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央视《西游记》忽悠,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原著中手段狠辣

别被央视《西游记》忽悠,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原著中手段狠辣

要说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神佛,从民间对于观音的崇拜,远高于其他神佛就可以看出,观音菩萨在中国的地位何其重要

按照民间神系排列顺序,玉皇大帝应当排在首位,而各地寺庙和传记小说中,观音菩萨的身影却无处不在。

人们对于观音菩萨的来历持有多种看法,在民间也有不少撰文趣事可供参考。在佛教说法中,相传观音原本为转轮王的儿子,名为不旬。

别被央视《西游记》忽悠,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原著中手段狠辣

后来他与父亲,胞弟一同拜在释迦牟尼座下,为修成正果,他艰苦修行,终于最后修成观世音菩萨。还有传说她原是妙庄严王的女儿,因为不愿出嫁,逃婚到荒山开始独自修行。

诸如此类说法不一,而关于观音菩萨到底是道家还是佛教,人们对此的争论也从未停止。

在道教的说法中,殷商时期修道普陀山的女真人,得女娲娘娘亲传千手千眼后,将其指引至元始天尊并由此修道成仙的故事最为典型。

别被央视《西游记》忽悠,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原著中手段狠辣

我们儿时总爱看《西游记》,在这部影视剧中,观音菩萨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电视剧中的形象塑造,却与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相差太多。

其中我们最喜爱的角色孙悟空,在书中的形象,可谓丑恶奸凶。要说荧屏上的形象塑造,最符合的应当是周星驰所拍摄的西游降魔中的最贴近。

截然不同

而观世音菩萨,也不是像电视剧中那样温柔平和模样,相反,这位“解八难度群生大慈悯”的观世音是个非常狠的角色。

别被央视《西游记》忽悠,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原著中手段狠辣

从原著中,我们看到的观世音菩萨,是个长得玉面喜相的人,虽然看上去十分随和,但却气场很足,法器也很高大上,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拥有的地盘很大。

回想起西游记,我们耳边似乎还回荡着唐僧的那句话:“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balabala...”。从这一句交代了这一项史诗级别的取经项目。

去西天取经,宣传佛教思想,扩张势力,为佛教增添新的信徒,赢得广大人民的供奉以及实现财富自由。这就是唐三藏这一趟需要做的事。

重大规划

而这项重大规划则,被如来交给了他,认为能够担得此任的观音尊者。

别被央视《西游记》忽悠,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原著中手段狠辣

这放在现代就是领导放手任你去谈生意,这是总经理级别的才能担负得起的重任,观世音菩萨的能力可见一斑。

再看观世音与自己的土地木叉行至长安土地神祠时的场景,“二人径入,唬得那土地心慌”。土地爷爷直接迎头叩首,顺带赶紧通知周边众神前来参见。

而观世音接下来的话就更直接了,她不仅拿如来做挡箭牌,还直接将土地赶了出去。这一幕无论如何都能够看出观世音菩萨。绝对不是块好啃的肉。

别被央视《西游记》忽悠,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原著中手段狠辣

这些人的反应和观世音说话的口气。都从侧面反应了观世音菩萨。简直就是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她不仅不将其他众神放在眼里,而且还利用自己的职权。压迫地方小神。

虽然这还不足以证明观世音菩萨的狠,但观世音的狠辣手段。可以从她欺骗红孩儿坐莲台这一事件中看得出来。

她命令木叉将降魔杵如筑墙一般筑下,使得红孩儿两腿被刀尖刺穿,血流不止皮肉绽开。而在通天河收鲤鱼精的时候,观世音菩萨的手段也足见她的狠辣。

话说嘴角绽放着最甜的笑容,手下却没留半分情面,她利用法器收了鲤鱼精叫孙悟空下去解救唐僧,而水道分开后,下面的鱼精水怪早已尽数被剿灭。

别被央视《西游记》忽悠,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原著中手段狠辣

她知道自己手底下的人。做出了令她颜面尽失的事后,怕因此坏了自己的名声,悄悄地带着孙悟空先行灭口。最后连河里的精怪也不放过,唯恐日后再生事端。

做事狠辣,滴水不漏,而她这一举动,不知有多少无辜生命就此命丧黄泉。

手段非常

孙悟空不好惹麻烦竟是出了名的,而观世音菩萨对他却很有一手。当初观世音菩萨领着孙悟空去见唐三藏,孙悟空不肯干。

知道孙悟空脾性的观世音善于变通。

别被央视《西游记》忽悠,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原著中手段狠辣

她见泼猴耍起了性子,便耐着性儿地变着法去引诱孙悟空答应,毕竟孙悟空爱闹事的毛病让诸多天神都颇感无奈。万一闹大了,这取经项目就又要耽搁。

不仅如此,到时候如来佛祖治她个办事不利借以惩罚她可不是她所喜闻乐见的事。她不希望自己的名声被孙悟空败坏,对孙悟空开启了软磨硬泡的手段。

先明里暗里夸孙悟空,然后再用三个杨林叶换取了孙悟空的承诺。孙悟空听了这话,再摸摸自己脑后的三根救命毫毛,顿时感到安全十足。

而收完小怪之后,观世音还要在孙悟空面前卖弄一番自己的神通本领

别被央视《西游记》忽悠,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原著中手段狠辣

利用自己法术高强,以此吸引小弟为她出生入死。非但如此,在收了鲤鱼精之后,她还特意在陈家庄男女老幼面前现身以图留恩和增加信徒供养。

由此可见,观世音菩萨也会为自己的利益思考。能够在仙界屹立不倒,并且为人们所记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其中不乏观音自己的努力成果,而她作为仙界的能人,也自然要为自己谋利益。

结语

观音菩萨普度众生,示现万千,人们认为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是观音菩萨。

我们常说的关于佩戴观音和佛,表达的只是一种愿望。这主要是因为过去在外奔波的大多为男子,常年在外的男子遇事总也不能冷静处理。

别被央视《西游记》忽悠,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原著中手段狠辣

而在汉传佛教中的女身化的菩萨便是观音,女子慈悲柔和,阴阳相补。这里的主观意愿是希望男子能够柔和慈善。

而佩戴佛中的佛指的并不是释迦牟尼,而是弥勒菩萨。我们时常能够看到大肚子的弥勒菩萨的造型像,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女子心眼小,眼界狭隘 。

而笑脸大肚的弥勒佛则体现了有度量,心胸开阔,所以女人戴佛则表示希望女子能够不因为心胸狭隘而铸下错事,多一些平心静气,能够拥有豁达的心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西游记   释迦牟尼   唐僧   手段   佛教   大慈大悲   法器   观世音   鲤鱼   原著   心胸   剧中   菩萨   悟空   观音   央视   土地   形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