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毛钱的战役,打不垮新丰巢的底气

5毛钱的战役,打不垮新丰巢的底气

​因为5毛钱的事,丰巢快递柜正在遭受越来越多的非议。

4月30日,丰巢正式宣布推出会员服务,收费标准同时出炉,普通用户的包裹未来只可享受12小时的免费保管时长,超时后,每12小时收取0.5元,3元封顶。

突如其来的收费模式,引发了不少用户的质疑,一些小区则更为激进的将丰巢拒之门外。

5月5日晚间,杭州市东新园小区发布文件宣布停用丰巢快递柜,该文件表示,在丰巢快递柜未给出解决方案之前,快递柜于2020年5月6日暂停使用。

5月6日,东新园小区正式将丰巢快递柜断电。

5毛钱的战役,打不垮新丰巢的底气

对于此事,丰巢的回应也颇为强硬,5月9日,丰巢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声明称,业委会单方面断电已经构成违约,丰巢保留追索东新园业委会毁约的责任权利,同时将依据合约追索相关经济和商誉损失。

一边寸土不让,一边强势回应,仿佛只过了一个五一假期,丰巢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就从鱼水相依变得不可调和。

矛盾的爆发,对于迫切需要扭转业务亏损的丰巢来说,似乎早在预料之中,5毛钱的定价并不算离谱,与用户的交恶倒显得有些锱铢必较的气势。

在收费问题上的强势立场,也不由得让人好奇,丰巢的底气到底来自哪里?



先收费后收购,新丰巢已是行业寡头

就在东新园小区发布文件宣布停用丰巢快递柜的那一晚,丰巢快递柜的母公司顺丰控股则发布了一则更具爆炸性的公告。

顺丰控股公告中显示,其参股公司丰巢开曼的子公司丰巢网络与中邮智递(中邮速递易的运营主体)及其股东签署一揽子交易协议,交易完成后,中邮智递成为丰巢开曼的全资子公司。

中邮速递的公司名称听起来似乎有些陌生,但其确是快递柜领域不折不扣的“国家队”,旗下的速递易由于背靠中国邮政,占据了目前快递柜市场25%的份额。

而丰巢之前则占据了44%的市场份额,两家合并后,近7成的市场蛋糕已经收入囊中,新丰巢在全国的快递柜数量已达28万组。

5毛钱的战役,打不垮新丰巢的底气

相比较丰巢,速递易已经收费这条道路上走了很久,早在2016年底,速递易已经开始试水收费模式,当时推出的标准是“超时4小时收费1元”,比起如今的丰巢要贵出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速递易宣布收费后,也同样有小区贴出暂停使用速递易的公告,并采取了断电封柜的处理措施。

不过和丰巢不同的是,速递易当年迫于压力并未强行推进收费策略,随即宣布取消5个试点城市的收费规定,并承诺修改优化新的收费方案。

后来速递易的收费模式调整为:48小时免费寄存,超时收费1块钱。对于新入驻的小区,则提供一定时间的免费试用期。

如今丰巢重走速递易的老路,显然也是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尤其在两家合并之后,已经成为了快递柜领域的绝对霸主,无须再过分考虑来自于市场竞争方面的压力。

从两家此前公布的财务数据来看,目前都还深陷亏损泥潭,丰巢2019年总营收为16.14亿元,亏损7.81亿元;中邮智递2019年营收则为4.29亿元,亏损5.17亿元。

两家亏损企业的合并,对于营收方面的诉求自然成为了首要任务。


会员制度下,双向增收不是唯一目的

连年亏损的丰巢,此前主要的营收渠道来自于配送方的付费,快递员存放一个快件到丰巢快递柜需要支付3-4毛钱,如果超过12小时用户没有取,快递员继续给用户存放的话,丰巢还会再扣3-4毛钱。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钱并不是由快递公司支付,而是计入到快递员的成本,从快递员每次派件的收益中扣除。

除此这种收入外,丰巢还在将快递柜所覆盖的线下流量进行集中变现,比如电子屏的广告位租售、公众号的丰巢商城等。

此外虽然之前没有进行强制收费,但丰巢也在通过“赞赏”的方式引导用户付费,已获得更多的营收。

但是对于快递柜这种重资产运营的商业产品来说,其核心成本是难以压缩的,快递柜的制造运输、投放地点的租金电费、后期的运营养护等,都是肉眼可见的成本支出。

单凭配送端的付费和并不可控的额外营收,远远不足以支撑丰巢在线下的巨大投入。

在推行会员模式后,丰巢除了打通对于用户侧的商业变现,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将快递柜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从而拉动整体营收提升。

5毛钱的战役,打不垮新丰巢的底气

这一点和餐饮服务行业的“翻台”有着一定的相似,过去的免费模式下,用户对于取件的时间没有确切的感知,12小时内取件和24小时内取件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快递柜却不能再此时段接收新的包裹。

但在收费模式下,用户超出12小时取件就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倒逼用户在第一时间内取件,这就使得快递柜的使用效率提升,同样时间内能够承接更多的寄存包裹。

即便用户12小时内取件依然免费,但是丰巢却能够向快递员提供更多的寄存次数,从而抽取更多的派件收益,这对于丰巢快递柜来说,将是一次巨大的效率提升。

尤其在一些电商大促节点来临时,快递柜一柜难求的场面并不鲜见,而在收费模式下,丰巢快递柜的“翻台率”大幅提升,也有利于其进一步提升业务收入。



从培育市场到集中收割,互联网无新事

先是低价或免费提供服务以培养用户习惯,等到时机成熟时与竞争对手握手言和,转而向用户身上谋求利益增长点。这样的套路看似老旧,但却是互联网行业里一个屡试不爽的经典运营模式。

滴滴和快的合并后,网约车的价格逐渐高出了出租车;货车帮与运满满合并后,再也没有了免费的调车服务;丰巢与速递易合并后,快递柜的收费时代已经是不可逆转。

毕竟是商业化的产物,企业为了盈利无可厚非,用户本就应该做好心理预期,这一点上,丰巢其实是占理的。

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是,快递柜的存在,究竟是方便了快递员还是方便了用户,本着谁享受谁付钱的原则,用户并没有理由为强加过来的服务买单。

如果在双方均已告知的情况下,丰巢双向收费合情合理合法,但如果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快递员就把包裹寄存在丰巢快递柜,多少有些“强买强卖”的味道。

这其中或许可以甩锅成为快递员的不作为,但在收费模式下,丰巢作为既得利益者,有了收费的权利,是否也该尽到征询意见的义务?

5毛钱的战役,打不垮新丰巢的底气

此外还有一点不可回避的是,丰巢的背后是快递巨头顺丰,虽然并未纳入顺丰的上市体系,但仍有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

自家的快递员用不用自家的快递柜,这可能在未来也会成为一个新的问题,用了,没经用户同意,不用,公司又少挣了一笔钱。

当遇到这样的选择时,留给快递员的决定权,可能就并没有那么多了。

目前除了杭州东新园小区以外,上海中环花苑也已经在5月9日宣布开始停用丰巢快递柜,另有苏州、滁州、青岛、广州等地的小区业委会宣布抵制丰巢随意定价。

面对着汹涌的抵制声音,丰巢CMO李文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仍表示:“未来会继续推进会员制度。”

这样底气十足的回应,不知道丰巢还能坚持多久。但至少从目前来看,丰巢对收费模式的坚持,依然没有人能撼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新丰   底气   战役   速递   包裹   快递   效率   成本   小时   模式   小区   未来   公告   更多   会员   用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