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秘书张玉凤,主席把保险柜钥匙交给她,追悼会上痛哭流涕

生活秘书张玉凤,主席把保险柜钥匙交给她,追悼会上痛哭流涕

在毛主席晚年,有些人看似很重要,实际已经与他再无瓜葛,有些人看似轻描淡写,但是却陪伴他走过人生最后一程,包括毛主席的贴身护士孟锦云和秘书张玉凤,等等都是陪他走到最后的人。

其中张玉凤则是与晚年毛主席接触最多的人,在中南海张玉凤负责毛主席的起居和工作安排,对毛主席来说,她就像自己的女儿一样亲昵,甚至将自己的私人保险柜钥匙,也交给了她。

从女工到秘书

张玉凤被万里挑一,并且在主席身边工作如此多的年头,最大的原因就是她走进了主席的内心。毛主席晚年十分忧虑,曾经的战友和同志一个个地离开人世,最后只留他一人独守中南海。

生活秘书张玉凤,主席把保险柜钥匙交给她,追悼会上痛哭流涕

张玉凤则成了主席的依靠,也是主席唯一能够百分百信任的人。

实际上张玉凤是个东北人,1944年她出生在牡丹江的一户普通家庭,当时正是抗日时期,家家户户都过得深深火热。

因此张玉凤不像大家闺秀那样娇生惯养,动荡和不安让她变得独立,没成年之前就已经学着大人们做农活来赚点生活费。

她手艺很好,学过手工活以后再也没用过家里的钱。

1958年,中国迎来了大变革,铁路方面开始招聘第一批乘务员,她凭借着独特的气质和清晰的五官拔得头筹。张玉凤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学习,为了这份工作她专门锻炼了自己的普通话。

生活秘书张玉凤,主席把保险柜钥匙交给她,追悼会上痛哭流涕

张玉凤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她那份一丝不苟的执着让领导对她更是信赖有加,恰逢此时毛主席的专列正在海选乘务员,铁路局的领导第一时间,就帮张玉凤写了推荐信。

自此张玉凤就开始常伴主席左右,有她在,主席的车厢永远一尘不染,而她工作上的细致程度也让毛主席对她刮目相看。

不仅如此,在铁道部她还认识了他的未婚夫刘爱民。

生活秘书张玉凤,主席把保险柜钥匙交给她,追悼会上痛哭流涕

那年张玉凤22岁,因为需要经常交接工作,双方又都是单身,所以两个人渐渐互生好感。张玉凤是个很成熟的女孩,待人接物很是得体,刘爱民也深陷对张玉凤的爱。

一年后两人便成了家,张玉凤对主席的生活服务,而刘爱民为主席的安全负责,更是难得的是没有因为私事耽误一天工作,因此也深得毛主席的好评。

张玉凤的人生转折点就发生在1970年,不到三十岁的张玉凤,此时依然是专列上的列车员,但是下一秒,张玉凤被领导叫了过去,紧急派她前往中南海。

生活秘书张玉凤,主席把保险柜钥匙交给她,追悼会上痛哭流涕

众所周知当时的中南海是领导人集聚之地,也是毛主席的住所所在,张玉凤更是不禁有些惶恐。在中南海,张玉凤被卫兵接了进去,进入到里面的卧室她就发现病床上的主席,已经不同往日那般精神。

张玉凤随后被周总理亲自任命为毛主席的生活秘书。张玉凤是个明白人,她一下子就明白了来到这的目的,这是一个千斤重任,那就是照顾毛主席的生活,让他恢复健康。

在主席身边的日子

张玉凤与毛主席不是第一次见面了,也正是因为在列车上她细致的工作,才赢得了总理等人的一致好评,对她委以重任。

生活秘书张玉凤,主席把保险柜钥匙交给她,追悼会上痛哭流涕

此时主席已经77岁,并且很多不良生活习惯都很难戒除,张玉凤责任重大。

毛主席在晚年吃药睡觉都成了大问题,并且常常因为工作废寝忘食,张玉凤每次都跟在后面为主席端茶倒水、准备药品餐食。

不仅如此,她还要每天看着主席休息。

张玉凤并不是专业的护工,对于这份工作她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

他为了主席的身体自学养护知识,将主席视为自己家里的老人一样去照料,就凭这份用心,张玉凤就值得被信任。

生活秘书张玉凤,主席把保险柜钥匙交给她,追悼会上痛哭流涕

直到毛主席身体渐渐恢复无恙,张玉凤这才放下心来,毛主席对她的态度也开始发生转变,慢慢不再是上司对待下属的口吻对其说话,反倒是更像家里人的交流方式。

其实在主席晚年,仅张玉凤一个人是完全照顾不过来的,所以又派了护工孟锦云,但主席对待她们的态度都没有张玉凤那样亲切,这也是主席对她工作的认可。

毛主席在晚年没有什么知心人,张玉凤算得上唯一的一个,主席会把她当作女儿一样对她诉说心事。

主席晚年时担心公务繁忙忘记一些事情,还特意将私人保险柜的钥匙,交给了张玉凤。

生活秘书张玉凤,主席把保险柜钥匙交给她,追悼会上痛哭流涕

很多老人在老伙伴全部去世前都不会服老,毛主席也一样,在发掘整个体系中,老一辈的党人只有他自己时,他忽然病倒了。

在病床前,照顾主席时间最长的依然是张玉凤。

在主席最后的日子里,张玉凤成了他最后的一丝安慰。1976年,毛主席逝世,张玉凤痛哭流涕,在追悼会上,张玉凤的悲伤程度大过在场的所有人,六年中,毛主席就像她的父亲一样慈爱。

回归生活

主席的逝世意味着张玉凤的这份工作到了终结,六年中她很少回家,一直与丈夫分隔两地,平时最多的只是电话或者书信往来。

生活秘书张玉凤,主席把保险柜钥匙交给她,追悼会上痛哭流涕

这份工作结束后,她最先想到的还是要弥补家庭。

张玉凤先后被调往国家档案馆等机关工作,但是她觉得那样还是没办法照顾家里,也没有与丈夫拉近距离。

于是张玉凤主动找到领导说出了想法,希望能重回铁道部,与丈夫待在一起。

张玉凤终于回归生活,与丈夫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在家外面,张玉凤是个很能干的职工,在家里她也是一个勤劳的妻子。他们的两个孩子更是得到了很好的教育。

生活秘书张玉凤,主席把保险柜钥匙交给她,追悼会上痛哭流涕

张玉凤在毛主席身边学到了相当多的知识和思想,尤其是读书改变命运。张玉凤本身文化水平不高,但她也开始看起了书,并且教导两个孩子也要热爱读书。

结语

几十年后的今天,张玉凤已经是一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她的余生不仅在铁路事业无私奉献,还怀着缅怀之情将,毛主席的藏书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很多人都在张玉凤身上看到了毛主席的影子。

生活秘书张玉凤,主席把保险柜钥匙交给她,追悼会上痛哭流涕

还有人想去找她深入了解毛主席日常的细节,甚至有媒体希望能公开采访她,但都遭到了拒绝。

对她来说,虽然秘书工作结束,但她仍有责任保护毛主席的隐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保险柜   中南海   铁道部   秘书   主席   南海   乘务员   专列   会上   晚年   钥匙   丈夫   家里   老人   身边   领导   工作   张玉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