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山秀水游桂林之六——天下独绝象鼻山

象鼻山,简称"象山",位于桂林漓江与桃花江(旧称阳江)汇流处,因其山形酷似一只站在漓江边伸长鼻子饱饮江水的大象而得名。而又因其处漓江之滨,故又名"漓山"。明代文人孔镛在其诗中以“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来赞美其风韵。

象鼻山最让游客称奇之处就是在象鼻和象腿之间有一个半圆大洞,洞与江中倒影又恰好合成一个大圆形,如一轮明月静浮水上,故又称"水月洞",月圆之夜,洞月交映,为象鼻山八景之一。

象鼻山作为桂林山水的代表,是桂林城的象征与城徽,现在更是有“不到象鼻山,白来桂林城”之说,加之小学课文不断的渲染,则更是加重了象鼻山在桂林旅游中的分量。而观察象鼻山的最佳位置则有两个,一个是象山公园,另一个是訾洲公园,两座公园正好可以从象鼻山的不同方位观察到象鼻山全景。相对而言,象山公园距离象鼻山要比訾洲公园更近一些,但訾洲公园名气更大。原因无他,訾洲是历代文人墨客追寻象鼻山的历史发源地。早在唐朝,以裴行立、柳宗元等为首的一大批历史名人即前来訾洲游览,尤其是柳宗元对訾洲更是怀有着一种别样的情愫。想当年,柳宗元被贬柳州,心情之郁闷、思想之消沉可想而知。而柳州与临桂(桂林古称)相距不远,正是柳宗元消解郁愤的最佳去处,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颂扬桂林山水的美文名篇——《訾家洲亭记》中提到"今是亭之胜,甲于天下"一句,是历史上第一次把“桂林山水”与“甲天下”联系在一起的评说,因而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对訾洲情有独钟也就不难理解了。而宋代在此驻足一些时日的张孝祥、范成大等人则更是提升了訾洲的知名度。人文与自然景色的结合,訾洲超越象山就显得理所当然。

奇山秀水游桂林之六——天下独绝象鼻山


奇山秀水游桂林之六——天下独绝象鼻山

图一为象山景区角度能看到的象鼻山侧影,图二为訾洲公园景区拍摄的象鼻山侧影,大家看有何不同?

现在的訾洲位于漓江东岸,与象鼻山相对,是漓江和其支流小东江积久而成的沙洲。据唐代莫休符《桂林风土记》记载:“先是訾家所居,因经名焉。”据说每当微雨濛濛,烟波渺渺之时,整个訾洲便仿佛笼罩于轻纱薄雾之中,若隐若现,宛若仙境,此即为桂林八景之一的“訾洲烟雨”。

现在到桂林旅游想要参观象鼻山,去象山公园和訾洲公园均可。唯一让人不爽的是门票价格稍高(象山景区门票65元,訾洲景区稍微低一点,35元左右,不含观光车费及竹筏游价格),而且两个公园分别收门票,彼此并不互通,不得不让人感慨当地旅游部门的精明。不过据说想要免门票也有很“正当”的办法,就是早六点或晚八点以后跟随(晨练或晚练的)当地人进园,但没有亲身试过,不知真假。


奇山秀水游桂林之六——天下独绝象鼻山

启功先生书法石刻


奇山秀水游桂林之六——天下独绝象鼻山

柳宗元《訾家洲亭记》碑刻全文


奇山秀水游桂林之六——天下独绝象鼻山


奇山秀水游桂林之六——天下独绝象鼻山


奇山秀水游桂林之六——天下独绝象鼻山


奇山秀水游桂林之六——天下独绝象鼻山

当地最古老的一棵香樟树,有四百余年历史。樟树为中国长寿树种之一,当年鲁迅先生原名周樟寿,大概也是他的长辈希望他健康长寿吧,可惜天不假年…


奇山秀水游桂林之六——天下独绝象鼻山

“岁寒三友”:田汉、欧阳予倩、徐悲鸿


奇山秀水游桂林之六——天下独绝象鼻山


奇山秀水游桂林之六——天下独绝象鼻山


奇山秀水游桂林之六——天下独绝象鼻山


奇山秀水游桂林之六——天下独绝象鼻山


奇山秀水游桂林之六——天下独绝象鼻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山形   临桂   徐悲鸿   樟树   东江   秀水   漓江   象山   柳州   长寿   侧影   景区   门票   桂林山水   公园   旅游   天下   桂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