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在“骂”他的老师不懂教学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 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古人也在“骂”他的老师不懂教学

这段话的意思:今天的教师,单靠朗诵课文,大量灌输,一味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他们不能安下心来求学。教人不能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的方法违背了教学的原则,提出的要求不合学生的实际。这样,学生就会痛恶他的学业,并怨恨他的老师,苦于学业的艰难,而不懂得它的好处。虽然学习结业,他所学的东西必然忘得快,教学的目的也就达不到,其原因就在这里啊!

看来每个时代人们是都对自身所处的时代不满,古人仰慕古人,古人也贬斥自己存在的那个时代教育。今人的复古怀旧这些现象也是崇古之风。今天许多人也是说从前怎样怎样,我们所有时代都热衷于否定当下,崇尚古前,可是我们不能否定,我们的时代和人类始终是在前进的。这说明我们律条还是适宜的,如果只遵古循旧,那么时代将静止。

不过之于古人的教学理念我们还是有着历史的传承。看看古人也是讲究教学方法的。

《礼记》书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古人也在“骂”他的老师不懂教学

这段话意思:大学施教的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互相取长补短,叫做观摩。这四点,是教学成功的经验。

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有坚固不易攻破的趋势;放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施教者杂乱无章而不按规律办事,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自己一个人瞑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形成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必然会违逆老师的教导;从事一些不正经的交谈,必然荒废正课学习。这六点,是教学失败的原因。

杜绝拔苗助长式的教学;学习要打好基础;教学要条理清晰;思想需要交流;要远离品行不端的人;这些方面古今是一致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古人   孤陋   寡闻   勤苦   老师   目的   拔苗助长   条理   学业   时机   错误   原因   方法   时代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