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央军委二局局长,参加过长征,建国后主政安徽,官至正部

他是中央军委二局局长,参加过长征,建国后主政安徽,官至正部

长征结束后,毛主席曾说:“没有二局,红军长征是不可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毛主席所说的二局就是中央军委二局,负责人就是后来的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有着“红色密码之父”的美誉。

他是中央军委二局局长,参加过长征,建国后主政安徽,官至正部

曾希圣生于1904年10月,湖南资兴人。曾希圣早年在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学习,后考入黄埔军校四期。黄埔四期就不用多说了,林 彪、张灵甫、谢晋元、胡琏、刘玉章、文强、洪水、唐天际、郭天民、曾中生、刘志丹、伍中豪、邱维达、段德昌等都是黄埔四期生,可谓是将星璀璨。

他是中央军委二局局长,参加过长征,建国后主政安徽,官至正部

1926年7月,曾希圣随部参加了北伐战争,后前往苏联学习深造。1927年,曾希圣回国后参加了地下兵运工作。1930年,曾希圣调往汉口长江局军委任秘书长。次年,曾希圣进入中央苏区。1932年,曾希圣参与创建了中央军委二局(情报局),并出任局长。

中央军委二局又称情报局,专一负责搜集各类绝密情报,为中央军委提供决策支持。曾希圣领导二局期间,破译敌860多种密码,令中央军多次转危为安。

他是中央军委二局局长,参加过长征,建国后主政安徽,官至正部

1935年3月,中央红军第四次渡赤水。曾希圣获悉绝密情报:蒋介石抽调周浑元、吴奇伟2个纵队6个师由安底西北一带往东南方向逼近红军主力。与此同时,乌江南岸20余公里处,还有敌3个师。

倘若敌与我主力部队相遇,一场硬碰硬的消耗战不可避免。为此,曾希圣提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令报务员模仿蒋介石密电,向敌发送“继续前进”的假情报。结果,敌没有改变行军方向,继续向泮水、新场、三重堰前进。如此一来,敌包围圈扩大,就给了中央红军穿插迂回的缝隙也就变大了。

他是中央军委二局局长,参加过长征,建国后主政安徽,官至正部

像这样的战例不胜枚举,曾希圣的情报工作为红军做出了卓越贡献。周总理对曾希圣评价也很高:红军情报工作“创业的人”

抗日战争初期,曾希圣先后在中央社会部、中央南方局、新四军军部等部门任职。及至1940年,曾希圣出任新四军第七师政委。任职期间,曾希圣不仅开辟了皖江抗日根据地后,还发动根据地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建立了一大批军民两用工厂。因而,新四军第七师又被称之为“富七师”。

他是中央军委二局局长,参加过长征,建国后主政安徽,官至正部

解放战争时期,曾希圣先后出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参谋长、中原人民解放军副参谋长兼豫西军区司令员等职务。1949年4月,皖北全境解放后,中央在合肥设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建国后,曾希圣出任皖北区委书记。

他是中央军委二局局长,参加过长征,建国后主政安徽,官至正部

1952年,皖南、皖北行署合并为安徽省,曾希圣出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跻身正部级,开始主政安徽。曾希圣主政安徽期间,干了两件大事:治理淮河、责任田。

他是中央军委二局局长,参加过长征,建国后主政安徽,官至正部

早在曾希圣主政皖北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手治理淮河。一直到1957年冬,淮河治理初有成效,一组数据可以说明:

历经8年;

花费12.4亿元;

治理大小河道175条;

修建水库9座;

修建堤防4600余公里。

他是中央军委二局局长,参加过长征,建国后主政安徽,官至正部

至于责任田就不用多说了,曾希圣大力推广后,安徽农业生产得到极大恢复。多年之后,安徽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众所周知,包产到户与责任田一脉相承,后者更是为前者的出现提供了土壤。

1968年7月,曾希圣在北京病逝,终年六十有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中央军委   北伐战争   安徽   资兴   黄埔军校   淮河   包产到户   责任田   情报局   湖南   军民   绝密   红军   情报   局长   中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