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典籍里的中国

《本草纲目》|典籍里的中国

楚蕲阳李君东璧

一日过予弇山园谒予

留饮数日

予窥其人

晬然貌也

癯然身也

津津然谈议也

真北斗以南一人

解其装 无长物

有本草纲目数十卷


这是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在《本草纲目》序里对李时珍的描写,而通过这个描写在1952年,著名画家蒋兆和画出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交待给他的任务——画一幅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肖像。


蒋兆和的这幅李时珍肖像在同年被转交给苏联莫斯科大学,在其新落成的校舍里,挂在大礼堂的走廊。和李时珍并列的还有牛顿、哥白尼、居里夫人、达尔文等等。而这幅肖像后来也几乎成了李时珍的标准画像,此后无论是国家发行纪念邮票还是各地的塑像,大多以此为蓝本。


《本草纲目》|典籍里的中国


李时珍,生于1518年,明朝正德年间,他所著的《本草纲目》集明朝以前本草学之大成,首次采用纲目体系为药物分类,这种编写体例开创了历代本草著作之先河。李时珍出生在一个行医世家,他的父亲李言闻就是一个名医,李时珍跟着父亲行医,而后来他的儿子也继承了他的事业。对于修撰《本草纲目》,他曾说:


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


​可见他对此书重视之情。


《本草纲目》|典籍里的中国


《本草纲目》是我们中国药物学里面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全书共五十二卷,近一百九十万字。中国古代传统药物是以草最多,所以究以草为主的药物的书就叫“本草”,《本草纲目》是第一个将纲目分类体系引入本草领域的。


《本草纲目》把药物分为十六个部,下面有六十个小目,以部为纲,以类为目,药名下面分八个项目来解释这个药物。


李时珍用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去写《本草纲目》,又用了十年时间再勘误,再修订。但是就在《本草纲目》刚刚刻印出来,李时珍仙逝。他没有看到自己毕生为之耗费心血的书最后放在他的眼前,这是很令人遗憾的事。他的儿子李建元将这本书呈进以后,根据《明宗实录》的记载“章下礼部书留览”,这说明了万历皇帝非常认可这本书的价值。


明时期,胡承龙先生刊刻的那一版,后世称为“金陵版”,此后《本草纲目》又经历了很多的版本,而且传到东洋、西洋。英国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多次引用过,他将《本草纲目》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到了公元201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记忆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被收录其中,这也是仅有的两部中国中医药典籍。


《本草纲目》|典籍里的中国

天下医书

利益天下

当天下共修

世代永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本草纲目   哥白尼   居里夫人   李时珍   黄帝内经   正德   郭沫若   达尔文   本草   明朝   纲目   典籍   肖像   明代   中国古代   中国   药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