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轩和倪妮的“即兴发挥”,成就了《1921》最戳心的瞬间

电影《1921》中有一幕戳中了很多观众的泪点:

李达和王会悟夫妻在天台谈心。

回忆以前抵制日货时的经历,李达感叹道:“连烧毁日货的火柴都是日本制造的,偌大的中国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

“已经开始在改变了”妻子王会悟安慰他。

随后,李达用哽咽的声音为妻子唱起了《国际歌》……

黄轩和倪妮的“即兴发挥”,成就了《1921》最戳心的瞬间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旧世界走向新世界,中华民族百年的崛起之路,如今回首,更觉不易。

这些革命先驱所经历的苦难,说感同身受,或许言过其实。因为生长在红旗下的我们,从未被枪林弹雨的硝烟围绕,从未眼睁睁地看着亲友突然倒在血泊之中。

今日落泪,更多的是感恩。

当然,这段感情充沛的戏,也离不开演员黄轩和倪妮在表演时的“即兴发挥”。

拍摄现场,黄轩说完剧本上原有的台词后,一转身便看到沉浸在感动中的倪妮浑身都在轻轻抖动,已进入角色心境的黄轩在失望、愤懑之余,仍对革命抱有信心,自然而然地哼起了鼓舞了无数无产阶级的《国际歌》。

等二人回过神来,早已满面泪流。

黄轩和倪妮的“即兴发挥”,成就了《1921》最戳心的瞬间

有人说《1921》过于碎片化,明星阵容不够厚重。但巫月想说,这一次两代“青年人”的碰撞,更像是一场跨越百年的对话,它用最奇妙的缘分,书写着红色的传承。

饰演李启汉的欧豪在电影上映前发文称:您牺牲时才29岁,我也有幸在29岁扮演了您……

他们经历了同样的29岁,却呼吸着截然不同的空气。

黄轩和倪妮的“即兴发挥”,成就了《1921》最戳心的瞬间

张颂文和他饰演的何叔衡刚好相差100岁。

百年前,何叔衡有个朋友进入了殿试。回来后,何叔衡问朋友“太后长什么样?”朋友摇摇头“不知道,不敢抬头。”

一个读书人,到头来连头不敢抬起来,这样的书究竟读来做什么?

何叔衡在影片中说,他参加革命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想挺直腰杆,用他的双眼去看他想看的世界。

百年后,张颂文出演何书衡,仿佛在进行着一场告白:如今盛世百花齐放,文人墨客畅抒己见,我们的腰杆挺直了!

黄轩和倪妮的“即兴发挥”,成就了《1921》最戳心的瞬间

23岁的王会悟筹备着“一大”的会务,用行动践行着理想。

同样是23岁,倪妮也在她奋斗的领域里发光发亮。凭借出演战争史诗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的玉墨,斩获了第六届亚洲电影最佳新演员奖。

因为1921,所以2021。因为1921有他们,所以2021有我们。

黄轩和倪妮的“即兴发挥”,成就了《1921》最戳心的瞬间

回首百年,像一场梦。

1921年的上海,有歌舞升平的繁华,亦有饿殍遍野的凄凉。“上等人”肆意奴役着“下等人”的命运,而大多数人“下等人”却选择了沉默。面对旧社会带来的种种压迫,他们逆来顺受。

可幸的是,有一群人是清醒的,他们风华正茂,他们热血铁骨,他们正想尽办法,冲破重重阻碍,来到这上海滩,要做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黄轩和倪妮的“即兴发挥”,成就了《1921》最戳心的瞬间

这些人平均年龄只有28岁,很多还是学生。

第一次来到大上海,三个年轻的“一大”代表经过大世界门口,看到西洋玩意儿哈哈镜,忍不住兴奋地左右打量。

30岁的李达迎娶22岁的王会悟,王会悟穿着一袭白色纱裙,捧着一束花从楼上款款下来,李达看得入了迷……

王会悟一撒谎就脸红,为了说服博文女校校长黄绍兰同意将女生宿舍借给一大代表们住,王会悟反复练习话术,甚至还在丈夫的陪伴下进行了许多有趣的强化训练。

黄轩和倪妮的“即兴发挥”,成就了《1921》最戳心的瞬间

他们有青年人的好奇,有青年人的娇羞,有青年人的浪漫,但他们也时刻牢记着青年人的担当:给四万万同胞找到一条出路,给四万万同胞撑起脊梁!

“时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广州。”黑暗的尽头一定有光明,哪怕遥远、哪怕微弱,定要做些什么,才能打破眼前的局面。

革命不是一个人的事儿,是所有在时代洪流中裹挟的劳苦大众的事儿。

正是有了这一群人的叠加,才让中华民族完成了震惊世界的改变;正是有了这一群人的叠加,才在短短28年里就建立起了一个新中国。

黄轩和倪妮的“即兴发挥”,成就了《1921》最戳心的瞬间

百年青春,是记忆,更是传承。

集中上映的一部部主旋律作品,让百年后的我们仿佛穿越了历史,把那些苦难屈辱的画面化作力量,刻在脑海的最深处。

可若只有记忆,远远不够。

《1921》上海首映礼映后环节,观众席有一位老党员发言时没有话筒,演员韩东君见状立刻跑上前去亲自将话筒递上。

把记忆变为传承,才是民族向上不竭的动力。

黄轩和倪妮的“即兴发挥”,成就了《1921》最戳心的瞬间

百年青春,有牺牲,更有壮大。

方志敏、黄继光、江姐、刘胡兰……这些闪亮的名字永垂不朽。

然而,还有很多很多的无名英雄,他们的名字未曾载入史册,但他们为民族崛起付出的鲜血早已化为红色基因,浸透在中华儿女的骨血之中。

从五十多人到九千多万人,中国共产党用不断的实践,证明着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黄轩和倪妮的“即兴发挥”,成就了《1921》最戳心的瞬间

“不忘初心,青春朝气永在;志在千秋,百年仍是少年。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

恰如这些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的朗诵声那样,百年仍是少年,“百年青春”必将一代又一代的发扬光大。

#献礼建党百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国际歌   腰杆   光明   青年人   话筒   上海   中华民族   苦难   同胞   演员   成就   瞬间   记忆   青春   朋友   电影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