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狡黠、恪守放纵——文人卖画那些事儿

风骨狡黠、恪守放纵——文人卖画那些事儿

风骨狡黠、恪守放纵——文人卖画那些事儿


画家总绕不过卖画这事儿,一为生活,

二则画卖得怎样也有个社会认可与作品价值的参照。

而在文人画兴起时,卖画却是个“丢份儿”的事儿。

中国有一套“士文化”的约束,谈钱则俗。

所以名画家,都有个近于圣人的形象。

高居翰先生在他的《画家生涯:传统中国画家的生活与工作》一书中这样描述文人画家:

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过着宁静的生活,不关心世俗事务,只埋首于学问,他以习字作画为业余爱好,用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将书画送给朋友,除了偶有礼物和关照作回赠外,并不指望获得酬报。

风骨狡黠、恪守放纵——文人卖画那些事儿

不卖钱?是的,不卖钱,卖了也不说。

一方面是士大夫们衣食足才画画,另一方面他们更注重“道”和情操方面的追求,更在意一种“体面”,即所谓“悦诗书以求道,洒翰墨以怡情”。

有大本事的人要的是治国平天下,写写画画是“小道”,即使倾尽心力,也得说是业余爱好。

宋人赵希鹄说李成、范宽“皆士夫,遇其适兴,则留数笔”。

真是糊弄鬼呢,想想《溪山行旅图》吧,能是一不留神画出来的?

画家越来越多,可并不能一画画就不饿了。

风骨狡黠、恪守放纵——文人卖画那些事儿

明代中期以来,文人通过绘画获取收益的情况日渐增加,但卖画仍是一件扭扭捏捏的事儿。

明末清初的邵长蘅说八大山人不拒人索画,对朋友也常随意送画。

但是达官显贵想花重金请他画块石头也不行,有人拿绫绢找他,八大接受了,说,也就做双袜子吧。

以至于那些贵显人物“反从贫士、山僧、屠沽儿购之”。

为什么夸一个人非要弄这么崇高呢?

人一有成就,麻子脸都能放光彩。

其实从八大留下的书信看,他也是时常接单、使用中介、收取金钱礼物的,和现在的职业画家一样,不能按时交活儿,也着急上火。

风骨狡黠、恪守放纵——文人卖画那些事儿

然而古人还是讲究一些矜持与体面的。

在身份认定上,坚信画家不是工匠,更不是商人。

米芾所说的“书画不可论价,士人难以货取”就是画家们精神洁癖的信条,画卖得就那么委婉。

宋代一位官员想得到画家赵昌的作品,就在赵昌生日的时候,送上了五百两银子作贺礼,赵昌自然心知肚明地回送几幅画给他。

有些画家为了表示自己的清高,只在自己饿晕之前才肯画画。

有故事讲明代苏州画家居节:“日得笔资,辄沽酒招朋剧饮,或绝粮则寐旦而起,写疏松远岫一幅,令童子易米以炊。”这样的故事据说宋庄现在还经常发生。

风骨狡黠、恪守放纵——文人卖画那些事儿

其实古代大多数画家和现在职业画家一样,能卖钱就卖钱,能换东西就换东西,实在不行换顿吃喝也行。

晚清画家吴待秋就与一家饭店达成协议,管一顿午饭画一张册页。

有一天吴先生对厨子说:你这饭是越来越差了。

厨子却说:实在是因为您近来越画越差了。

风骨狡黠、恪守放纵——文人卖画那些事儿

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画家一旦有了名声地位,那日子是相当滋润的。

首先是可富裕,金农说他画一幅竹的价格是买竹子的一百倍。

板桥先生说赶上好年份,他一年卖字画的收入能有一千两。

要知道,当时二品官工资单上的收入是256两,县长则在100两以下。

风骨狡黠、恪守放纵——文人卖画那些事儿

当然,同行没同利,仇英画一个长卷可以得到千两纹银,而同时期的画家文嘉为收藏家项元汴画了四张扇面,只得到五钱银子和一块果饼。

不知道记载中的果饼什么样,有没有现在的肉夹馍好吃。

风骨狡黠、恪守放纵——文人卖画那些事儿

成名的画家还可以发脾气玩个性。

王原祁的侄子王三锡是个小名家,求他画得准备重金再写一封求画的信函。

有人带了钱,直接叩门求画。

小王不受,说:“古人谀墓得金,书碑酬绢,当必有交接之礼,岂余卖画,行同市狯乎。”气得来人一怒而去。

风骨狡黠、恪守放纵——文人卖画那些事儿

清初一位王爷对画家刘酒的一幅作品很满意,夸几句,将他比作明代画家张路,偏是刘酒看不上这张路,觉得受了侮辱,于是假说画要落款,到隔壁屋里往画上写了一百多个酒字,王爷大怒,而刘酒却颇为得意,这可捍卫了尊严了。

风骨狡黠、恪守放纵——文人卖画那些事儿

店大欺客,客大欺店。

画家名声大了就可以耍赖皮。

不少大画家都有个毛病,就是不守时。

两个朋友去找任伯年,在门口看见有个仆人在哭,一问,原来是他的主子让他买画,任大画家收了钱就是不愿画,过了很久,仆人担心主人怀疑自己盗用了银子而不敢回去。

这两位朋友心善,进去逼着任伯年给完成了画作。

风骨狡黠、恪守放纵——文人卖画那些事儿

有人求北宋画家武宗元一幅《水月观音》,求了十几年才答应,答应后又拖了三年才完成,此时这求画的哥们儿已经是另一世界的人了。

画家最赖的事莫过于造假。

画家有一个奇怪的理论:卖画者穷,买画者富,造假画算是劫富济贫。

沈周、文徵明都曾为仿冒他们的假画题款钤印。

文徵明的学生朱朗就出售仿他的假画。

有人差仆人到朱朗那里买文徵明的赝品,结果仆人却误进了文徵明家,文先生笑着接过礼物说,我画个真文徵明,你就权且当个假朱朗吧。

风骨狡黠、恪守放纵——文人卖画那些事儿

天啊,能不能严肃点儿?能不能对藏家负点责?

陈老莲有时自己画人物,而让学生画景;金农的学生说金老师也不是多忙,就是懒得画,总让我代笔;任伯年单子多画不完,自己平时又爱抽两口,很多作品就由女儿任霞代笔……唉,由此看,现在的大名家自己批量复制已经算是不错了。

风骨狡黠、恪守放纵——文人卖画那些事儿

从《画家生涯》这本书中,摘出一些趣事来,与诸君分享。

今古一样。

有风骨,也有狡黠;有恪守,也有放纵。


你有什么看法?
欢迎留言评论~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本平台所载图文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公益目的。本平台使用的非本院原创,图、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者联系,如若内容版权人认为本次转载行为不当,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

来源:国画鉴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米芾   文人   风骨   厨子   狡黠   王爷   仆人   体面   明代   中国   银子   名声   画家   事儿   礼物   朋友   作品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