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师长率万人起义,47岁拒当司令员回乡,胡耀邦专门设宴送行

1937年7月,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爱国将领吉鸿昌的侄儿,率团打响了抗日第一枪。

同年10月,田敬堂带领西北军一个营担负起了断敌后路的任务,带领手下在娘子关进行包抄。

国民党师长率万人起义,47岁拒当司令员回乡,胡耀邦专门设宴送行

经过漫长的鏖战之后,此战田敬堂和友军一举歼灭日寇李登联队一千五百余人,而这场战斗也是娘子关战役中最大的一场胜利。

而田敬堂也由于此战的英勇表现,获得上峰所赠的一块金表。

国民党师长率万人起义,47岁拒当司令员回乡,胡耀邦专门设宴送行

第二年,台儿庄战役爆发,田敬堂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军,作为台儿庄战役的主战部队再次投入了战场。

此次战斗中日双方投入了高达六十万人的兵力,堪称抗战史上最激烈的战斗。

而在这样危机的情况下,田敬堂所属的营始终坚持在最前沿阵地上,一直持续了数月。

直至战争胜利,日军都没能攻破他的阵地。

国民党师长率万人起义,47岁拒当司令员回乡,胡耀邦专门设宴送行

【莫须有:抗日名将惨遭三年雪藏】

然而这样一位从战场上杀出来的军人,他的仕途可却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

田敬堂对于国民党内阿谀奉承的环境不屑一顾,这使得他的升迁极其缓慢。

有一次,蒋介石亲自前往三十军进行慰问,召令全军团级以上的军官全部到场。

对于一支旁系军队而言,能够受到蒋介石的赏识是十分不易的。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田敬堂居然拒绝了这份“宠幸”,他是整个三十军唯一没有到场的团级军官。

国民党师长率万人起义,47岁拒当司令员回乡,胡耀邦专门设宴送行

事后,田敬堂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服从他(蒋介石)的调遣,但不听从他的召见。”

1945年10月30日,抗日战争结束不久之后,高树勋向全国发出了《停止内战团结建国的起义宣言》,声明自己已经脱离国民党阵营。

同时,他还率国民党一个军和一个纵队起义,投入了共产党阵营,是解放战争中主动投诚最早军衔最高的国军将领之一。

高树勋的举动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国民党师长率万人起义,47岁拒当司令员回乡,胡耀邦专门设宴送行

高树勋

虽然此时共产党实力不显山不露水,但几乎所有的国军高层都知道,共产党此时已然发展壮大,而高树勋起义则无疑是捅破了最后的一层窗户纸。

一时之间,国民党内人心浮动,很多早就不满蒋介石政府统治的军团,也都有了起义之心。

紧接着1946年1月总司令郝鹏举率第6路先遣军在山东台儿庄起义、同年5月30日师长潘朔端率国民党184师一部在辽宁海城起义,国民党军队第一次起义高潮由此掀起。

国民党师长率万人起义,47岁拒当司令员回乡,胡耀邦专门设宴送行

潘朔端

而高树勋在起义之余,也不忘通知自己多年的老友田敬堂(两人早在西北军时期便熟识),劝说其一同起义。

可没想到,他的信件还未能寄出,便被蒋介石手下的军统给拦截了。

国民党师长率万人起义,47岁拒当司令员回乡,胡耀邦专门设宴送行

早在很久之前,蒋介石就在原西北军中安插了不少军统特务,二十四小时严密监视西北军的动作。

当这封信件发出以后,立马就被保密处查获,田敬堂也因此被逮捕。

田敬堂的全团官兵得知此消息后,情绪激昂,要求释放自己的团长,其中一名副团长甚至还带人全副武装的冲到了保密处门前,要求必须给个说法。

国民党师长率万人起义,47岁拒当司令员回乡,胡耀邦专门设宴送行

紧急情况之下,保密处只得将田敬堂释放。

然而蒋介石对此却勃然大怒,要求必须逮捕田敬堂,多亏昔日的老上司,此时已经官居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的田镇南出面担保,田敬堂才幸免于难。

经过两年的关押以后,田敬堂终于被释放,调到省城开封军官总队,从此脱离了一线指挥。

1948年,国民党军队在解放战争战场上一败涂地,高级军官严重不足,蒋介石决定起用一批“闲置军官”,让他们继续为国效力。

国民党师长率万人起义,47岁拒当司令员回乡,胡耀邦专门设宴送行

此时的田敬堂有了用武之地,被任命为127军310师师长,由桂系白崇禧直接指挥。

田敬堂经过关押雪藏的整整三年里,他的老部队三十军已经经历了数次变动,七零八落。

内战这个现实让田敬堂悲痛万分,同时,也让他对蒋介石政府愈加愤怒。

他再次想起了高树勋的那封信,一个念头涌现在他脑海之中——起义。

国民党师长率万人起义,47岁拒当司令员回乡,胡耀邦专门设宴送行

【“敞开”的投诚之路:率万人起义】

此时的国民党军已经内忧外患,这给了田敬堂极大的自主权。

一次,他奉命南下追击共产党李先念部,但事实上,他早已与李先念取得了联系。

这次联系之中,李先念提出让他撤兵二十五里,他还真的就和解放军拉开了距离,使其成功逃离。

虽然军中依然遍布特务,但田敬堂的举动却没有引起任何注意,这让他十分意外,同时对起义的胜算也有了更大的信心。

国民党师长率万人起义,47岁拒当司令员回乡,胡耀邦专门设宴送行

图 李先念

随着前线的一再溃败,国民党当局发布通告:凡是少将以上的家眷,都可以乘飞机前往台湾暂避战乱,时任师长的田敬堂也在这个名单之中。

127军留守处住在四川万县,后迁钟县,田敬堂妻儿也恰巧住在这,得知此消息,妻子立马征求了他意见。

然而当他得知这个消息时却断然拒绝,在田敬堂的眼中,这不过是掌握人质,以免部下叛变的手段罢了。

1949年初冬,田敬堂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那就是师部政工处的处长陈丹亭。

二人见面以后,一番东扯西拉,谈古论今。

国民党师长率万人起义,47岁拒当司令员回乡,胡耀邦专门设宴送行

直到最后,陈丹亭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师长是否想和共产党联系?”

听到这个消息田敬堂立马同意,随后还自告奋勇,决定去做军长赵子立的工作。

之后,他请赵子立来到了他的师部。二人同榻共寝一个多星期,但关于起义的事情却只字不提,就是“漫天遍野”地聊天。

从全国谈到西南,从国民党反动派的失败谈到127军的绝境。

国民党师长率万人起义,47岁拒当司令员回乡,胡耀邦专门设宴送行

此时,田敬堂发现,这位赵军长为了日后几万人的出路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并且还让田敬堂找出路:“敬堂兄,心里咋想就咋说,不论说到哪里,兄弟我绝不见怪。咱弟兄在这里说话怕啥?”

这时的田敬堂便借故去厕所,在确定周围没有特务监听以后,他终于向赵军长揭了自己的底牌——“把部队带过去,投靠共产党。”

当天晚上,他就与赵子立军长联名,发出了一份反蒋通电,宣布127军“从即日起与蒋介石脱离一切关系”。

短短几个小时以后,他们的电台就收到了蒋介石通缉赵子立和田敬堂的悬赏电。

国民党师长率万人起义,47岁拒当司令员回乡,胡耀邦专门设宴送行

图 赵子立

田敬堂和赵子立选择立马封锁消息,与此同时,他们也联系上了解放军183师的前卫部队,建议其从两侧山上将己方的阵地“团团围住”,以防其中特务分子作出破坏行动。

为了避免意外,田敬堂还提议对127军的另外两个师长暂时保守秘密,先下令让部队在正直坝一带集合,等到解放军将其缴了械,到时候生米煮成熟饭,就算想作乱也作不成。

这个建议立马取得了军长赵子立的同意,紧接着,他们就向解放军183师首长说明了情况,并得到了应允。

国民党师长率万人起义,47岁拒当司令员回乡,胡耀邦专门设宴送行

事实证明,田敬堂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在127军的起义过程之中,果然发生了反抗起义的活动,其中军政工处长兼930团团长田中田在起义过程中,突然察觉事情不对,便立马带上手下的一个营逃了。

田敬堂在得知情况后为了起义顺利进行,亲自带兵追击,一口气追到嘉陵江边,他一面命令大部队炮击封锁对方道路,一面又用无线电话与其联系说明情况。

很快,那位营长便明白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带着这个营返回了驻地参与起义。

而田中田却带了十多名亲随继续逃窜,之后在四川边境才被解放军彻底消灭。

伴随着田中田的死,三十军投诚之路彻底通畅。

国民党师长率万人起义,47岁拒当司令员回乡,胡耀邦专门设宴送行

【解放之后,马放南山】

1949年12月27日,127军全体官兵在四川省南江县正直坝起义,并入解放军阵营。

全军三个师和一个军管区被改编为四个团,纳入解放军六十一军,作为六十一军补训师,田敬堂被任命为补训师师长。

解放战争结束以后,在中央的安排之下,田敬堂进入了西南军政大学进行学习。

两年以后,田敬堂由此完成学业,被调入中华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担任军事教官,为国家培养军事人才。

国民党师长率万人起义,47岁拒当司令员回乡,胡耀邦专门设宴送行

由于在岗位上的表现优异,上级在1953年再次安排他进入西南军区高级干部训练班进行培训。

此时的田敬堂才47岁,对于一个职业军人而言正值事业生涯的上升期,并且此时也有消息透露,在他完成培训以后,将被调任解放军某军分区担任司令员。

然而,这个安排却遭到了田敬堂的婉拒,此时国内的仗打完了,国外的抗美援朝也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名军人,他的职业生涯已经了无遗憾。

现在唯一的遗憾,便是远在家乡的双目失明的老父亲。

田敬堂17岁从军,自从那以后几乎没有一天能够陪伴在父亲身边,此时战事已定,他决心解甲归田,回乡种两亩薄田,尽一份孝心。

田敬堂的申请很快得到了回复,经过研究决定,军部批准了这一决定。

历经将近四十年的风风雨雨,田敬堂告别了成就自己一生的军营。

国民党师长率万人起义,47岁拒当司令员回乡,胡耀邦专门设宴送行

在田敬堂临走之前,胡耀邦同志专门设宴为田敬堂全家送行,并嘱咐回乡有困难就找他反映。

1954年11月,田敬堂回到了河南省周口市的老家王明口镇,开始过上了自己的田园生活。

回家后,田敬堂拿出了自己所有的复原安家费,买来了一块地,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由于田敬堂为人低调,不喜张狂,在他回乡以后,同乡的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他曾经立下的功劳,只知道他曾经是万恶不赦的国民党军官。

国民党师长率万人起义,47岁拒当司令员回乡,胡耀邦专门设宴送行

因此,不少人曾经在他背后嚼舌头,田家也没少在分配问题上受委屈。

然而田敬堂却并不在意,甚至并不反驳,他不愿意把起义证和军官证拿出来给政府和干部看,以此获得优待。

不过田敬堂的夫人栗跃华却忍不了。

一天,她不顾田敬堂反对,向河南省民政厅反映了田敬堂的情况。

民政厅接信不久就回信,让栗跃华到民政厅去一趟,详细汇报一切。

人们这才发现在小小的田庄,居然隐藏着一名抗日英雄。

当看到田敬堂的起义证书时,民政厅干部当场表态,我们不能辜负革命先辈的付出,按照党对起义人员的政策,田敬堂应该受到这种待遇。

不久之后,田敬堂家中便迎来了县领导的看望,对其进行了深切地慰问。

不过对于改变自身待遇问题,田敬堂却淡然地表示,维持原状就好,自己什么都不缺。

作为一名将军,田敬堂在生活之中没有任何架子,和乡亲们一起耕种、生活,与寻常农民无异。

国民党师长率万人起义,47岁拒当司令员回乡,胡耀邦专门设宴送行

田庄生产队的牲畜病倒,一生从没养过牲畜的田敬堂,自告奋勇当上了饲养员。

在他精心饲养下,骨瘦如柴的牲畜,竟慢慢肥壮起来,从指挥千军万马再到为生产队养牛,田敬堂没有丝毫怨言一干就是七八年。

国民党师长率万人起义,47岁拒当司令员回乡,胡耀邦专门设宴送行

不久后,县里为了照顾到田敬堂老同志的身体,特地为其在县图书馆安排了一份较为清闲的工作,供其养老。

令人欣慰的是,对待这份邀请,田敬堂没有拒绝,欣然接受,此后一直在这份岗位上坚持到了退休。

晚年的田敬堂依旧精神矍铄,1981年,七十五岁高龄的田敬堂被选为项城县第一届政协委员会副主席。

1986年,田敬堂在家乡去世,享年80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李先念   田庄   师长   回乡   民政厅   解放战争   国民党   司令员   军长   牲畜   特务   军官   蒋介石   解放军   共产党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