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说“双减”

1.一二年级不能笔试,看来将来会有层出不穷的非笔试(如口试或面试等)出现;

2.小学初中英语比重下降,但中高考英语难度极可能增加;

3.中小学(义务教育,不含高中)范围内不能月考、期中考、只能期末考,且不能全市统考(隐性联考极可能出现);

有人开玩笑说“双减”之后的家长在孩子中考后就像拆盲盒,个人认为不尽然。拆盲盒物不抵值至多就是个失望失落,中考成绩揭晓后除了惊喜,可能就是惊吓了吧?所以说“双减”之后真正考验的是学校的教学是否有效、孩子是否自觉,当然更重要的是家长是否真正起到家长应有的作用。想把孩子完全推给学校,自己应尽的责任一点也不承担是不可能的。其实仔细想想,无论怎样改革,每一个孩子的成功,背后一定有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作用,中间缺失任何一个环节都是难以想象的。而在这三个环节中,家庭教育的作用过去却往往是被忽视的。

总结就是:

稚子六岁去学习,

须待九年见实绩。

一朝中考揭晓后,

便是惊喜惊吓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稚子   实绩   范围内   口试   中小学   隐性   统考   笔试   中考   环节   惊喜   家长   作用   孩子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