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寡妇”是如何坚持一辈子不再嫁的?70岁老妇讲出其中猫腻

导语: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那么有很多人都想要了解古人的生活状况。根据一些历史现象,我们能够分析出古代的时候是男尊女卑,男人的地位比较高,那个时候是封建社会,所以女性地位逐渐下降。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庸。虽然说在历史中,也有一些有作为的女性,可是她们寥寥无几。不同性别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分工。


明清时期最为明显。当时的女性非常悲惨,尤其是寡妇,那么在那个时候,寡妇是怎样坚持一辈子不嫁人的呢?在明清时期,女人被压迫到极致。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三寸金莲,还有扬州瘦马,这些都能看出,那个时期男人将女人视作玩物,而且还有一个最让人接受不了的就是贞节牌坊。


当时用贞节牌坊来表彰那些守寡的女人,她们的丈夫死了以后,一辈子都不会再嫁人,贞节牌坊就相当于寡妇的奖章。那个时候的人们也认为这样的寡妇最贤惠。在古代的时候,生活非常艰难,那么这些女人为什么不选择改嫁,会选择守寡呢?其实因为古代的封建思想,对这些女人有着重要的影响。


她们从刚开始就接受了要如何成为一个好妻子的思想。这也让很多女人不愿意改嫁,她们觉得要守住自己的贞洁,宁愿受穷也要守寡。这都是在那种思想的影响下,造成的局面,而且守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也有很多猫腻,曾经有一位70岁的老人,就说出了其中的猫腻。


有一句话流传至今,那就是寡妇门前是非多。很多街坊四邻都喜欢关注寡妇的事情,只要稍有不慎,可能别人就会觉得品行有问题,而且这些寡妇一般都不愿意和别人交往。就连朝廷也支持寡妇守寡,每个月还会给寡妇发放生活费。就连贞节牌坊也是对他们的奖励。那么这些寡妇要怎么生存呢?


有很多寡妇刚开始都因为自己一时冲动,选择守寡。并且发誓自己会一辈子守寡,但是坚持不了几年,她们就会发现在贞节牌坊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她们生活的非常孤独,而且贞节牌坊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她们的身上。即便寡妇遇到了一个两情相悦的人,也不能选择再嫁。


这样会被别人说三道四。而且有人如果喜欢这个寡妇,也不能娶她。两个人只要是有了私情,被别人发现的话,既犯了欺君之罪,也会遭到别人的唾骂。所以有的人熬到了70岁,她们也不会嫁人,为了避免杀头,保住自己的性命,所以寡妇宁愿孤独度过一生。这都是在封建思想下,那些被摧残的女人。


虽然也是曾经的文明,可是婚姻应该是自由选择的。生活在古代的女人,她们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就连婚姻大事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或许现在我们无法想象,她们以前的生活和经历。不过通过一些影视剧和文献资料,也不难发现,当时的女子生活非常悲惨,对她们来说,男人就是天。很多事情都要依靠男人。而她们只负责相夫教子,做好家务事就可以了。


作为中国人,我们都知道人言可畏,吐沫星子可以淹死人。只要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那么就成为那些无聊的人的饭后谈资。那些闲言碎语具有杀伤力,很多人都无法承受,像这些寡妇,她们也是因为顾虑这些闲言碎语,觉得宁愿守着孤独的生活,艰难地生存下去,也不愿意让别人说自己的不是。


结语:因为寡妇要面临巨大的压力,那些语言即便不能对她造成直接伤害,可是也会让她心里很难过。现在这种情况就少了很多,大家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要不愿意,没有人能够逼迫你,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尤其是婚姻大事,可以自主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猫腻   寡妇   瘦马   牌坊   古代   贞节   老妇   闲言碎语   时期   孤独   事情   婚姻   思想   女性   男人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