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四个女人截然不同的婚姻观,诉说着女性的情与欲

#活水计划#

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共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

即使没有读过《围城》,大概也对上面两句话耳熟能详。

1944年,上海沦陷期间,钱钟书忧世伤生,花了两年时间锱铢积累地完成了《围城》的创作。

为了保证作品质量,钱钟书每天只写500字左右。每晚,他会把稿子拿给夫人杨绛读一读,急切地瞧她的反应。

《围城》:四个女人截然不同的婚姻观,诉说着女性的情与欲

1947年,《围城》首次出版,轰动文坛。此后,被禁30余年。1980年,再次重印,反响依然热烈,被无数人奉为经典中的经典。

《围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市井百态图,书中不乏对人生与人性的嘲讽和感伤,亦写尽了男女婚姻情爱的种种真相。

今天这篇文章围绕钱钟书笔下的四个女性形象展开,探讨她们截然不同的婚姻观。

01鲍小姐:婚姻无非谋生的一种手段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钱钟书是把鲍小姐当作一个反面人物来写的,对她的批判远多于同情。

鲍小姐衣着暴露,未一丝不挂,被嘲讽是局部真理;又因为衣服搭配的五颜六色,被调侃成熟食铺子。

但是,在70多年后的今天,鲍小姐的婚姻观依然很有代表性,她是一本反面活教材。

鲍小姐出生于底层贫苦家庭,弟弟妹妹众多,自幼被父母使唤惯了,在家里相当于一个女用人。不出意外的话,到了婚配年纪,她会被父母指配给一个同阶层的穷男人,继续过苦日子。

《围城》:四个女人截然不同的婚姻观,诉说着女性的情与欲

但是她心眼活便,很会为自己打算,她把男人当作满足情欲和物欲的手段,把婚姻当跳板。

她的未婚夫大她12岁,是个半秃顶的黑胖子,在香港做医生,她用甜言蜜语哄得他资助自己出国留学。鲍小姐在英国两年,给未婚夫戴了一顶又一顶绿帽子。在回国的船上,她还主动引诱了方鸿渐,二人一番云雨。

在鲍小姐眼中,年轻漂亮是握在手里的筹码,感情和婚姻不过一种交易,情欲和物欲可以剥离开来。本质上看,男人是否年轻英俊,是否有才学,一点也不重要,关键是他能不能保证女人后半生衣食无忧,是不是担得起长期饭票这个美名。

02苏文纨:为虚荣心买单的大龄白富美

四个女性角色中,苏文纨是出场最早的一个,也是手腕儿最高的一个。她贪恋的不是单个男人的爱,而是众星捧月的虚荣。

苏文纨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容貌姣好,气质高贵,还在国外拿下博士学位。

在国内念大学时,她自视甚高,所有男人都入不了她的眼;国外留学回来,自知年龄大了,不能再托下去,便自愿降低标准。

她最初看中的是方鸿渐,奈何方鸿渐对她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如此一来,她的选择只剩曹元朗和赵辛楣。

赵辛楣和苏文纨家是世交,美国留学生,先在外交公署当处长,后在新闻社做编辑,身材高大,气宇轩昂,暗恋她多年,方方面面都和她相配。而曹元朗肥头大耳,一没学问,二没品味。

《围城》:四个女人截然不同的婚姻观,诉说着女性的情与欲

书里书外的人都以为苏文纨会嫁给门当户对的赵辛楣,可她偏偏选了曹元朗,为何?

究其根本,苏文纨骨子里是一个特别高傲虚荣的女人,她需要的不是爱情,而是盲目的崇拜。只有嫁给处处不如自己的男人,才能体现自己的尊贵,她的优越感才能得到最大程度地满足。

细思极恐的是,她还有一个不能宣之于口的心思——若是曹元朗死了,赵辛楣可以做个替补;若是曹元朗不死,想到有个男人为自己终身不娶,传出去更添自己的魅力。

女人心,海底针。这句话在苏文纨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03唐晓芙:我爱的人,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

如果说每个作者笔下都有自己偏爱的人物,那么在《围城》之中,钱钟书最偏爱的便是唐晓芙。他只允许唐晓芙如昙花一样出现在方鸿渐的生命里,却不忍心把她嫁给方鸿渐,让她跌入生活的一地鸡毛。

唐晓芙是苏文纨的表妹,十七八岁的年纪,生就一副妩媚端正的脸庞,配上两个浅酒窝,新鲜的像是让人忘记口渴而觉得嘴馋的好水果。

那日,在苏文纨家中,方鸿渐初见唐晓芙,便一眼沦陷。唐晓芙看方鸿渐英俊潇洒,侃侃而谈,知情识趣,亦心生好感。

只是,这朵爱情之花才刚刚萌发出一点嫩芽,就被一阵狂风暴雨摧残地无影无踪。

《围城》:四个女人截然不同的婚姻观,诉说着女性的情与欲

这一来要归因于苏文纨的挑拨,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宁愿毁掉,也不能落在别人手里;二要归因于方鸿渐的不争气,若他的学位是货真价实的,若他没有贪恋鲍小姐的肉体,没有和苏小姐暧昧不清,纵使别人想挑事,也无从下手。

情窦初开的年纪,唐晓芙想要的是言情小说里的爱情,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无论过去、现在、未来,他是她的唯一,她也是他的唯一。这种爱纯粹宝贵,不沾染尘世一分一毫名与利。除了那个人本身,什么钱财、身份、地位、家世背景,她通通不在乎。

04孙柔嘉:费尽心思踏进婚姻的围城,却不甘愿做笼中的金丝雀

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这句话可以拿来形容书中的很多人,但用在孙柔嘉身上最为贴切。当初,是她挖空心思,步步为营,嫁给了方鸿渐;最后,也是她拎着那只大大的行李箱主动离开,弃城而去。

孙柔嘉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普通家庭。她的父亲在报馆做会计,无权无势;母亲老来得子,把抚养儿子当作一生的重任。双亲都觉得把孙柔嘉养大成人,供她念完大学,就算尽完了责任,没有心思再去管她。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孙柔嘉早就明白别人是靠不住的,凡事要自己谋划。这一点在她的工作和婚姻上都有集中体现。

大学毕业后,她不愿留在上海,她的父亲托赵辛楣为她谋得三闾大学外文系助教一职,并因此与方鸿渐相识。

为了俘获方鸿渐,她耍了些心机和手腕,一来给方鸿渐留下乖巧、安分、不谙世事的印象,博得好感;二来,她巧妙利用了大众视线和谣言,使得方鸿渐不得不娶她为妻。

《围城》:四个女人截然不同的婚姻观,诉说着女性的情与欲

孙柔嘉骨子里想有一个温馨的小家,但婚后因为公婆、妯娌、姑母等人的过多介入,加之她自身性格敏感、多疑、强势,以及方鸿渐辞掉工作欲投奔赵辛楣等事由,矛盾频发,火药味不断。

最后,两人彻底吵翻,孙柔嘉弃城而去,徒留方鸿渐一人傻哭个不歇……

杨绛在《围城》的附录里写到:“孙柔嘉最大的成功是嫁了一个方鸿渐,最大的失败也是嫁了一个方鸿渐。”但不管怎样,在新旧交替的时代,她至少有一份足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她自始至终都是独立的,她从不甘愿做一只笼中的金丝雀。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钱钟书笔下的四个女性仍旧非常典型。现实生活中,有高傲如苏文纨一般的白富美,有灵气温柔如唐晓芙一样的纯情少女,有被情欲物欲操纵而不自知的鲍小姐,自然也少不了出身普通、样貌普通,懂得为个人前途和婚姻谋划的孙柔嘉。

冰心曾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所谓好书,必然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在钱钟书所著的《围城》中,不仅有栩栩如生的各色男女,跌宕起伏的情节脉络,登峰造极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它非常具有现实意义。职业与婚姻的困境,人性的虚荣、自私、懦弱、攀比、算计,以及人生的种种真相,尽在其中。

不过,一道佳肴味道再好,听别人说总是不尽兴,非自己品尝方知其真味。一本《围城》给有缘的人,让我们向经典致敬,有兴趣就点击下方商品卡看一看:

精装正版《围城》 ¥65 购买

(图片源于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联系,将立即删除。原创文章,欢迎转评赞,抄袭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元朗   围城   金丝雀   未婚夫   栩栩如生   物欲   情欲   截然不同   笔下   虚荣   心思   年纪   小姐   婚姻   女性   男人   女人   爱情   婚姻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