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痛批曲艺乱象,资本裹挟下的虚假繁荣,德云社模式值得反思

这段时间以来,很多人可能都关注到了,国家各部门对娱乐圈的大力整顿。随着一些流量明星的人设崩塌,娱乐圈肮脏不堪的另一面,终于暴露在了阳光下!

其中广电总局、中国曲协、中国文联等文娱主管部门,也是频繁召开专题会议,接连发布多项措施,势必对娱乐圈乱象问题予以彻底整顿。

官媒痛批曲艺乱象,资本裹挟下的虚假繁荣,德云社模式值得反思

其中大家普遍对“饭圈文化”“流量明星”的问题尤为关注,也是此次重点整顿的对象。

在这场娱乐圈大整顿过程中,曲艺界、相声界同样也不例外。因为通过近些年发展来看,很多曲艺演员早已“出圈”,有人干主持,有人开始演戏,甚至不少人已经转型成为娱乐明星。

他们看中的当然是娱乐圈带来的超高流量和回报,毕竟一个曲艺从业者想靠作品成名,确实周期太长。

官媒痛批曲艺乱象,资本裹挟下的虚假繁荣,德云社模式值得反思

由此在这过程中,近些年曲艺界也出现了不少所谓的“流量小鲜肉”。他们并没有多少艺术功底和素养,但靠炒作和资本运作,如今也成为了万人瞩目的大明星。

他们在此过程中,也逐渐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粉丝帝国”,自己就是发号施令的“国王”。粉丝们也是言听计从,指哪打哪!

对此作为曲艺代表的李菁,就曾在中国文联组织的研讨会上,毫不掩饰地说道:

台上比的是艺术,台下比的是艺德。决不能因为别人给你提出建议,你就纵容或者怂恿粉丝去攻击、谩骂别人!

官媒痛批曲艺乱象,资本裹挟下的虚假繁荣,德云社模式值得反思

因为长期以来,曲艺圈尤其是相声圈的“饭圈文化”尤为严重,其中德云社的演员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因为如今很多人会发现,德云社的“偶像相声明星”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但相声作品质量却是直线下滑。

更让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是,如今很多德云社的演员“摸不得”、“说不得”了。但凡有人提出不同建议,立马就会招致一些粉丝的围攻,甚至谩骂!

官媒痛批曲艺乱象,资本裹挟下的虚假繁荣,德云社模式值得反思

这不就在9.13日,《中国艺术报》再次发文,痛斥曲艺乱象。可以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目前曲艺界,尤其是相声界存在的诸多问题。

官媒痛批曲艺乱象,资本裹挟下的虚假繁荣,德云社模式值得反思

第一、在创作表演上,诸如在包袱、砸挂中口无遮拦、恶意调侃,充斥低俗庸俗媚俗内容,涉嫌剽窃抄袭等。

因为如今你会发现,很多相声演员的作品几乎全是网络段子的堆砌,更像是攒的一个作品。全程听下来,你会发现毫无主题,不知道演员想要表达什么!

再就是为了达到搞笑的结果,不是通过语言文字魅力,而是通过庸俗低俗的内容,通过低级趣味迎合观众。

官媒痛批曲艺乱象,资本裹挟下的虚假繁荣,德云社模式值得反思

比如拿郭德纲来说,自打师父侯耀文去世以后,他的相声作品质量直线下滑。他也曾多次深陷抄袭丑闻,但是他并不承认。

官媒痛批曲艺乱象,资本裹挟下的虚假繁荣,德云社模式值得反思

他对此曾解释称:这就好比厨子做菜,是我攒起来加工的,它就是我的原创。

第二、涉及封建陈规陋习,诸如师徒关系不和乃至反目,行业团体出现无序竞争,同行之间进行打压排挤等。

如今的相声圈拉帮结派,内卷现象严重。尤其是很多相声艺人,怂恿和纵容自己的粉丝去攻击、谩骂同行。

另外涉及到徒弟,必须要从一而终,如果背叛就会搬出所谓的“家法”“帮规”。轻则逐出师门,重则道德绑架,终结艺术生命。

官媒痛批曲艺乱象,资本裹挟下的虚假繁荣,德云社模式值得反思

比如我们熟知的曹云金、何云伟等人,他们可以说是德云社最优秀的一批相声演员,也是实际践行了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一批演员。

可惜只因与师父反目成仇,在各类粉丝的“节奏”下,艺术生命几近终结!

第三、陷于“饭圈文化”和网络暴力,诸如圈粉造星,收割流量,恶意炒作,攻击谩骂等。

如今很多相声圈的“饭圈文化”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比如现在你会发现,很多粉丝已经藐视权威和法律,公开控评、攻击官方媒体。

他们殊不知,自己所谓的“拥护”实则是在葬送一个演员的前程。因为这种畸形饭圈文化,让演员本身逐渐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只会更加膨胀,而不是更加谦虚。

官媒痛批曲艺乱象,资本裹挟下的虚假繁荣,德云社模式值得反思

因为在他们眼中,似乎只要有了粉丝和流量,就可以无视道德和法律约束。粉丝似乎成为了他们的“打手”和挡箭牌!

官媒痛批曲艺乱象,资本裹挟下的虚假繁荣,德云社模式值得反思

其实长期以来,德云社式的发展模式一直备受质疑。首先大家并不否认他们为相声的传承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这也会在中国相声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官媒痛批曲艺乱象,资本裹挟下的虚假繁荣,德云社模式值得反思

但是功与过不能相抵、对与错不能混淆!捐款捐物、宣传传统艺术的成绩不可否认,但其暴露出的问题,并不能因此就可以相抵或者无视,因为那样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

但现在的德云社并不是过去的德云社,此时的相声并不是过去的相声。马季、侯耀文当年坚定支持的郭德纲,也不是如今的郭德纲。

官媒痛批曲艺乱象,资本裹挟下的虚假繁荣,德云社模式值得反思

作为私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本无可厚非。但如今的德云社早已不是过去的小作坊,反之他们拥有超乎寻常的影响力。

很多样的言行举止,无不影响着当下众多年轻人。所以说,在解决温饱问题以后,理应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

官媒痛批曲艺乱象,资本裹挟下的虚假繁荣,德云社模式值得反思

不要以为体制外演员就可以逃避道德的约束,这不是理由和借口。德云社发展到今天,这种模式值得反思!

因为看似红红火火的相声市场,实则是各种资本裹挟下的虚火罢了。因为自打侯宝林、马三立、马季一代人去世以后,相声明星越来越多,经典的相声作品却几乎没有了。

官媒痛批曲艺乱象,资本裹挟下的虚假繁荣,德云社模式值得反思

因此只有把工作重点放在作品本身上来,重拾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和耐心,才会创作出精品,才会谈得上对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一些演艺人员局限在唯流量论、唯金钱论的泥沼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和现象。如果继续放纵下去,这样的艺术根本谈不上传承和发扬,反之是一种退步,甚至是社会的“毒瘤”!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曲艺   近些年   低俗   师父   相声   繁荣   虚假   娱乐圈   流量   对此   演员   粉丝   道德   资本   模式   艺术   明星   作品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