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18年未归,中野三纵副司令回乡探亲,老母亲问:长官您找谁?

参军18年未归,中野三纵副司令回乡探亲,老母亲问:长官您找谁?

动荡不安的年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而真正成就这些故事的,是那些付出心血的军队将士们。

那个年代,参军并不只是代表着光荣,代表着为国征战,更是代表着骨肉分离,甚至生离死别的痛苦。

那些在战场上,为了国家安危付出一切的将士们,将会被永远铭记。但在当时,他们参军所付出的, 远远比想象的还要多。

每一个士兵的背后,都曾经是一个完整的家庭,但是面对着国家的需求,却不得不目送自己儿子离开。

参军18年未归,中野三纵副司令回乡探亲,老母亲问:长官您找谁?

无论何时,军官士兵们都是以国为先,而后才会顾及自己的家庭。这也造成了当时许多分别的,痛苦的故事。

而开国的一位大将军郑国仲就是这样一位,为祖国人民奉献全部,而将自己的小家放到身后的将领。

年少贫苦,踏入军队

郑国仲出生于黄安县,此地多出革命有志之士。也正是因为此地革命精神传承氛围浓厚,后被改名为红安县。

参军18年未归,中野三纵副司令回乡探亲,老母亲问:长官您找谁?

但在当时,这个小县城不过是个破旧落后,一片狼藉的地方。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此地不仅多发天灾,百年来人祸更是不断。

总是被卷进战争中的小县城,为了保命,各家各姓便自己修筑堡垒,以期望能够从战争中幸存。

而每次战争都是很长的一段时间,长此以往,此地人口稀少,又频遭战争,故而变得极度的贫困。

为了养家糊口,还是个孩子的郑国仲学习怎么当裁缝,早早地便在想方设法的补贴家用。

参军18年未归,中野三纵副司令回乡探亲,老母亲问:长官您找谁?

但真正踏入社会,他才真切地感受到世道的艰难。别说缝补衣服,各家各户连饭都吃不上了,哪里还会有钱来做新衣服。

如此以来,他这样一位裁缝,算是毫无用武之地。改变家庭的生活条件,就以他的这份工作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而陷入绝境的人,往往会等来转机。南昌起义爆发了,农民自卫队成立了,黄安县解放了,并且建立了农民政府。

参军18年未归,中野三纵副司令回乡探亲,老母亲问:长官您找谁?

这不仅鼓舞了当时的士兵,更是鼓舞了一代贫苦的人民。受到红色精神感召的郑国仲,在接受了新思想的教育之后,坚定了要参加革命军队的愿望。

1929年,未经家人的同意,郑国仲放下了手中维持生计的农具,毅然决然地进入了红军队伍。

而他的父母甚至对此毫不知情,一片混乱之中,有人回来报信,说是村子里的几个年轻人都去参军了。

挥洒青春,热血难凉

参军后的郑国仲,实打实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自从加入红军队伍,危险的枪林弹雨,成了他的日常。

参军18年未归,中野三纵副司令回乡探亲,老母亲问:长官您找谁?

但他毫不畏惧,在抗日战争时期表现突出,在战场上奋勇杀敌,逐渐地凭借自己创下的功绩,在部队之中担任要职。

他参加过的最出名的战役,莫过于百团大战。那是一场拦截日军运输线路的伟大战役。

当时日军打着"三光"的政策,对平民百姓也根本不放过。所到之处片甲不留,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更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时任第一营司令员的郑国仲,带领着手下的官兵,在狮脑山连续作战七日,艰苦鏖战,最终取得了这场战役第一阶段的胜利,受到了彭老总的高度赞扬。

参军18年未归,中野三纵副司令回乡探亲,老母亲问:长官您找谁?

而后,他更是参加了多次惊险的战役,跟随刘伯承元帅,在战场上坚持到最后一刻。

在敌军层层包围下,生死考验前,他凭借着自己的顽强与坚识,掩护了司令部首长的安全撤离,保证了作战的核心力量。

生死线前徘徊了二十多年,郑国仲在军中取得了优秀的功绩,并且成为了中野三纵的司令员。

为了保家卫国,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却独独对不起家中年迈的父母。

功成还家,母亲不识

参军多年,郑国仲一直奔走在前线,却根本没有机会回到家里看上一眼。在参军十八年后,郑国仲跟随部队前往黄安周边接受任务。

参军18年未归,中野三纵副司令回乡探亲,老母亲问:长官您找谁?

在得知此地离家不远之后,阔别了十几年,郑国仲终于有机会再次回到自己的家乡。而他回去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看一看家中亲人。如今如何了?

得到领导的批复之后,郑国仲马不停蹄地向家奔去。

离开时他还不过是个16岁的孩子,却敢与父母不辞而别。如今他已经功成名就,成为了掌管数万人的副司令员,却饱受与家人分别之苦。

参军18年未归,中野三纵副司令回乡探亲,老母亲问:长官您找谁?

在她真真切切看到那位头发花白,不复往日容颜的老母亲之时,郑国仲潸然泪下。

但母亲却已经不认识他了,还抬头问:长官,您找谁?

辛酸苦楚一下子涌上心头,郑国仲当即跪下磕头,便落泪便开口,"娘,我是你的儿子啊!"

在老人不断确认,这是分别十八年未见的儿子之后,也忍不住泪水滚落。再去见父亲,却发现父亲也以一种极其陌生的眼光看着他,这让郑国仲觉得无比的愧疚。

参军18年未归,中野三纵副司令回乡探亲,老母亲问:长官您找谁?

在听儿子讲述他这些年的经历之时,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再次落泪。

原以为他们的儿子在战场上遭遇了什么不测,如今健康地站在他们眼前,还取得了如此成就,这让他们无比宽慰与自豪。

在新中国成立后,郑国仲便立即将父母接到了身边,方便自己尽孝,也让父母得以安享晚年。

结语

古有大禹治水,为治水而付诸心血,三过家门而不入。

参军18年未归,中野三纵副司令回乡探亲,老母亲问:长官您找谁?

而当时的郑国仲更是十八年未曾再踏足黄安。与父母分别时,他还是个满腔热血的孩子,再归来之时,父母已是垂垂老矣的暮年。

国与家,往往都是不能兼顾的。而这种时候,大多数的将士们,都选择了以保卫国家为最高任务,因此舍弃了自己身后的家庭。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是不假,但全家在这军人的背后,所付出的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分别之苦。

参军18年未归,中野三纵副司令回乡探亲,老母亲问:长官您找谁?

郑国仲是幸运的,他从战场上回来了,纵使相隔多年,但父母唯一的期望,无非就是孩子安全健康。

但更有无数的战士的热血染红了祖国的山河,他们的家庭因为战争再不可能圆满。

但他们所付出的一切,都是最有价值的。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太平盛世。铭记红色历史,感悟红色精神,将精神传承下去。以国家发展为己任,相信日后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繁荣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红安县   安县   司令员   作战   贫苦   回乡   长官   战役   热血   祖国   军队   儿子   父母   精神   孩子   家庭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