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方》:安慰人总是不得法,可以借鉴路晓欧的方法

当你考试没考好时,别人会说一次没考好没事,下次再好好考就行了。

当你失恋时,别人会说天涯何处无芳草。

当你跟领导有矛盾时,别人会说领导总是对的,要么忍要么滚。

这些安慰是不是很熟悉?

我们也是这么安慰别人的!

但这些安慰方法真的有效吗?

是不是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其实你根本就不懂我的痛!

那怎么样安慰别人才更有效呢?

正好《在远方》中路晓欧做过3次心理咨询,所用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就算学到一点皮毛,对我们安慰人也有所助益。

1

暴露真实问题

《在远方》第二集福利院小胖总说自己头疼,但查不出躯体性疾病,姚远怀疑是心理问题,就找路晓欧去福利院做心理咨询。

《在远方》:安慰人总是不得法,可以借鉴路晓欧的方法

路晓欧给福利院的孩子讲故事

路晓欧到了福利院先给所有孩子讲故事:

我在大森林里面跑啊跑啊,我突然看见好多双眼睛在草丛里,树林里面都亮起来了,还发着绿光,我就喊,妈妈,妈妈,你在哪儿啊?妈妈!可是我的妈妈离我越来越远,消失在一片大雾里了。

我甚至还看到了狗熊的爪子,还有狼的牙齿,我害怕极了,我想妈妈你在哪里?你怎么把我扔下不管了呢?然后我就开始哭了,妈妈,你去哪里了?我正哭着,我一下子醒过来了,是我爸爸在推我,他说,你做噩梦了!

然后路晓欧进行了一对一面谈,发现确实有几个孩子要尽快进行干预。

尽管福利院陈院长反对在孩子们面前提到“爸爸、妈妈”,担心孩子们会伤心难过,因为那些孩子都是孤儿,都没有爸爸妈妈。

但路晓欧认为,千万不要小看孩子,孩子的心理活动不比成年人少,而且也复杂,而且有的孩子会掩饰自己的心理活动,所以更需要系统地了解。

哭得最厉害的那几个孩子,是不是经常夜里做噩梦,半夜惊醒的那几位?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导致的阴影滞留,不要小看孩子们,很多孩子在十几岁甚至七八岁,就已经完成了人格定型,再干预就来不及了。

最后的结果证明路晓欧是对的,经过心理干预之后,那几个平时闹夜的孩子睡得都很好,一夜都没哭!

《在远方》:安慰人总是不得法,可以借鉴路晓欧的方法

路晓欧的强势干预,效果显著

孩子说,路老师问的问题,都是一直藏在心里,不敢告诉老师,连想都不敢想,所以才哭了。

所以事实证明以前老师总是回避谈论“爸爸妈妈”的办法不对,让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就像姚远都20多岁了,问题一直都存在。

而路晓欧的强势干预,让他们面对自己一直不敢面对的记忆,才能解决问题。

所以当我们再去安慰别人的时候,也不要总是避重就轻,说未来都会好的,而是直面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开疙瘩,让别人心情好起来。

2

自我暴露获取信任

《在远方》第五集,路晓欧和姚远去宁波追货,遇到下雨,躲到一间小学教室里。

路晓欧发现姚远心理有问题,想借机治疗一下。

路晓欧让姚远说说他12岁的事,被姚远拒绝了,这就是阻抗。

《在远方》:安慰人总是不得法,可以借鉴路晓欧的方法

路晓欧讲述自己12岁父母离婚的故事

然后路晓欧就开始回忆自己的12岁,她说12岁那年爸爸妈妈离婚了,她觉得世界一下子没有了色彩,没有了温度;还说到她觉得爸爸的工作很高尚;还说小时候在奶奶家呆了1年多,抓知了抓麻雀吃西瓜很开心;回到家里父母又把她锁在家里,她总是发呆,不跟别人说话。

姚远终于开口了:我很小的时候,爸妈就去打工了,他们的样子在记忆里是模糊的,他们每次回来,我就早早地跑到山顶上,就为了看一眼他们坐的车回来,走的时候也去山顶上看,走远了就在那哭,还一直挥手。

路晓欧问到他的12岁,姚远又要逃避了。

路晓欧说:姚远,勇敢一点,面对过去,把它说出来,不管发生过什么,我一定要你今天把它说出来,就在这儿,勇敢一点好吗?外面在下雨,这里没有别人,只有我,还有你。

姚远终于开口说12岁的事了,86年春节父母没回家,87年夏天他就发电报说自己病重,父母拼命往回赶,就翻车双亡了。

《在远方》:安慰人总是不得法,可以借鉴路晓欧的方法

路晓欧多次暴露自己故事后,姚远终于讲了12岁时的事

后来路晓欧还带着姚远回去翻车的地方,祭奠父母,让他把想跟父母说的话都说出来,然后姚远的心结就打开了。

原本的疏离型人格,也变得可以跟人建立亲密关系了。

很多人内心深处的伤疤不愿意揭开,所以可以先暴露自己的事情,获得对方的信任,才能引导对方说出真话来。

当我们周围有亲朋好友也面临类似问题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自我暴露获取信任,引导他们说出真正的创伤性事件,最终才能解决问题。

3

角色扮演释放情绪

《在远方》第28集,汶川地震,姚远在四川抗震救灾,路晓欧也回国参与到震后心理干预中来。

经历过地震的人,有的会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不管是地震灾民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心理干预。

有个小女孩,刚救出来的时候,她母亲是从背后抱住她,生生扛住了房梁,她拒绝治疗,已经长达24小时,不哭,也不吃东西,但浑身僵硬。

《在远方》:安慰人总是不得法,可以借鉴路晓欧的方法

路晓欧扮演妈妈,抱着小女孩

路晓欧过去,从后背抱住了她,说:妈妈是不是这么抱的?妈妈最后对你说什么了?

小女孩:别怕,到妈妈这儿来!

路晓欧:别怕,到妈妈这儿来!有没有什么话想跟妈妈说呀?

小女孩:妈,我应该听你的,跟你出去买东西的。

路晓欧:没事,妈妈不会怪你的,这不是你的错,妈妈看到你好好地活着,特别高兴,一定要替妈妈好好地,勇敢地活下去好吗?

小女孩:好!

路晓欧:乖孩子,现在交给这些叔叔阿姨,他们都是来帮你的,好吗?那现在我们慢慢躺下来,让叔叔阿姨帮你觉得好受一些,好吗?乖孩子,来,我们慢慢躺,乖,好,好!

《在远方》:安慰人总是不得法,可以借鉴路晓欧的方法

小女孩终于揭开心中愧疚,愿意接受治疗

小女孩亲眼目睹妈妈为了救自己而被砸死,所以深怀愧疚不愿意接受治疗。

而路晓欧扮演妈妈的角色,原谅了她,也让她释放了情绪,最终接受了治疗。

很多时候,当我们的亲朋好友的情绪有个明确指向的对象,就可以用这种角色扮演的方法来释放情绪,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在远方》:安慰人总是不得法,可以借鉴路晓欧的方法

路晓欧

通过上述3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心理问题,不是你给他指导未来怎么做怎么做会更好就能解决的,而是要把问题症结所在找到,把曾经伤痛的情绪表达出来,再做干预,才会有效果。

所以下回周围再有人有问题,你知道怎么安慰了吧?

不要急于帮他解决问题,而是先解决情绪问题。

当然心理咨询门派林立,所涉及到的方法也众多,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相关书籍,系统的学习一下,我这里只是抛砖引玉,让大家管窥一豹。

学到一点皮毛,虽然不能做正式的心理咨询,但对于安慰人来说,肯定会大有助益的。

作者简介,燕不悔,工科出身的心理学硕士,但没有去做心理咨询,对心理咨询和各种疗法略知一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远方   得法   助益   翻车   福利院   乖孩子   角色扮演   心理咨询   小女孩   情绪   爸爸   父母   妈妈   老师   孩子   心理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