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2007年,冯小刚执导的电影《集结号》上映,讲述了解放战争期间,九连连长谷子历经艰辛找到47位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谷子地的原型是一位来自山西的老人,名叫王艾甫。

王艾甫年轻的时候参军入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

在这段军旅岁月中,王艾甫曾亲眼看着自己的战友一个个倒在异国他乡的战场上。他一生都无法忘记战争中的血腥残酷与生离死别,或许正是他的这些经历,使能够坚持为阵亡将士奔波二十余年。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痴迷于收藏,重金买下绝密档案

事情要从1996年说起,王艾甫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休,此时的他酷爱收藏,但他并不热衷于收藏珍奇的古玩字画,而是喜欢收藏一些战争相关的实物和文献资料。

通过这些藏品,王艾甫似乎能看到当年在战场上与他并肩作战、保家卫国的战友们。

一天,王艾甫同往常一样来到旧货市场闲逛,打算淘几件收藏品。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他在一个卖旧书的地摊上翻看时,视线被书堆中的一抹蓝色的字迹吸引。

他伸手扒拉出来定睛一看,不由地大吃一惊——这是一张太原战役中战士的阵亡通知书。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王艾甫继续翻找,在旧书中又翻出来了一捆泛黄的纸片,都是太原战役中的阵亡将士通知书。

除此之外他还找到四本《太原战役阵亡将士登记册》,这些都是珍贵的国家档案。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身为退伍军人的王艾甫此刻面对着一张张阵亡将士通知书,内心波涛汹涌,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

顾不得深究这些档案为何会出现在小地摊上,王艾甫现在只想把它们赶紧买下来

地摊的老板早就注意到一直在摊上翻找的王艾甫,看出他对这些旧书旧纸似乎是有着极大的兴趣,便开始坐地起价,在王艾甫询价时,老板竟然狮子大开口要价三千元,少一分都不行。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在1996年,三千元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王艾甫一年的工资了。

王艾甫与老板几番拉扯讲价,无奈老板半步不肯退让,最终他还是咬牙决定以三千元的价格买下这批珍贵档案。

重金买下这些档案后,王艾甫专门找部队里的专家鉴定,确认这些确实都是1948年10月至1949年4月之间太原战役中阵亡将士的档案。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此后的时间里,王艾甫几乎每天都要仔细翻看这些档案,并对其中的信息进行了整理。

王艾甫对档案进行梳理后发现,在四本《登记册》中,共记录了阵亡将士866名。

那捆泛黄的纸片经过他清点后,发现共有84页,都是太原战役阵亡将士通知书。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上面列有阵亡将士的姓名、年龄和籍贯等信息,这些将士阵亡时大多都是二三十岁,其中年纪最小的阵亡时仅有十八岁。

这84位将士的阵亡通知书此刻都在这里,意味着他们的家人至今不知道他们牺牲的消息。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经过一番艰难的思想斗争之后,王艾甫做出了一个决定帮助这些阵亡将士寻找亲人,送他们回家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十年苦寻,烈士英魂归故里

周围很多人对于王艾甫为烈士寻亲的决定很不理解,毕竟距离这些将士们牺牲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他们的家人是否还在都未可知,更何况中国人都讲究报喜不报忧,何必自己去找这苦差事做呢?

但固执的王艾甫已经下定决心,任谁劝也不动摇,1996年起,他正式开始了为烈士寻亲的行动。

首先,王艾甫将手中的阵亡将士通知书和登记册上,标注有将士们的年龄和籍贯信息的,就按照这些信息写寻亲信寄到烈士的家乡,或是联系这些阵亡将士的家乡政府,询问有关情况。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但由于时间已经隔得太久,有些将士的家乡可能已经搬迁,再加上阵亡通知书当年并没有发到当地,因此当地政府机关也没有更加详细的信息可以提供,王艾甫写的信也都被退回或石沉大海再无音信。

帮助烈士寻亲的行动陷入僵局。

此时的王艾甫面临着资料信息不足的困窘,他仅能通过这些买来的档案上的记录得到有限的一些阵亡将士的信息,档案中还有一部分将士信息不明确,没有籍贯等标注。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另外,档案中所记载的将士们现在葬身何处也都不知道。

为了得到更多有关于阵亡将士的信息,王艾甫听取了身边亲友的建议,开始对照着阵亡将士名单穿梭在太原市的各个烈士陵园中,寻找身份信息相吻合的烈士陵墓,希望在烈士陵园中能找到新的线索。

渐渐地,王艾甫成了太原市各大烈士陵园的常客。

在他的带动下,陵园内的工作人员也开始帮助他寻找,很快他们就找到了几十座与阵亡将士名单上信息相符合的陵墓。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虽然找到了部分阵亡将士的坟墓,但王艾甫的内心还是很沉重。

因为这十年过去了,烈士们的家人还是一个都没找到,那84张阵亡将士通知书还留存在他手里,一张都没有发出去。

直到200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酷爱收藏的王艾甫为表纪念,将自己收藏的战争相关的藏品整理出来办了一次展览,展出的藏品中就包括这84张阵亡将士通知书。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正是这次展览,让王艾甫帮助烈士寻亲的行动迎来了转机。

这次展览吸引了媒体工作者前来采访报道。

其中有位来自武汉名叫汤华明的记者,在得知王艾甫为烈士寻亲的事迹后非常感动,并决定出一把力帮一帮王艾甫。

汤华明在采访结束回武汉的时候,记录下了王艾甫手中的11位湖北籍烈士的资料,在回到武汉后将信息刊登在报纸上,帮助王艾甫在湖北寻找烈士家属。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不久之后,汤华明就传回了令人激动的讯息:在湖北省云梦县的双郝村找到了烈士家属

王艾甫得到消息后也十分的激动,但他核对信息之后却发现汤华明口中这位烈士的姓名与他手上档案登记的不一致。

阵亡将士通知书上的姓名是“郝戴虎”,而汤华明找到的烈士家属却说叫“郝载虎”,但其他的信息包括参军时间、籍贯、年龄等全部都一一对应上了。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后来王艾甫分析,可能是由于“载”字的繁体“載”与“戴”字十分接近,导致当年在手写登记信息的时候出现了错误。

王艾甫很快在太原市的烈士陵园内找到了郝载虎烈士的坟墓,他拍下了照片,带上郝载虎烈士阵亡通知书的复印件,亲自前往湖北省交给了郝载虎烈士的家属。

郝载虎是王艾甫开展烈士寻亲行动之后第一个送回家的烈士。

这时,已经是王艾甫自1996年以来为烈士寻亲的第十个年头了。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社会各界关注,新闻媒体助力寻亲

王艾甫帮助第一位烈士郝载虎回到故乡之后,引起了大量媒体关注,《武汉晚报》《方圆法治》《燕赵晚报》以及各大电视节目都纷纷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他也获得了各大媒体颁发的荣誉称号。

2006年,王艾甫被评为山西省年度“十大新闻人物”、上海市年度“真情人物”、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2009年王艾甫再度成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2015年,他被评为“中国十大正义人物”、“感动山西十大人物”……

王艾甫并不在意这些个人称号和荣誉,恰恰相反,他认为自己不应该以个人的身份获得这些荣誉称号。

唯一令他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媒体曝光使得帮助烈士寻亲的工作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也吸引了各界人士纷纷加入寻亲行动中,使得寻亲行动取得了飞速进展。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太原市组建了一个名为“集结号”的志愿者团队,吸引了众多的志愿者一起加入为烈士寻找亲属的行动中;

在太原战役中担任“处烈队”副队长的杜明学,当年亲手掩埋了111位战死的英雄。烈士们的名字全部都在王艾甫收藏的那四本《太原战役阵亡将士登记册》中找到。

当杜明学在报纸上看到刊登出来的名单时,想起那战争岁月里牺牲的战友们,不由地失声痛哭。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华中科技大学的百余名同学组成九个志愿小组,利用二十多天的假期时间帮助寻找到了五位烈士的家属。

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仅在两年时间内就陆陆续续有数十位烈士的亲属被找到。

当这些烈士魂归故里之时,他们的家人大多都已经是垂垂暮年,但这几十年来一直期盼着他们的消息。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内蒙古的孙秀峰是烈士孙耀的女儿,在她的印象里,父亲是被国民党军队抓壮丁抓走的,她不知道的是,她的父亲孙耀后来又加入了解放军的部队,但却还没来得及给家里捎一封信就牺牲在战场上。

数十年来孙秀峰一直在寻找父亲孙耀的下落,终于在71岁这年得到了关于父亲的消息,为父亲正名,他不是国民党,而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路焕文烈士的阵亡通知书到家的时候,他的妻子王沧言已经84岁高龄。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此前虽然一直没有路焕文的消息,当地政府还是追认他为烈士,但王沧言坚辞不受,她固执地认为丈夫还活着,几十年来一直让儿子寻找。

当王沧言看到王艾甫送来的丈夫的阵亡通知书和烈士陵园的墓地之后,她却出人意料地很快接受了,她说她终于了却了一桩心事:夫妻二人可以合葬了。

看着一位位烈士的英灵得以荣归故里,与家人们骨肉团聚,王艾甫既欣慰又痛心。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欣慰的是自己十余年来帮助烈士回家的愿望终于达到了,社会各界也纷纷加入行动。

痛心的是家属们几十年来苦苦等待,或许还在期盼着没有消息的家人能够幸存于世,但最终等来的却是生离死别。

但王艾甫的行动始终没有停止,二十多年来,他手里的84张将士阵亡通知书已有半数以上找到了亲人,这场寻亲行动也从最开始的王艾甫独自坚持变成全民参与的社会活动。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传承红色记忆、民族精神

伴着岁月流逝,王艾甫年事已高,在行动上也开始不便,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寻亲行动中,社会上年轻的志愿者们伸手接过了接力棒,继续寻找。

但王艾甫身为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收藏爱好者,他自十八岁参军后在军中工作生活了二十余年,始终难忘那段艰苦的红色记忆。

2006年,王艾甫开始筹划将自己私人收藏的三千余件珍贵的抗战藏品,全部拿出来建立一座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纪念馆,让更多人看到当年革命岁月的艰苦,传承革命精神。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三年之后,辽县抗日战争纪念馆落成,整座纪念馆耗资十余万元,资金全部由王艾甫自行筹措。

王艾甫不仅捐出了自己的藏品,还在纪念馆为前来参观的人们做志愿讲解,从1937年讲到1945年,一件件藏品在王艾甫眼中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物件,而是一段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故事。

纪念馆忠魂厅中展出的1283名战斗中牺牲的烈士的资料,一段段文字拼凑出来的是王艾甫的战友、保家卫国的战士。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王艾甫表示,只要他还没倒下,就要向社会、向年轻人讲述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历史,让大家不要忘记中华民族经历过的斗争和苦难。

2014年,年迈的王艾甫再次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要将他一直以来的心血凝成的辽县抗日战争纪念馆捐献给国家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我年纪大了,把这些藏品交给政府、交给社会,即使有一天我走了,我也能安心,这也是我最后的一桩心愿,”

王艾甫说,“一个人的财富最终是社会的,现在我只是社会财富的暂时守护者。”

在王艾甫看来,收藏并不是目的,关键在于让藏品能够发挥其作用,成为一种精神食粮充实国民的精神世界。

而这些战争时期的遗物展出,也不是为了宣扬战争,而是为了增强国民的忧患意识、期盼社会和谐永葆和平。

老兵逛地摊时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花3000元买下,多年坚持找遗属

2017年5月23日,辽县抗日战争纪念馆捐赠仪式正式举行,王艾甫共捐献出抗战遗物两千五百余件、抗战文献资料一万余份以及固定资产一千余件,王艾甫也被聘为纪念馆的名誉馆长。

直到现在,王艾甫老人每天依然拄着拐杖,为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滔滔不绝地讲解、诉说着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硝烟散去,英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将士   通知书   太原市   抗日战争   登记册   遗属   太原   烈士陵园   藏品   纪念馆   地摊   烈士   家属   战役   多年   发现   档案   收藏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