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真的不会作诗吗?

贾母是《红楼梦》里的当权者,贾府上下全部尊重她孝敬她,她也经常表现一下她善良与和霭,似乎是恩威并用手段了得。许多读者认为她把贾府管理的很好,而且又会行酒令又懂音乐,实在才华惊人,以致于大家都以为她是一个很有学识的人;有的读者说贾母不屑于作诗,如果贾母想写,那会比林黛玉写的还要好。

很不幸,这其实是读者朋友的错觉,贾母其实是一个连字也不识的老人,书中有许多地方已给出了答案。

贾母真的不会作诗吗?

一、喜欢糙话

《红楼梦》第75回,贾母与贾宝玉及众位小姐们吃完饭,尤氏才吃。因尤氏吃的是白粳米饭,贾母问道:

“你怎么昏了,盛这个饭来给你奶奶。”那人道:“老太太的饭完了。今日添了一位姑娘,所以短了些。”鸳鸯道:“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富馀也不能的。”

鸳鸯的话表明,贾府已经严重衰败了,连好一点的米都很少的可怜了。

王夫人忙道:“这一二年旱涝不定,田上的米都不能按数交的。这几样细米更艰难了,所以都可着吃的多少关去,生恐一时短了,买的不顺口。”
贾母笑道:“这正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众人都笑起来。

贾母连一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不会说!并且家里都快没米下锅了,外面的世道更加艰难,贾母竟还能笑的出来!只要有她贾母的一口饭,她才不管别人;这与贾宝玉的“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人”,腔调一致,祖孙同心!贾母不但没文化,而且没眼光、没策略。

贾母真的不会作诗吗?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大伙在秋爽斋吃饭。

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那么鸳鸯嘱咐了刘姥姥什么话?调停的什么?后来书中写道:

刘姥姥拿起筷子来,只觉不听使唤,又说道:“这里的鸡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日囊一个。”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

鸳鸯是贾母的贴身大丫鬟,当然深知贾母的习性与喜好,所以才逼着刘姥姥说出这番粗俗的话来;从贾母“笑的眼泪出来”可知,鸳鸯的目的达到了。贾母就是一个喜欢听糙话的人!

贾母真的不会作诗吗?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邢夫人和鸳鸯讲时,拉着她就要去回贾母,她“夺手不行”,做害羞状,让邢夫人误以为她愿意呢。邢夫人回家和贾赦商量娶她的事去了,她不说去找贾母撑腰,反跑到园子里“躲起来”。(请参考我写的鸳鸯的真正死因是什么你的身边有没有鸳鸯一类的人)

在园子里,鸳鸯和袭人平儿骂了一通贾赦:

正说着,只见他嫂子从那边起来。袭人道:“当时找不着你的爹娘,一定和你嫂子说了。”鸳鸯道:“这个娼妇专管是个九国贩骆驼的,听了这话,他有个不奉承去的!”说话之间已来到跟前。

一个未婚的女子能骂自己的嫂子为“娼妇”,这个女子的脸皮有多厚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她嫂子刚说了一句:

鸳鸯听说,立起身来,照他嫂子脸上下死劲啐了一口,指着他骂道:“你快夹着逼嘴离了这里,好多着呢!什么好话!……”

这就是贾母调理的“水葱儿”一般的丫头!在她嫂子还未说正题的时候,她“立起身来”、“照她嫂子脸上下死劲啐了一口”、“指着他骂道”,还有一句“夹着某嘴”,这是一个受害者受压迫者的样子吗?这是一个女孩子能说的出口的话?只能说贾母“调理”出来的人太强大了。

鸳鸯跟着贾母习惯了糙话,自己也变得和贾母一样经常发号施令泼妇一般。很难想象,一个有着丰富学识的女人会喜欢糙话;如果这样的女人会作诗,那就太不正常了。

贾母真的不会作诗吗?

二、贾母不认得文房四宝

《红楼梦》第22回,贾母贾政和孩子们一起猜灯谜,贾政做了一个: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
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打一用物。
说毕,便悄悄的说与宝玉。宝玉意会,又悄悄的告诉了贾母。贾母想了想,果然不差,便说:“是砚台。”贾政笑道:“到底是老太太,一猜就是。”

这么简单的一条谜语,贾政为什么要悄悄的“说与宝玉”?而宝玉会“意会”?(贾宝玉什么时候对贾政的话意会过?)又马不停蹄的“悄悄的告诉了贾母”?

因为对于贾母猜不出谜语大家都心知肚明!最妙的是,贾母听了以后还“想了想”,确实“果然不差”,便说“是砚台!”这想了想三个字表明,贾母真的猜不出来呀。她心里没有砚台,怎么会猜的出!贾母估计连字也不会写。

贾母真的不会作诗吗?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凤姐儿忙走至当地,笑道 :“既行令,还叫鸳鸯姐姐来行更好。”众人都知贾母所得之令必得鸳鸯提着,故听了这话,都说“很是”。

行个酒令都得鸳鸯提着,贾母这是什么程度的文化水平?咱们再看下贾母所行的酒令:

鸳鸯道:“有了一副了。左边是张天。”贾母道:“头上有青天。”众人道:“好。”鸳鸯道:“当中是个五与六。”贾母道:“六桥梅花香彻骨。”鸳鸯道:“剩得一张六与幺。”贾母道:“一轮红日出云霄。”鸳鸯道:“凑成便是个蓬头鬼。”贾母道:“这鬼抱住钟馗腿。”

从这个酒令我们可以看出,鸳鸯是如何“提着”贾母的:基本上鸳鸯说的最后一个字是就贾母要说的第一个字。如此简单的酒令却是贾母在《红楼梦》里最文化的一场走秀。以贾母的作派,只要她会,必不肯不表现的,所以可知贾母真的是一个没学问的人,更别提作诗。

贾母真的不会作诗吗?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大家联诗正热闹时贾母来了。

贾母先是夸了梅花俊,又吃了一腿糟鹌鹑,然后就要大家说笑话给她听,最后想起来问“作何事了”。众人便说作诗。贾母道:“有作诗的,不如作些灯谜,大家正月里好玩。”然后借口那里冷,嘱咐了一句,急忙忙的去暧香坞了。

如果大家不是在作诗,是在说笑话,那就不冷了;但是一听说小孩子们正在作诗,贾母就觉得冷了。说白了,贾母是给吓跑了。朋友想一想,如果贾母会作诗,她不得高高兴兴的说“你们说吧,我听听”,或者说“我也来一句,说的不好不许笑话我”之类

又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向来以会玩爱玩著称的贾母竟然溜号,不符合她的做事风格呀。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贾母对诗一窍不通!

贾母真的不会作诗吗?

三、治家方针

1、贾母的“独宠”策略

被贾母“宠幸”的孩子,都会傻子似的受她的摆布,像贾宝玉;不被“宠幸”的,也会削尖了脑袋巴结讨好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一点她的恩泽,好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像贾赦贾琏王熙凤。

贾母年轻时“独宠”她的大儿子一家,把贾赦贾琏宠成不成器的东西后,转脸把目光投向二儿子一家,把元春送进皇宫就“独宠”二儿子一家了。但以她的精致,二儿子家人也太多了,周姨娘、赵姨娘、贾环等也不招她待见,她“宠”的也只是与元春有亲密关系的贾宝玉。所以贾琏贾琮贾环他根本就不理会。

如果贾母有学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难道他也不知道?更何况这些人本不是“人之幼”而是她之幼!

贾琏因从小缺少母爱,长大后滥情;贾琮“黑煤乌嘴的”;贾环“鞋褡拉袜褡拉的”,都是她的亲孙子啊。而被她“独宠”的贾宝玉,不但吃的穿的如皇帝一般,而且佣人多的也如皇帝一般,最神奇的是,童年时期就安排好了一众小老婆,这不是暴殄天物吗?端午节那天晴雯和贾宝玉吵架:

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们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先时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何苦来!”

贾宝玉的亲弟弟连衣服鞋袜都穿不齐全,他却玻璃缸玛瑙碗都不爱惜,哄着晴雯撕扇子实在是罪过可惜,难怪麝月骂他造孽。

贾母觉得,如果把荣国府的资源平均分配,谁都不会特别感激她,因为大家都一样啊;但是如果把资源的百分之九十五给一个人,那这个人肯定会觉出她的好,只要有权有势的一方能感觉到她的好,即便没有权势的大部分人恨她又能怎样呢?(请参考贾母,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贾母真的不会作诗吗?

2、享受的不干活干活的不吃饭

在贾母的“英明领导”下,贾宝玉只负责吃喝玩乐,连书都不用读;所有的好吃食好衣服好丫头高级化妆品都送到怡红院,随便他用随便他糟蹋。

贾母出二十两银子给宝钗过生日:

凤姐凑趣笑道:“……果然拿不出来也罢了,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只是勒啃我们。举眼看看,谁不是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了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那些梯已只留与他,我们如今虽不配使,也别苦了我们。这个够酒的?够戏的?”说的满屋里都笑起来。贾母亦笑道:“你们听听这嘴!我也算会说的,怎么说不过这猴儿。你婆婆也不敢强嘴,你和我梆梆的。”

贾母怎么会说不过王熙凤呢?因为王熙凤说的是事实。当着大家伙的面她不能反驳,如果反驳了,岂不是要把一些财产颁给贾赦贾琏一部分吗!“那些梯几只留与他”,这可不是一般的奶奶可以做的到的,这得昧着多大的良心呀!

贾琏与王熙凤几乎包揽了荣国府所有的事务。从王熙凤一出场,作者就交待了她事务多,然后每一次出场都强调王熙凤劳累,累到流产,累到倒下。而贾琏,工作量也是大的惊人:贾政“不惯俗务”,贾赦“官也不好好做,每天只和小老婆喝酒”,修建大观园全程贾琏一个人忙活,出外差一走大半年;有一点小闲暇还得勾搭个女人玩耍一下,实在操劳。

这两口子每日为叔叔一家操劳,得到了多少报酬呢?少的可怜,王熙凤说:

这屋里有的没的,我和你姑爷一月的月钱,再连上四个丫头的月钱,通共一二十两银子,还不够三五天的使用呢。若不我千凑万挪的,早不知道到什么破窑里去了。

贾母这种奇葩的分配工作与待遇的方式,实在令人无语。贾母连安慰犒劳一下员工都不懂,林黛玉还知道给送东西的丫头妈妈们抓两把钱呢。

贾母真的不会作诗吗?

3、把家族的生存希望绑架在家里的女孩子们身上

贾母自从对贾赦失去了信心,就把主意打到了元春身上。

本来,贾母在贾赦一家闹腾的有滋有味,贾政默默的把贾珠教育的很好;以贾珠的聪明勤奋,也能像贾雨村一样考个不小的官职,但贾母的“宠爱”一到,元春就给送进宫里去了,贾珠就莫名其妙的死掉了,贾宝玉直接就成小傻子了。

所以,迎春结亲时贾母不说话,因为在她看来女孩就应该为家族牺牲,以后探春也会走这个路子,惜春也必须这样(惜春从姐姐们身上看透了一切,所以自己提前当尼姑了)。贾母根本不把女孩子当人看,却仍口口声声的标榜自己疼爱孙女;元春被她骗的很惨,临死前才醒悟,所以才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的感叹。

李纨只念过《烈女传》之类,但李纨都知道让贾兰读书,结果贾兰高中,不但成就了自己,也为母亲尽了孝心;所以,贾母连《烈女传》也没念过,不然在她的治家理念中不会仅有靠“结姻亲”这一条道儿,舔食着女孩子们的鲜血享受她精致的日常生活。

所以,贾母根本就不会作诗,甚至她连字都不认识一个字都没有写过。这样的一个无知无识的老妇人,靠着自己的精明与强势硬是登上了统治者的宝座;曹雪芹挖苦讽刺的是,当时的男权社会里以贾赦贾政贾宝玉为代表的男性的无能懦弱、懒惰和愚昧。

相关阅读 贾母是如何走上统治阶级宝座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5

标签:刘姥姥   宝玉   月钱   娼妇   玻璃缸   红楼梦   酒令   砚台   烈女   小老婆   扇子   嫂子   鸳鸯   夫人   丫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