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一直被人奉为不可超越的经典,一年选角,一年培训,一年拍摄;导演、演员与红学家们的认真态度每每给人以真实的励志感觉。

然而……

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我们知道,香菱比宝钗大好几岁,并且香菱是宝钗的哥哥薛蟠的侍妾,原著里宝钗一直叫她菱姐姐,她称宝钗为姑娘。

但是,八七版电视剧贾宝玉的寿宴上,香菱对着宝钗说:

“宝姐姐,宝姐姐,回头林姑娘说的你给我讲讲吧!”“姐姐,她说的真好。”“姐姐再给我讲讲她(湘云)的。”

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历来被人定义为尊重原著,这是尊重的哪门子原著?让香菱称宝钗一声姑娘有那么难吗?为什么非得让嫂子叫妹妹“姐姐”呢?难道我国在某一个朝代或者在某一个地区有这样的习俗吗?年龄大的女孩儿叫年龄小的“姐姐”?嫂子叫妹妹“姐姐”?

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八七版《红楼梦》,根本没把曹雪芹和原著放在正确的位置,肆意颠覆原著精神,以邪恶为善良,把坏人当好人,贾母的恶行王夫人做,王夫人的功德给贾母,擅自篡改公子小姐的肯定否定句式。

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01、以邪恶为善良,把坏人当好人

贾母作为国公夫人一品诰命每日吃着国家的俸禄,这样位高权重的皇亲国戚本来是有社会义务的,她应该给别人起到表率的作用。然而,在那个“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民不安生”的时代,贾母却只一味地喝酒吃肉,带着孙子孙女们苟且行乐荒废光阴。

贾母从来没有给外面贫穷的老百姓熬过一口粥,更没有做过一次开仓放粮赈济乡邻的善举,她甚至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要给农民减租。

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别说要求给不认识的人一口饭吃,即便是她家里的一些老亲戚和一些老妯娌们,她也从不喜欢接济别人。

她的几个老妯娌们家里已经穷等快揭不开锅了,她却因为怕人家借她的钱对人家异常冷淡,过春节时如果在祠堂里见了面,她都是冷冷的说两句话就走。

贾母是一个冷酷得连自己的亲孙子贾琮贾环都不搭理的人,以至于贾环和贾琮“一点都不像大家的公子”。

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贾母过生日,老妯娌们家的小姑娘大大小小一共去了20几位,但是贾母只把四姐儿和喜鸾两位叫到她的跟前,并且留下她俩“顽两日再去”。

贾母的这一做法与她“独宠宝玉”、冷淡其他孙子的做法如出一辙,这种对少数人的“善意”伤害了太多的人,其实是罪恶的。因为她的这种“”善意”间接地会导致其他人因为嫉恨宝玉四姐儿喜鸾,从而会给这三个人招致灾祸。

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贾环之所以用热灯油泼贾宝玉的脸,就是因为贾母“独宠宝玉”给宝玉带来的灾祸,这还是元春还在皇宫里当着贵妃呢。

所以80回之后,不管是贾琏还是贾蓉贾环贾琮,他们都会团结起来向宝玉复仇。但是宝玉的身边,哪里还有能够庇佑她的人呢?

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02、王夫人的善行给贾母

刘姥姥去贾府打秋风,贾母只把自己用不着的东西乱七八糟地给了刘姥姥一大堆,没给刘姥姥一两银子!

然而,八七版《红楼梦》却是这样拍的:

刘姥姥在大观园玩了几天要回家了,贾府的人已经套好车,平儿拿着许多东西一一地告诉刘姥姥,这个是谁给的,那个是谁给的,又说:

“这两包啊,每包50两,是老太太给的,叫你回去做个小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别再投亲靠友的了。”

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凡是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刘姥姥走的时候,贾母一两银子没给,是王夫人给了刘姥姥一百两银子,什么做小买卖、置几亩地、别再投亲靠友的,这都是王夫人的台词。

但是,红学家们为了赞美贾母,硬生生地把王夫人的善行剥夺下来安在了贾母的身上。

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03、贾母的恶行给王夫人

贾宝玉和黛玉吵架,因为贾宝玉太凶,黛玉快被气(吓)死了,老妈妈们只好去通知贾母、王夫人。书中是这样写的:

那贾母、王夫人进来,见宝玉也无言,林黛玉也无话,问起来又没为什么事,便将这祸移到袭人紫鹃两个人身上,说“为什么你们不小心服侍,这会子闹起来都不管了!”因此将他二人连骂带说教训了一顿。二人都没话,只得听着。还是贾母带出宝玉去了,方才平服。

但是八七版《红楼梦》演的是,王夫人气呼呼地拉着宝玉走了。

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本来,原著里是贾母气呼呼的拉着贾宝玉走了,电视剧竟然把这个行为安在了王夫人身上!

说实在的,王夫人作为贾宝玉的亲娘,完全有资格气呼呼的拉着自己的儿子离开,小家子气的母亲向来可以如此。当自己的孩子与他人产生纷争,没有心胸也没有头脑的母亲就是很擅长在对方的面前发泄情绪。

然而,贾母作为贾宝玉的奶奶、林黛玉的外婆,手心手背都是肉,里里外外一样亲。拉着孙子负气离开,把气息奄奄的外孙女晾在那里,为的是哪般?

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八七版《红楼梦》的编剧之所以会这样改编,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赞美贾母,黑化王夫人。

在那个时代,贾母是婆婆,是统治阶级;王夫人是儿媳妇,是被统治阶级。八七版《红楼梦》一直美化封建统治阶级,妖魔化被统治阶级。

这与曹雪芹的原意是相悖的。

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04、把贾宝玉的否定句改成肯定句

读者朋友们都知道,我们汉语的肯定句和否定句绝大多数的时候意义都是完全相反的。但是,八七版《红楼梦》的编剧,人家就能不管原著,非常任性地把贾宝玉的否定句变成肯定句。

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贾宝玉被打之后,宝钗去看他,袭人因为坐得久了要出去逛逛,于是宝钗就坐在贾宝玉的身边绣兜肚,贾宝玉在睡梦中清晰的大叫:

“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

“如何信得?”意思就是不能信,表明贾宝玉不相信和尚的话;但是八七版电视剧中贾宝玉是这样说的:

“和尚道士的话有什么信不得的?”

“有什么信不得的?”意思是可以相信,他相信金玉良缘!

真的让人无语!

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05、把迎春的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贾府过完中秋节,开始往外撵丫头了。

周瑞家的到迎春房里带司棋,司棋因为不想离开和迎春拉拉扯扯。司棋哭道:“姑娘好狠心!哄了我这两日,如今怎么连一句话也没有?”迎春含泪道:

“我知道你干了什么大不是,我还十分说情留下,岂不连我也完了。你瞧,入画也是几年的人,怎么说去就去了……依我说,将来终有一散,不如你各人去罢。”

司棋偷偷地把她的表哥潘又安引到大观园私会,如果不是被鸳鸯撞见,估计早就未婚先孕了。

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王熙凤带领王善保家的搜检大观园,王善保家的作为司棋的姥娘,亲手拿出了潘又安传递过来的脏物;刚刚学会识字的王熙凤,认认真真地把潘又安的情书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读了一遍。

王善保家的自打自脸,把剧情推向了高潮,大观园里呈现出少有的欢乐祥和气氛。

司棋做的丑事,天下皆知,迎春没有能力为她遮掩。所以迎春才会说:“我知道你干了什么大不是”(我知道你做了什么大丑事)而不是电视剧中所说:“我也不知道你有什么大的不是”。

正是因为大家伙都知道司棋做了丑事,所以迎春才没有办法为她求情,没有办法让她留下来。如果迎春说不知道你有什么大的不是,那么她怎么好意思不为她求情呢?

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06、八七版《红楼梦》把林黛玉拍成了小气鬼

《红楼梦》第一回开篇就告诉读者,《石头记》讲的是降珠仙子还泪报恩的故事;既然降珠仙子能做到还泪报恩,她怎么可能是个小气鬼?!

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但是,八七版《红楼梦》却遵循了高鹗、程伟元的结尾,把林黛玉拍成了一个小气鬼:

贾宝玉和宝钗定亲,直接把林黛玉给气死了。

不但如此,为了证明林黛玉是个小气鬼,八七版《红楼梦》还自作主张,不惜歪曲原著“创造了”一些稀奇古怪的细节。

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贾母给宝钗过15岁生日,请了一班小戏,王熙凤拉过一个小戏子说,“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史湘云说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个眼色。”

一个小戏子装扮以后才能像林黛玉,这难道不是夸林黛玉长得好看吗?贾宝玉对着史湘云使眼色为哪般?

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原来,贾宝玉这位大事妈就是要歪曲王熙凤的意思,让大家误以为王熙凤把黛玉比戏子。

书中写道:

众人却都听了这话,留神细看,都笑起来了,说果然不错。一时散了。

但是八七版电视剧却是这样拍的:

史湘云话音刚落,林黛玉就斜着眼睛看过来,刚看到贾宝玉向湘云使眼色,林黛玉一脸怒色拂袖而去。并且在走之前和史湘云两个人用表情你来我往正面交锋。

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这都是为了污蔑林黛玉,给观众营造一个林黛玉“小性子”“小心眼儿”的感觉。

实际上,在原著里,林黛玉根本就没有赌气离席,也没有和史湘云在心里互相愤恨。

后来书中写黛玉和湘云一起去找贾宝玉,和宝钗三人一起说说笑笑地看贾宝玉写的偈子,就是为了表明,黛玉从来就没生气,也并没有和湘云有斗气。

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如果八七版《红楼梦》没有红学家们的参与,无论拍成什么样子都有情可原。既然红学家们要参与,就应该尊重曹雪芹,尊重原著,而不应该尊重高鄂、程伟元和无名氏。

高鄂、程伟和无名氏的续书是狗尾续貂,结果把貂变成了狗;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是把高鹗、程伟元、无名氏的狗浓墨重彩地又上了一次色,只是让那只狗看起来更灵活,更像一只狗而已。

八七版《红楼梦》:把贾母当善人把王夫人当恶人把黛玉拍成小气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红楼梦   小气鬼   刘姥姥   红学   大观园   宝玉   妯娌   孙子   无名氏   丑事   善人   统治阶级   原著   迎春   姐姐   电视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