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的日记我来评

方方的日记记录了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折射了武汉疫情当下的部分现实。如果这是一篇名副其实的日记,我们无可非议。

然而这是一篇日记体的公开作品,在社会掀起巨浪,有人追捧,有人抨击。追捧的大于抨击的。追捧的多是愤青或者变老的愤青。下面我统一称之为愤青。愤青们称方方为当代鲁迅,我却不愿苟同。没有集体昏睡,不用呐喊太尖锐。


我认为方方的日记也许对于个人来说是纯粹日记(她忘记了公开性质),都只是宣泄心中的不平,所以够不上社会的缩影。其实抗疫情真正的情况我们都心知肚明。我的家人亲友都在武汉,都在武汉重灾区。虽然我没有亲到现场,但是我们每天数通电话网络交流。我知道那里有一些不好的现象,但是我听到的五分之四是叫好声音。

这里我只选方方一篇日记说说,这篇日记里都是对口罩缺少的抱怨。我不知道一个著名作家,还是作协主席为什么发出的是这样的声音。连普通民众都不如。

我们家口罩也缺,武汉家里口罩也缺,都是自己想办法调节。大家都没有怨言,都理解那个时候发这样的牢骚没有任何意义,只会激起大家对国家的愤怒和不满,从而也失去面对疫情的信心,总之负面作用很大。


我们家互相聊天都是往好处说,不说任何泄气的话。而且都因国家为武汉付出这么多而感动。我的母亲,一个没有文化(她的父亲虽然曾经也是教授级)的七十多岁农村妇女,在武汉居住。她惊叹:中国领导人真有本事,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人免费治疗,我们看着就感动。不管是从财力、人力的支配都能显示国家领导人的才干。妈妈还说国家领导人会过日子,会当家才积累了这些钱,要不然武汉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妈妈一家说,因为在中国,我们就不怕这疫情,什么也不怕……

这些话听着我心里暖暖的。

我们也讨论了口罩问题,他们也说这个事是有的部门有点工作失误,准备不周,国家应该储备大量口罩。但是我们也说了都不要事后诸葛亮,自古以来也没有见过这样突然袭来,发展迅速的疫情啊,这个时候又是放假封闭时间,抱怨没有用的。

我们都知道凡事都是有原因,要客观地思考,不能带有主观偏见。

还有方方议论 东西贵,那是是有的人趁机浑水摸鱼,国家也遏制了呀。这个做得还不够吗?方方应该完整描述。

而且我们家人也对武汉领导人没有太多怨言,他们说调查清楚领导人不是故意拖延武汉疫情,那他们就没有大问题。因为这个疫情在哪座城市,像武汉这个情况也会像武汉一样忙乱,有的可能甚至于不如武汉。

当然武汉政府也是存在一些问题,关键国家的及时纠正也应该记录。而且任何国家、任何机构都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生活不断前进,制度也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


所以说方方的日记记录这样断章取义,容易误导大众,也会遗留下不公正的历史记录。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有时写的文章明明是正义声音,而平台不给发布,说是影响和谐或者涉及正义(比如毛主席诞辰搜集主席的睿智才华写出一篇某平台不发,这一点百家号还比其它平台强得多)。而方方许多这样的文章却大加推荐,难道仅仅因为方方是名人?名人更应该客观公正地向社会传达声音。最后声明一句,方方不要把与自己不同的声音视为极左,我:不左也不右!我只喜欢实事求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事后诸葛亮   日记   武汉   口罩   疫情   怨言   中国   领导人   国家领导人   正义   家人   声音   社会   国家   平台   方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