1967年,阎红彦将军逝世,享年58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淮海战役   界首   上将   陕北   莫斯科   密电   主席   我党   军衔   军阀   军中   将领   红军   仪式   代表   工作   阎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