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里的她出生优渥嫁得好,为何将人生过得凄凄惨惨又戚戚


《大宅门》里的她出生优渥嫁得好,为何将人生过得凄凄惨惨又戚戚

《大宅门》里女性角色众多,但论投胎投得好,没几个人能比得过白雅萍。可以说,雅萍的出生就已吊打后来嫁进大宅门的那些身世堪怜、无依无靠的女子。和她同辈份的几位嫂子剧里没有多做介绍,笔者也不敢妄猜,且看她的下一辈:

比如黄春,詹王府大格格的私生女,因见不得光被一出生就送给了乡下的贫苦人家,忍饥挨饿、辛苦劳作才能艰难地生存下来。

比如九红,母亲死后就被亲哥卖到窑子里,吃苦受累不必说,还一辈子被“窑姐”名声所累,婆婆连死都不让她戴孝,女儿则一辈子不肯认她。

比如槐花,又痴又聋的母亲,家徒四壁、穷得揭不开锅的破家,靠卖闺女当丫鬟的两个钱换取生计,想来槐花的童年也过得极为惨淡。

再比如雅萍的女儿香伶,从小在关家看似是大家小姐,却因母亲的过错被连带着不招家人待见,父亲冷漠继母苛待,抱一抱弟弟都被打得遍体鳞伤。

而雅萍则比她们运气好太多了,雅萍出生在世代经商,家底殷实的白家,父亲精明能干且一言九鼎,带领着哥哥们将家族生意做得欣欣向荣,母亲虽柔弱无主见,却可以每天捧着点心匣子过着舒心逍遥的日子。

雅萍作为白家的独女,也和母亲一样在白家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直到在适婚年龄被许配给了朝廷命官,书香门第的关家。


《大宅门》里的她出生优渥嫁得好,为何将人生过得凄凄惨惨又戚戚

可是雅萍的出生即使赢在了起跑线上又怎样?后来需要自己走的路还是一步错,步步错,终至一生命运多舛、身不由己。

聪明的女人常常化腐朽为神奇,而愚蠢的女人却总能将一手好牌打成稀烂。

白雅萍是怎样将自己的好运作没的呢?

在雅萍身上有三个鲜明的性格特点,都说“性格决定命运”,雅萍就生生被自己的性格给毁了。

第一、爱管闲事,爱凑热闹

雅萍作为嫁出去的女儿在娘家的存在感极强。

嫁给关少沂后,雅萍先后生下了一女一儿,可是就这也栓不住雅萍爱回娘家的脚步。

雅萍跟二奶奶推心置腹说是因为婆家的气氛压抑:关老爷子刻板严肃,出来进去没个笑脸;丈夫关少沂也冷冰冰的,整个一艮萝卜辣葱,身上没有点热乎气。


《大宅门》里的她出生优渥嫁得好,为何将人生过得凄凄惨惨又戚戚

这样的关家让性格欢脱,爱凑热闹、爱管闲事的雅萍嫁过去五六年也不适应。

不适应的解决方案是什么?雅萍选择的是“”,逃回娘家,眼不见心不烦,因为儿子小宝尚幼,也就一两岁,雅萍只把儿子带在身边,干脆一起住着不回去。

关少沂亲自来接,雅萍也不给姑爷面子,仍执意留在了娘家。

雅萍的这一举动让姑爷关少沂很不爽,别人家娶了媳妇都是打里照外,或贤惠孝顺抚育儿女、或理家管事井井有条,唯独自己娶了媳妇就跟没娶一个样,总是不着家。

雅萍不爱回婆家先不说,她在娘家过得也不消停。拎不清自己的身份,事事都爱横插一杠子。多管闲事爱嚼舌根,惹得娘家人也不待见。

老三去安国进货黑了钱,老大为了不让年迈的父亲操心,选择了替老三扛雷并包庇下来,雅萍一个嫁出去的女儿非要站出来主持这个公道。

雅萍心是好心,也是为着白家好,可是结果却事与愿违。

一向温厚的白家大爷责怪妹子,“你嫁出去就不是白家的人了,家里的事少插嘴?”

白家三爷被这妹子搞得焦头烂额,心里说不出的愤恨不平:家里人还不说什么呢,你一个嫁出去的女儿跑到这里咸吃萝卜淡操心,尽搅我的好事。

明面上已然动不动就让雅萍滚回婆家去,暗地里更变本加厉,专门给雅萍添坏话、使绊子,雅萍一辈子的不幸都与这三哥脱不了干系。

连一向和雅萍交好的二奶奶都说她:家里的事你哪件不掺和,就数你能。


《大宅门》里的她出生优渥嫁得好,为何将人生过得凄凄惨惨又戚戚

雅萍在娘家的多管闲事除了给自己处处树敌外,一点用都不起,她本人却还乐此不疲,可见雅萍有多么的拎不清。

第二、做事大大咧咧,没轻没重

雅萍经常呆在娘家,姑爷关少沂虽略有微词但也无可奈何。因为一来雅萍娘家给力,是雅萍有力的靠山;二来雅萍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这可是关家的长房长孙。母凭子贵,雅萍的作为关少沂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谁知这雅萍是个人来疯,看到和她交好的二奶奶生了个爱笑不爱哭的儿子,乐也乐不够,见天抱着自己孩子小宝呆在二奶奶房里。

这天,她发现她往上一扔小宝,丫鬟怀里的小景琦就咯咯直乐,这下雅萍玩心大发,就将小宝抛上来接住的逗景琦笑,二奶奶进门看到此景大惊失色,嗔怪雅萍:“摔着了可不是玩的。”

谁知没心没肺的雅萍根本没听进去,仍然这样逗景琦笑。


《大宅门》里的她出生优渥嫁得好,为何将人生过得凄凄惨惨又戚戚

也是这日合该有事,正好雅萍才在院子里和二奶奶嘀咕老三在安国倒腾烟土的事,二奶奶觉得事关重大,说要去向老爷子汇报。谁知两人的谈话被老三媳妇听个正着,怕丈夫吃亏赶紧回房告诉了老三。

二奶奶到了老爷子房里,看到老爷子吃着药仍咳嗽得惊天动地,不忍给老爷子添堵便欲言又止,只拿别的话给岔开了。

听到被告状老三又惊又怕,怒气冲冲地来找二奶奶算帐,一脚踹开了房门,好巧不巧,这踹门的当口雅萍正把孩子抛了上去,听到踹门声一惊,竟忘了接住孩子,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活活给摔死了。

这件事的主要责任当然在雅萍,当妈的得多心大才能拿儿子的命当儿戏,没有危险观念,没有安全意识,虽然老三是事件的导火索,可是他哪知道里面正抛孩子玩。

雅萍的这个过错逼疯了自己,也将自己的余生幸福全给搭上了。关家恨透了雅萍,而且雅萍嫁后的所作所为也没给关少沂留下情分可念。不休妻已经是他的最大恩赐了。

第三、没有主见,任人摆布

雅萍的悲剧这还不算完。

经过丧子之痛的雅萍脑筋时而糊涂,时而清醒,她从一个嫁入官宦之家的少奶奶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弃妇,丈夫和她情断义绝,儿子死在她手,幼小的女儿则不仅要忍受和母亲分离之苦,还要受母亲所累,过着挨打受骂的日子。

在娘家的日子眼看着也不好过了,白家遭了大难,生意被查封,父亲一病不起,母亲糊涂了一辈子,除了陪着她掉眼泪一点忙都帮不上。

大哥被判了斩监候,大嫂自尽,留下四个未成年的孩子前途未卜。三哥两口子只想着大难临头自己单过,白家未来眼看自身难保。


《大宅门》里的她出生优渥嫁得好,为何将人生过得凄凄惨惨又戚戚

老三见天地埋怨雅萍:“都吃不起饭了,还赖在娘家干什么?滚回你自己家去!”

幸好雅萍本是个心大的女人,也幸好雅萍还有个心地善良、通情达理、能力过人、深明大义的好二嫂。

只有这二嫂视她为手足,对她一如既往,这也才有了雅萍的栖身之所。

庚子年,八国联军打入了北京城,烧杀抢掠,京城里的人纷纷找门路外逃。白家要逃往西安,二奶奶招呼雅萍和香伶上车,关少沂匆匆赶来要接上香伶往山西逃难,母女俩抱头痛哭,不忍分离。

二奶奶于是让关少沂要接就把雅萍一块接上,二奶奶忙中出昏招,谁知这时的雅萍竟无半点异议,懵懵懂懂地跟上关少沂就回了关家。

果然关少沂驾马车逃跑时,带走了香伶却一把推开了雅萍。留下脑筋不清楚的雅萍独自面对未知的凄风苦雨。


《大宅门》里的她出生优渥嫁得好,为何将人生过得凄凄惨惨又戚戚

又是老三,为了泄私愤当了汉奸,带着洋人洗劫了詹家和关家,连带着让洋人发现了在关家正孤独无助、一脸惊慌失措的雅萍,雅萍又遭遇了人生的第二次重创,被洋人给遭蹋了。

这次的事件主要怪关少沂太无情,明知雅萍脑子不太清楚,从二奶奶手里接手过来却又将她扔下不管了;其次怪二奶奶“精明一世,糊涂一时”,高估了关少沂的人品,不该把雅萍推出去。

这会儿的雅萍不知是因为病,还是原本就没有主见,总之她已经落入任人摆布的境地,命运全由不得自己做主。

雅萍的悲剧命运正应验了那句“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始作俑者正是她那要命的性格。

不幸中的万幸是:当命运急转直下,眼看要坠入人生黑洞时,还有二奶奶为她兜底,顾她衣食无忧,全她尊贵体面。

总爱看的一段情节时,雅萍老了,又病得起不来床,住在香伶破旧逼仄的房子里。香伶忙于生计手脚不停,姑爷奎禧还在做着回归王府好日子的白日梦。

景琦和黄春找大格格未果顺路来探望,看到雅萍的现状凄凉后,黄春提议将老姑奶奶接回去,雅萍推辞:“凑合着活吧。”景琦一句话拍板:“守着这么个姑爷还不够恶心的。”雅萍看到景琦和黄春是诚心诚意接自己回去,高兴地连连说:“走,回家,回家。”


《大宅门》里的她出生优渥嫁得好,为何将人生过得凄凄惨惨又戚戚

雅萍这一辈子,只有二奶奶这儿是她最好的归宿,难怪二奶奶一死,她也便追随而去,走完了自己潦草又悲惨的一生。

有人将雅萍的遭遇归结到包办婚姻,归结到和姑爷关少沂的性格不合、三观不一,可是在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那个时代,“琴瑟和鸣,举案齐眉”的婚姻概率无异于跟中彩票一样,剩下的都需要自己经营。

雅萍先是选择逃避,然后是大大咧咧的性格铸成大错,人生有的错可以弥补,可是有的错一犯就是千古恨,所以与其说是婚姻悲剧,不如说是性格悲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优渥   安国   姑爷   宅门   婆家   老爷子   洋人   娘家   主见   悲剧   奶奶   性格   儿子   父亲   女儿   母亲   孩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