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战国为何人才辈出?一句“先生教我”说明了一切

小政在朝不在民,大政在民不在朝。

《大秦帝国》

【《大秦赋》:战国为何人才辈出?一句“先生教我”说明了一切】

由延艺、顾其铭、强龙、刘永涛执导,李梦、张健编剧,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邬君梅等人领衔主演的古装历史剧《大秦帝国之天下》更名为《大秦赋》,2020年12月1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首播。

《大秦赋》:战国为何人才辈出?一句“先生教我”说明了一切

虽然改名,但仍是孙皓晖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的长篇历史剧《大秦帝国》系列的终结篇,所以它是带着无数人的期待,隆重登场的。

《大秦赋》一经播出就获得一片好评,豆瓣评分高达8.9,但仍带着无数的争议。

《大秦赋》:战国为何人才辈出?一句“先生教我”说明了一切

高评分源于《大秦赋》展现出来的高制作水准,恢宏的气势格局,浑厚的历史质感,还有一众优秀演员的精彩演绎。而且,《大秦赋》的收视并不太高,真正用心收看的自然都是那些从前三部开始就一直喜欢《大秦帝国》的忠实观众,或者原著小说的读者。

争议可能主要来自对《大秦帝国》不了解的新观众,争议也多是些关于细节的挑剔,比如吐槽《大秦赋》的人物造型,还有马蹬等似乎不符合史实的高科技产物。

挑剔是对于一部作品的严格要求,但太过吹毛求疵则完全没必要,否则哪部历史剧没有瑕疵呢?哪部历史剧能做到人人赞颂?

《大秦赋》:战国为何人才辈出?一句“先生教我”说明了一切


《大秦赋》是《大秦帝国》系列的终结篇,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翦等重臣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故事。

喜欢看《大秦帝国》的观众,一部分可能就是喜欢这样的戏,另一部分则应该是喜欢它所描述的那一段英雄辈出荡气回肠的历史

人们为什么会喜欢战国时期的这段历史呢?

《大秦赋》:战国为何人才辈出?一句“先生教我”说明了一切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战乱最多最频繁的时期。可以说整个战国200多年,各诸侯国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发展生产准备打仗,真正对得起战国这个历史名词。

难道战国就只是纯打仗吗?我们战斗民族的老祖宗就这么热爱战争?

事实上,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农业、纺织业、思想、科技、军事和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了最多让后世称颂的历史人物,也留下了最多为后世传诵的成语和典故。

正应了一句老话:乱世出英雄。

在这样的历史大环境下,才真正的英雄辈出,百家争鸣,产生稷下学宫这样的文化圣地,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让后世对这个时代着迷。

《大秦赋》:战国为何人才辈出?一句“先生教我”说明了一切


在《大秦帝国》中,把那个时代称为大争之世,那时的秦、魏、韩、赵、楚、燕、齐几大战国,都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明争暗斗,而斗争的最高级表现就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最终,实力最强的秦国到秦始皇时期, “奋六世之余烈” 才最终统一天下。整部《大秦帝国》就是讲述从秦孝公开始的秦国六代君主,一代代秦王承前启后才完成最后的伟业。

《大秦赋》:战国为何人才辈出?一句“先生教我”说明了一切

开启这段王霸伟业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就是商鞅。因为商鞅主导的秦国变法,才真正启动了秦国的自强之路。

因为商鞅的变法,从此有了法制这个概念。商鞅变法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奖励军功,让秦国兵将必须通过战争取得军功,才能获得爵位和封赏。

于是秦国人好战,因为打仗能立军功,有了军功才能获得封爵,过上好日子。所以战国那么多的战争,秦国要负主要责任。

秦国发动全面战争的终极目标是统一天下,让天下从此没有战争

《大秦赋》:战国为何人才辈出?一句“先生教我”说明了一切

就像电影《英雄》中,梁朝伟饰演的刺客残剑最终放弃刺秦,是因为他悟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真正用心。

《大秦赋》也就是《大秦帝国》的终结篇,历经百年的征战终于迎来天下一统。

秦国统一天下,其深远影响直接延续到当代,比如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在电影《英雄》中也有表现,片中剑客无名求一个剑字,残剑告诉他剑字有19种写法。

如果没有秦始皇的统一天下,可能我们现在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标准。

《大秦赋》:战国为何人才辈出?一句“先生教我”说明了一切


战国还是历史上最开放包容的一个时期,包容到让人无法想象。

帮秦国开启变法强国的商鞅是卫国人,最后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吕不韦是卫国人,李斯是楚国人。

帮助秦惠文王破六国连横的张仪是魏国人,洛阳人苏秦最巅峰时背六国相印,主导修建郑国渠的郑国是韩国人。

帮助齐国围魏救赵的孙膑是卫国人,在楚国变法强国的名将吴起是卫国人,帮助燕昭王振兴燕国的名将乐毅是中山国人。

《大秦赋》:战国为何人才辈出?一句“先生教我”说明了一切

甚至,很多代秦国的王后都是楚国人,比如最著名的宣太后芈八子,秦孝文王的华阳夫人和夏姬,等等。最后,秦始皇的生母赵姬是赵国人。

所有的战国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却不停的干着今天结盟明天开战的戏码,全部是影视剧都不敢演的剧情。

《大秦赋》:战国为何人才辈出?一句“先生教我”说明了一切

秦国那么强大,历代帝王代代努力,而且名将名臣辈出,而最终仍要超过百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统一大业。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其他战国,魏、韩、赵、楚、燕、齐每个对手都不弱,而且都一直在发展变革中。

《大秦赋》:战国为何人才辈出?一句“先生教我”说明了一切

从秦孝公开始,到秦始皇的一百多年间,《大秦帝国》出场的战国君王近百位,他们中有明君昏君,有雄主有庸主,却通用一句经典台词:先生教我!

秦孝公问强秦之策,对商鞅说:先生教我!

秦始皇问统一天下的方略,对吕不韦说:先生教我!

甚至齐宣王问苏秦的合纵之策,也能说出:先生教我!

这种老板集体虚心向下属求教的务实态度,那种对人才的尊重和重视态度,不拘一格求贤若渴的态度,中国历史上只有战国才有。

《大秦赋》:战国为何人才辈出?一句“先生教我”说明了一切

这样的历史真的值得后世好好研究学习,这样的《大秦赋》也值得我们细细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强龙   苏秦   秦国   楚国   战国   伟业   人才辈出   军功   历史剧   帝国   后世   战争   英雄   喜欢   历史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