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业刚需?陷阱!听听就好,别太当真

“副业”其实不是新词,也非这届年轻人的专属。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搞副业”在农村就已成为了普遍现象,农忙之余,进城打短工或在家附近做些挑砖砌墙的活儿,用于补贴家用。

现在很多的80后,90后,也不满足于上班挣钱,都想着用业余时间来挣钱。时代变了,可从事的副业种类也日趋多样化,但副业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差别。不管是上世纪,还是现在,为啥人会这么重视“副业”?归根到底一个字“穷”,只能说生活太难了!

副业刚需?陷阱!听听就好,别太当真

所谓“副业刚需”,就是指把副业当成硬性需求的状态。

“搞副业,已经是成年人该有的觉悟,不管你做什么工作,永远要有自己的PlanB”、“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跟你一起上班的同事,在做的副业是工资的几倍。”、“你所有的焦虑迷茫,都来自于没钱寸步难行。”

我来翻译一下这几句话的真实涵义:“亲,来做代理吧!亲,来做微商吧!亲,来听我的课吧!”

但话不能直白地这么说是不是?要有故事性——“跟你一起上班的同事”。要有对比,诱之以利——“副业是工资的几倍”。还有恐吓——“没钱寸步难行”。还有话外音中阴戳戳的提醒——“你都成年人了,还没钱,多丢人啊!”“你看看你同事”。

你在朋友圈看到的晒副业收入的,都带着同样目的潜台词“怎么样,看完你焦虑了么,那就来买我的课吧,那就来做我的代理吧”。

你有被“副业刚需”弄得心神不宁?恭喜,你已经具备了韭菜的基本素养。



我就纳闷了,动不动就说自己月十万的人,不怕税务局找上门来?个人所得税交够了吗?有本事上传个完税凭证让我看看。

以前那些人还说月入1万,后来门槛越来越高,月入1万吸引不了人了,就月入十万、二十万,现在起步收入没个月入十万了,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赚钱。

副业刚需?陷阱!听听就好,别太当真

大佬们,你们真乃雷锋在世、菩萨一尊。你看,你们都这么牛X了,还不忘来普度众生,带大家一起发财。只有你们,才坚决的贯彻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让这部分人带领大家一起富起来,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每年那么多中国担忧就业的大学生有救了,中国的失业率问题将不复存在了。请收下我的膝盖。

邻居有一个朋友,50来岁的年纪,她本来自己开着个便利店,每天收收钱,玩玩手机打发一下时间,日子是过得很清闲,但是赚的钱不多,每个月基本上处于一个帮包租婆打工的状态。

偶然的机会,她听身边的朋友说做微商收入很不错,朋友圈都是月入10万的范儿。起初她还犹豫了一下,但“成功的例子”越来越多,她胆子也跟着肥了,一下子拿了几万块钱入了上级代理的货。

最终的结果,你都猜到的吧?她花了足足一年时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通过艰难的零售把第一批货卖完。用她的话说是“赚到的钱还不够买鸡汤补补”。

还是从月入10万的梦境中回到现实吧。总结一下,这种带你轻松月入10万甚至1万的所谓的副业,绝大部分是不靠谱的。直接说这里面的套路吧。“交钱加代理、交钱买课程、交钱拿服务拉人头、带你炒XX股,炒XX金,炒XX币”……。但这些标题,自然会吸引关心怎么赚钱特别是轻松赚钱的人点击进来。

点击即流量。流量就是钱。

很多人,因为渴望赚钱,所以帮别人赚了钱。



什么算是副业

副业有个首要的前提就是主业一定要做好,再来考虑副业增加一些收入,八小时内求生存,八小时外再求发展,我不相信一个主业都做不好的人能做好副业。

很多人说自己工作的时候有大把的时间,事业单位我不知道,要是在民企,你居然有这种感觉,真的要反思一下自己了,是不是自己已经在要被淘汰的边缘,再或者公司都要黄了。

那什么叫做副业,应该是有点熟练技能,工作之外当个游泳教练,约个稿子,做个设计,剪个片子,再或者卖点什么正规东西之类的,这个叫做副业。

副业刚需?陷阱!听听就好,别太当真

不是去卖奶粉、卖减肥药、卖保健品或卖各种保健仪器,这叫韭菜,别人收割完你一波智商税之后消耗你的人脉关系。

更不是淘宝刷单,打字赚钱,工资立结……这些利用他们贩卖给你的焦虑,然后在狠狠的收割你一把,上一个还是割韭菜,这种是连根拔起了。

我对微商一直持一个嗤之以鼻的态度,他们卖的不是货,而是卖的朋友的信任,就算钱赚到了,失去了信任关系,大多数人的情况是连钱也赚不到。

就拿卖东西为例,就有这么一群人,今天在朋友圈卖衣服,还没搞清楚自己是第几手货源,又发现卖水果成交率很高,又做了别人的八级代理开始卖水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收入上不去,隔了一段时间再看朋友圈,开始卖甜品了。

敬佩那些韭菜们,抵受不了“花199元买课让你收入轻松破万”的诱惑,怀着实现“副业超过主业收入5倍”的渴望,成就了收割者们月入万元的传奇。



如何判断副业靠谱

当然,靠谱的副业是有的,但是投入少又能轻松赚大钱的副业是没有的。我总结了一下,常见的副业有:代驾,服务员,外卖配送,客服,滴滴,自媒体,开网店,跨境电商,社交电商、微商。知识付费、直播带货等。(炒XX股,炒XX金等,都是韭菜,不算副业)

上面这些项目,有的只是门槛低,市场热度高,其实是不建议普通人去做了,做副业,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控制的,大部分的人并不能很好的兼顾,或许他一边正在得意的赚小钱,一边正在极大的影响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毁灭自己的职业生涯。

刚需这个词,害了多少人。

没有这个副业,你会饿死吗?不会!那么这就不是你的刚需。

做了这个副业,你会发财吗?未知!那么这也不是你的刚需。

我有个朋友在一家小公司任职,三年前,说不喜欢那家公司,嫌收入低,想在下班时候找点事做。我们劝他转行,他不愿意 ,因为公司下班时间早。两年前,他还拖着没走,听说在做些网络兼职,总体收入还凑合。今年,老板破产了,他也立马变成无业游民。

因为一直做底层工作,不需要太大技巧,三年时间基本上没有什么提升。他下班也在忙着赚小钱,也没有学习其他技能。

所以重新找工作的时候,待遇跟三年前几乎没变化,也只能做做这些出卖劳动力的工作。

还有一点,不知道大家是否清楚,你所做的副业,都可能恰恰是别人的主业,你拿什么跟人做竞争?很多人只是听到或者看到别人做副业很挣钱,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副业不挣钱,主业也就慢慢荒废了,还是那句话,喊你做副业的人,这就是他的主业,你细细的品,懂了自然就懂了…用你的业余挑战别人的专业,必输无疑!

副业刚需?陷阱!听听就好,别太当真

有位写作爱好者说,她看过一篇00后女孩靠写作月入10万的新闻,羡慕不已,于是报名上了写作变现课,乖乖按照老师要求听课、做笔记、交作业,每天写500字以上。半年内,她投稿了不下30个公众号,最终只勉强录用了1篇,还是她修改了好几遍后过稿的。她没气馁,报了更贵的写作班。结果依然没有太多惊喜。

偶尔过稿,要不自己反复修改,要不索性老师帮助修改。写作能力的确有所提高,但进步缓慢,写作时异常痛苦丝毫体会不到乐趣。你说这算“副业变现”吗?

确实“变现”了。然而付出了价值1000元的精力,得到了100元的稿费,自个儿还愈发觉得无趣,好像跟“成功”也没什么关系。

那么判断一个副业是否值得做的标准,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点:

做副业,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要想一夜暴富,你又不是人中龙凤,老天为什么要眷顾你。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没钱真的寸步难行。但是,相对于金钱,让自己值钱更重要。金钱还会贬值,但是能力只会让你升值。

在我看来,副业仅仅是为赚钱,技能提升才是刚需,起码要掌握一种生存的技能,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如果你是因为主业做不好,想靠副业赚快钱挽救,但既没资源,又没能力,基本上就会成为被炮灰。

把自己的主业做好,副业可以有,但不是刚需,人生最好有个planB,但是积累本职工作上的职业竞争力、好好锻炼身体、教育好小孩……这些能让你的生活更加美好的选项,都可以是那个planB!

最后说一句:网上毒鸡汤太多,喝的时候记得先过滤里面的砒霜,否则真的得不偿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副业   寸步难行   韭菜   主业   焦虑   朋友圈   陷阱   同事   工资   技能   收入   轻松   关系   时间   朋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