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封面从老二变老三?妈妈不打扮了?澄清

“人民教育出版社”微信公众号9月14日发文:开学前一天,热心的家长朋友们开始在网上流传中文教材的“新发现”:

“一年了,教科书的封面从二胎变成了三胎,妈妈不再打扮,头发随意扎着,衣服和去年一样,但都旧了。有有了宝宝,爸爸已经不在家里下棋了,估计是加班挣钱养家糊口。”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报道,由于贴近“三孩”的社会热点,“看图说话”这一版块很快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共鸣和转发。覆盖。

不过,这两张封面上的两个老字号并不是被网友误认的“爸爸”和“妈妈”,而是“小哥哥”和“小姐姐”。老二和老三的解读,无非是网友的联想。

据人民教育署介绍,中国小学阶段的封面内容选择贴近孩子的中国传统文化主题作为表达点。风筝、糖葫芦、皮影、布老虎、泥塑、端午、脸谱、对联、围棋、剪纸、国画。写生、宫灯12个主题,对应小学12本教材。这些图片不是从传统的角度呈现的,而是为孩子们安排的。图片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同时适当考虑到课本的使用时间。

比如三年级的泥塑,艺术家在创作泥塑时,巧妙地将泥塑的揉捏、塑形、描摹等步骤安排在一个屏风中。特写镜头还放置了孩子们制作的泥塑。画面静谧而富有艺术感。

课本封面从老二变老三?妈妈不打扮了?澄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封面   妈妈   宫灯   泥塑   热点   养家糊口   头发   课本   爸爸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材   孩子   小学   网友   主题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