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播”为何最终成为了一场“饕餮盛宴”?

“吃播”为何最终成为了一场“饕餮盛宴”?


我吃饭,你观看


2009年开始,从日韩兴起的“吃播文化”被带入中国,按正常发展逻辑来说,“吃播”应该是走美食家路线,探店试吃也好、在家自己烹饪也好、以旅行者的身份去寻找美食,探索食材也好,都应该以弘扬各地美食文化为主,锻炼自身为副。


“吃播”更应该是一种美食的探索者、发现者


然而,这本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标签,在国内却发展成了一个“畸形儿”


“吃播”为何最终成为了一场“饕餮盛宴”?


说他们是“吃播”,倒不如说是“饕餮”


早期,“大胃王密子君”这个较早涉足吃播圈的主播,因在16分20秒内直播吃完了10桶火鸡面而迅速走红后,这让那些想着一夜爆红的主播们纷纷加入效仿,原本还具有一定观赏性的吃播,顷刻间便成为了各路“神仙”的"饕餮盛宴"。


各种鸡鸭鱼肉、瓜果蔬菜、海鲜爬虫纷纷被搬上荧幕,好不好吃先不管,大不大、多不多、就完事了!


你能想象一个成年男子,将桌子前摆着可能需要十几个人才能消化掉的肉类,一个人在几小时内全部吃完么?你又能想象一个女孩子,将各种肥肉、五花肉、大猪蹄子、肥肠等塞进嘴里,吃的满嘴流油同时,嘴里还喊着:“好吃好吃”、“喜欢的老铁关注走一波”、“点一点关注不迷路啊”之类的话么?


那段时间,点开某些直播平台,在美食主播一栏,这样的直播场景几乎被霸屏,并且观看的人数还不少。那时候笔者就在想,这到底是一场“猴戏”,还是一场“戏猴”?


“吃播”为何最终成为了一场“饕餮盛宴”?


从“壕无人性”到“毫无人性”

一部手机,一个注册账号,即有机会让你成为拥粉百万,日进斗金的大主播,多少年轻人为了一夜暴富而加入这场狂欢。

随着流量时代的快速发展,直播行业这个“大鱼塘”也渐渐的被各种“鱼类”所挤满,这里再也不是那个“扭扭屁股”,“露露腿”就能赢得礼物和欢呼声的地方了。

想要生存,并且抢到“游客”投放的食物,那你得比别人“更努力”,“更拼命”,削尖了脑袋往前挤,在“游客”面前蹦的更欢,更猛,才能吸引到对方的注意。

吃播亦是如此

于是乎,这个圈子里便出现了这么一类人,他们没有奢侈的大餐,却有致命的“毒药”。他们没有大海般宽阔的胃袋,却有岩石般坚硬的胃壁。他们可能没有钱,但为了钱,他们却可以不要命。

这三种条件集一人身上后,吃播圈便诞生了另一股洪流,一股以自虐、自残,吃别人所不能吃,不敢吃的洪流。并且这类主播还是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表演如何自虐自残的。


他们尝尽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每一刻都在挑战味觉极限,每一天都在打破胃的壁垒,只为博君一笑。

对于他们来说,这不是第一场演出,却有可能是最后一场落幕。


“吃播”为何最终成为了一场“饕餮盛宴”?


向流量看齐,吃完再催吐,一切为了娱乐?


自古,民以食为天,“吃” 在中国人眼里那可是大事,否则也不会发展出如今这般多样化的各地菜系文化,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美食文化。


然而,在这华丽的美食文化背后,不知路边又有多少冻死骨。远的我们不说,长征红军“吃树皮”,“煮皮带”的故事想必小学课本里就学过。


家里有上了年纪的长辈估计也会时常在我们耳边讲述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家里兄弟姐妹多,饭是总嫌少的,菜永远是没油的,最期待的日子是过年,因为有可能吃上一口肉沫,喝一碗剩汤。


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无数先辈所憧憬的未来。然而,现在的某些人摘了果实,却忘了历史。


最后笔者想以一首红军民谣结尾:“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回首历史,何为居安思危!

我是芊芊,喜欢笔者文章别忘了分享出去哦!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饕餮   探索者   旅行者   露露   猴戏   胃壁   洪流   红军   盛宴   笔者   流量   嘴里   好吃   人性   美食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