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的儿女》:王一丁和戚成钢都是医乔家姐妹的“药”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中有一句经典的恋人之间对话:“你是医我的药”。

尽管后来这句话在《灵魂摆渡》中从赵吏的口中说出来,显得是那么不正经,但在现实生活中,它却具有实用意义。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不完美的,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多多少少都有一点“病”。


《乔家的儿女》:王一丁和戚成钢都是医乔家姐妹的“药”

像《乔家的儿女》中的三丽和四美就是如此,同样的生活环境,没有造就两个人同样的性格,而是使她们患上了不同的“病”。

三丽因为幼时险遭侵犯,对异性不信任,讨厌亲密接触。

学生时代,有小男生对她示好,她毫不留情面地将别人送的东西丢在地上。


《乔家的儿女》:王一丁和戚成钢都是医乔家姐妹的“药”

在她的世界,唯一值得信任的男性就是大哥。

下夜班归来,麻雀眼将她堵在胡同里,她第一个求助的人也是大哥,虽然大哥当时并不在家。

因为心理问题的缘故,三丽和王一丁恋爱之路充满了坎坷。

上一秒两人还在电影院门口开心地讨论剧情,下一秒,一丁亲了三丽一下,她惊叫着把一丁推开……

也是因为心理问题,两人还分开过一段时间。


《乔家的儿女》:王一丁和戚成钢都是医乔家姐妹的“药”

在分开的这段日子里,王一丁做得特别好!

他没有像麻雀眼一样对三丽死缠烂打,而是远远守护着三丽,不给她一点压力。

正是一丁的耐心和温柔,渐渐融化了三丽心里的坚冰,使三丽接受了他。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一丁是医三丽童年阴影的“药”。

后来,一丁生病,动辄对三丽大喊大叫,弹幕里满是“妈宝男”、“愚孝”等对一丁的声讨,但三丽还一再说:“遇到一丁,是我的福气。”


《乔家的儿女》:王一丁和戚成钢都是医乔家姐妹的“药”

三丽之所以陪着一丁到最后,一是因为她有感恩之心,二是因为像一丁这样能够医治她内心创伤的“药”很少很珍贵,错过了就很难遇到了。

与三丽不同,四美的“病”在于“颜控癌”。

颜控这件事,其实不算什么事儿,现实生活里,有谁能说自己完全不颜控呢?

美的东西和人,能够让人赏心悦目,这是肯定的。

但是,正常人在选择恋人和朋友的时候,“颜”的占比有限,我们需要充分的留白,以待“日久见人心”。


《乔家的儿女》:王一丁和戚成钢都是医乔家姐妹的“药”

四美不同,在她的眼中,颜值即正义,甚至说“高颜值”是她选择恋人的唯一标准。

四美和戚成钢在上学的时候接触不多,后面偶然在街上碰到,尬聊了没几句,四美就被“美色”迷惑,认定对方是自己要嫁的人,还不远千里跑到西藏去探亲。

这样的做法不能说不对,但肯定不够理智,会给两人之间的感情埋下很多雷。

而戚成钢这个人,真的太讨厌了!

其实,四美去西藏探亲的时候,我是非常希望戚成钢能够果断地告诉她:“我不喜欢你,以后不要来了。”

如果戚成钢能做到这样,我敬他是条汉子!


《乔家的儿女》:王一丁和戚成钢都是医乔家姐妹的“药”

但实际上,他对四美明明满脸嫌弃,态度却十分暧昧。

也正是戚成钢这种“来者不拒”、“新的旧的都爱”的性格,导致他在婚后多次出轨,几乎把四美折磨疯。

然而,如果没有戚成钢,四美怎么成长呢?

在本剧后期,当美琴夸戚成钢长得帅的时候,四美说:“男人光帅有什么用啊?”

可见,在长达几年的婚姻里,四美的“颜控癌”被奇迹般地治愈了。


《乔家的儿女》:王一丁和戚成钢都是医乔家姐妹的“药”

在文玩界,人们会把刚入坑的新人高价买假货、次品,一次次通过惨痛的教训来长经验的过程称作“吃药”,这样看来,四美嫁给戚成钢,也算是“吃药”了。

之前,我学习过一段心理学,持有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平常也很喜欢看心理学的相关内容。

但是,一些心理学文章中提到的观点,我并不完全认同。

比如说:一个人,只有先完善自己,让自己形成健康的人格,才能拥有真正的爱情。

我不认同这个观点的原因是:这个世界上,心理完全健康的人,几乎不存在。


《乔家的儿女》:王一丁和戚成钢都是医乔家姐妹的“药”

你以为:只有像乔家这样母亲早逝,父亲不顾家,大哥挑大梁的畸形家庭,才会培养出三丽、四美这样“有病”的孩子吗?

不是的!

齐唯民倒是有个好爸爸,他却成长为一个“老好人”,无底线、无原则对别人好,七七结婚,人家亲哥都同意了,他出差回来对着妻子大发雷霆。

文居岸倒是家庭条件好,却被养得人格分裂、神神叨叨。

项南方的家庭够完美了吧?

当她批评一成不把她当家人,不愿意让她融入乔家的时候,我觉得:这个在温室里长大的女孩,没经过现实的毒打,共情能力真差,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

你看,哪有什么完全健康的人?


《乔家的儿女》:王一丁和戚成钢都是医乔家姐妹的“药”

既然我们多多少少都有点“病”,还有很多人要用一辈子去治愈童年,那难道大家都不恋爱、不结婚了吗?

相反,正是因为我们都是不完美的,像一片片被撕成了各种形状的纸,才更需要去寻找那个与自己边缘契合的另一张纸。

这个过程也许是美好的,像一丁用温柔的守护祛除三丽心中的阴影。

也许不那么美好,像戚成钢用“花心”来狠狠捶打四美。

前者,与另一半严丝合缝,两张纸共同组成了美好的形状。

后者,在千锤百炼中,被打磨得边缘平滑,得到了成长。

我想:这,才是恋爱与婚姻的意义吧。

《乔家的儿女》:王一丁和戚成钢都是医乔家姐妹的“药”

《乔家的儿女》:“渣爹”乔祖望也并非一无是处…

《乔家的儿女》:王一丁看似深情,但乔三丽才爱得更多

《乔家的儿女》中的“大哥”:别人用一盘葡萄就把他拐跑了…

《金枝欲孽》——尔淳的自傲和玉莹的自卑

《金婚》中的南方和多多: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儿女   钢都   西藏   麻雀   心理学   形状   人格   阴影   大哥   童年   边缘   恋人   姐妹   美好   恋爱   家庭   健康   戚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