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若论表演深度,谁能独占鳌头?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若在演技精湛的基础上论戏路广度。

梁家辉当可独占鳌头。

其他人虽然亦会有多种角色饰演。

但总体而言,大多数演员戏路颇为固化,后期不可避免地呈现模式化特征。

梁家辉之所以胜出。

在于其每次创作皆以突破和变化为目标。

不惜耗费更多心血。

这真可称得上是一种“艺术家”态度。

另一个这样的人是郭富城。

他俩可称香港唯二。

但错过香港电影黄金期的郭富城,尚需更多作品验证。

不过以他戏痴的心态。

相信这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其良好的精神、身体状态。

至不济也还有八年左右的高光期。

港影:若论表演深度,谁能独占鳌头?

而如果抛开戏路和变化。

单独以表演的深度为指标,又有哪些演员可以上榜?

谁又能够独占鳌头?

#

演技何来?

简单来说,牵涉两个能力,即角色的共情和情绪的释放。

共情指入戏程度。

演员需要通过其表情与肢体语言,将内心呈递给观众。

这个程度决定表演的自然和流畅度高低,也可以理解为表演能力判定的基础值,决定表演的下限。

而情绪释放决定表演的惊艳度。

若入戏深度足够,但内心情绪不能有效释放,则观众所看到的就是一种机械式表达,看不到情绪的起伏和来龙去脉,最终沦为公式化和过场化,这样的表演无疑是一种失败。

所以情绪释放能力决定一个演员表演的上限。

它在共情的基础上,有自如、精准和爆发三个指标,而在视觉表现上,一般是顺应剧情的语言、表情及肢体动作的综合为之。

如果用学科来打比方,表演应该是语文而非数学。

它不该沦为公式,而应该像一篇篇有着自我意识和思考的散文,从无定法,依从自然。

故而演技的进步之所以困难,原因就在这里。

它需要的是自我体悟,而不能由其他人来示范和告诉你,每个步骤该如何去做。

譬如红掉眼眶需要几秒,踉跄跌倒该怎么表现?

说到底,要做到表演的超乎寻常,其实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事情。

所以每个真正的好演员,都值得尊敬。

港影:若论表演深度,谁能独占鳌头?

回到正题。

香港影坛,若论及表演深度,谁能独占鳌头?

香港影坛高手众多。

若仅论及表演技法的精湛,着实有诸多人选。

历史上众多的影帝影后、最佳配角们,除了少数名不副实者,会有一长串名字。

但如果以极高标准去衡量。

则仅仅剩下两人可以提名。

梁朝伟,与郭富城。

我们很多人都有一个不好的习惯。

以偏概全,再加上以个人对演员的偏好定论。

但若客观而论,则需要借助对历史作品的深入剖析,这亦是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

如果做不到,自然不可臧否他人。

譬如本文所言梁郭二人。

港影:若论表演深度,谁能独占鳌头?

先谈郭富城。

他其实很久之前就已经脱离了香港电影的主流模式。

这种模式,指香港电影那种任何类型中都被强行植入的戏谑、漫不经心、反智以及耍帅元素。

也可以称作商业化、爆米花式电影。

其优势是观影体验轻松,容易带来愉悦感,所以票房表现通常优越。

但缺点是缺乏深度,难以成为经典留存。

这种电影,香港任何一个有资历的演员,随手都可以拉出一堆片单。

但郭富城仅寥寥数部,且都集中在职业生涯早期。

在1994年,拍摄完《伦文叙老点柳先开》这部喜剧电影之后。

他就走上了一条和其他香港演员截然不同的路线。

以不重复自我、极深入戏和情绪爆发力为特征,开始他竞逐演技提升的旅途。

港影:若论表演深度,谁能独占鳌头?

回溯职业生涯。

其第一部表演上佳兼具深度的电影,是1993年杜琪峰执导的《赤脚小子》。

这部影片是杜琪峰个人风格成型之作。

郭富城在其中的表现并不像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演员。

而是非常有层次感与爆发力。

作为一个乡下小子,其单纯气质贯彻始终,但随着剧情的深入发展,其表演开始变得极富张力,尤其后段幡然醒悟奔赴杀场及其后的表现,让人惊讶。

眼神从懵懂而至坚韧,到悔恨的痛楚,再到复仇的执着,以及最后的不甘、无助和凄凉,被一把叉戟钉在街边,拼尽全部力气也未能再穿上布鞋的悲情。

单就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及眼神表现而论,已可谓上乘。

还有一点,是其武打动作的干净利落,亦可胜过很多人,这当然得益于其早期在无线舞蹈培训班的三年苦练,以及日常的严谨和自律。

港影:若论表演深度,谁能独占鳌头?

其后在凭《三岔口》爆发之前,有两部作品值得一提。

一部是1996年的梁柏坚新导首作《浪漫风暴》,另一部是1998年刘伟强执导的《风云之雄霸天下》。

这两部电影虽然都可归类为动作类型,但郭富城的表演不可忽视。

梁柏坚师从吴宇森,但其作品在暴力美学基础上,总不可避免地滑向悲情结局。

这部《浪漫风暴》令其一鸣惊人,票房超过千万,而其中郭富城的表现尤其出色,将一个处在叛逆期的青年形象刻画非常生动,尤其眼神表现值得称道,被当年港媒称作金像遗珠。而《风云》这部电影,虽然以漫画和电脑特效为卖点,但其塑造的步惊云,以桀骜、冷酷和深情为标志,亦不再能有他人能够逾越。

港影:若论表演深度,谁能独占鳌头?

再接下来就是广为人知的金马连庄作品《三岔口》和《父子》两部。

对于很多路人观众而言,这个时候才发现,郭富城的演技竟然不俗。

就《三岔口》而言,郭富城是真的彻底沉落到了角色底层,体验到了那种“十年生死不见”的真正痛楚,才会有那么落力彻底的情绪爆发,这种表现已经超越了任何演技的概念,所以当年的梁家辉在金马会败得那么彻底,首轮出局。

就情绪释放和爆发而言,这部作品的表现堪称无可匹敌。

港影:若论表演深度,谁能独占鳌头?

《父子》是谭家明导演封镜17年之后重出江湖的作品,他对郭富城尤其满意,认为其郭富城在电影中表现出一种原始的爆炸力,其粗野与暴力、蛮动与懦弱,直接牵动观众的情绪与情节的脉搏。

这着实是一代名导的肺腑之言。

郭富城曾在后来的访谈中,说到拍摄一段懊悔哭戏时,只是听到奏响的钢琴曲,就已经不由得悲从中来。这就是演员共情与情绪释放能力卓越的表现,这种能力让他深切体验到角色的内心,甚至完全地化身角色、超越“表演”层面。

凭这部无懈可击的《父子》,郭富城其实已经可以一战封神。

但他的性格,注定会一直向前。

港影:若论表演深度,谁能独占鳌头?

进入新世纪,如果将标准再度严苛,有三部作品可入选。

其一是2011年顾长卫执导的《最爱》。郭富城在其中浸入角色的深度,与表演上的圜转自如,精准、自然而又层次分明。

如果看过电影,甚至即便只看过那版预告片,都一定会记得那一幕:咀嚼着喜糖的赵得意,拉着商琴琴的手,一边听商琴琴哽咽念着结婚证书,一边笑容渐盛,从面部肌肉的不受控制而终至潸然泪下。

另一部是同年度香港新浪潮名宿严浩执导的《百年浮城》,内地又叫做《浮城大亨》。

这部电影是被严重忽略的经典,而或因题材关系,也没有得到任何奖项褒奖,但其实对喜欢电影的人而言,不可错过,也几乎堪称郭富城最好的状态之一。

郭富城在其中有长达半个世纪的年龄跨度表演,各个阶段均诠释得丝丝入扣。

艰辛长大、挣扎求存、苦熬与坚韧、苦尽甘来的励志,以及与阿娣一生的不离不弃。

这真的就是人生,毫无虚假。

最后一部当然就是新作《麦路人》。

这部电影内地票房仅1800万,时常会被某些人拉出来作为郭富城无票房号召力的证明。

但票房和质量其实并不挂钩,尤其和演员演技更不搭界。

电影微有瑕疵,也是新导首作通常会带来的问题,皆因剧本的推敲和剪辑阶段的复盘工作不够到位而导致。

而郭富城在其中的表演,可谓到了尽洗铅华的程度,他的表演经过多年历练,已经了无痕迹。

只举一个例子,其在片中被诊断出肺癌,表演那种咳疼状态时,是真的会让你感觉到胸口突然一疼。

这就是功力的明证。

港影:若论表演深度,谁能独占鳌头?

再谈梁朝伟。

梁朝伟是以个人特质取代角色的典型,与郭富城刚好相反。

而他所收获的奖项,已经让人无可质疑。

很多人以为,梁朝伟只是依靠着王家卫,却根本不明白其声誉的真正来处。

表演深度才是其根本的利器。

梁家辉有千面影帝之名,其演技确实堪称出神入化。

但谈到深度,他无法与梁朝伟掰手腕。

如果没理解错的话,这亦是其情绪释放能力略弱的问题所致。

港影:若论表演深度,谁能独占鳌头?

论作品厚度,梁朝伟当然胜过郭富城。

当然,这是郭富城后发的劣势,黄金年代的资源他几乎一点不沾。

我们可以略数梁朝伟的作品。譬如从侯孝贤的《悲情城市》,到《重庆森林》开始的系列王家卫电影,从杜琪峰的《暗花》,到侯孝贤的《海上花》,再从刘伟强的《无间道》,到李安的《色戒》。

可能没有人会说不够。

从中随意拉出一部,都尽可对阵任何人。

得益于其表演上的高知名度,作品已不必解读。

港影:若论表演深度,谁能独占鳌头?

另外想说一个特别的点。

二人的商业类型电影,并不逊色于文艺作品表现。

比如郭富城《寒战》、《无双》,梁朝伟的《暗花》和《无间道》。

均为港影招牌,让人印象深刻。

#

单就表演深度而论。

唯二人领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独占鳌头   拉出   金马   深度   戏路   岔口   香港   演技   票房   情绪   演员   角色   能力   作品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