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风范!张艺谋的北京奥运开幕式,耗时2年,震撼世界的4小时

张艺谋说:“不要解释,要让人一看到就知道是中国!”

他做到了!

作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总导演,张艺谋耗时2年,最终呈现出了震撼世界的4小时。

大国风范!张艺谋的北京奥运开幕式,耗时2年,震撼世界的4小时

他的开幕式,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更让世界记住了中国。

甚至在13年后,日本东京奥运会开幕,人们还对当年的北京一夜念念不忘。

大国风范!张艺谋的北京奥运开幕式,耗时2年,震撼世界的4小时

为什么北京奥运开幕式如此成功,甚至被外媒视为奥运开幕式的标杆?

其实答案很简单: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精益求精的精英们

张艺谋曾提议,要用鼓和铁环的形式来展现“奥运五环”,但却遭到了陈丹青的无情否决:“我当时一听到这个,觉得灾难和噩梦开始了,颠覆所有五环美丽的造型,当中站个疯子在那里敲,奇怪透顶的东西……”

大国风范!张艺谋的北京奥运开幕式,耗时2年,震撼世界的4小时

这样“不留情面”的否定与推翻,在开幕式前2年里,一直存在。

张艺谋有旺盛的创造能力,但团队里的其他人也都是能人,张继刚、陈维亚、于建平、陈其钢、蔡国强、陈丹青、马文……每个人都是某个领域的佼佼者。

一时想出的好创意,在这群“挑刺”的能人中,很难撑过三天。但也正是不断地推翻重来,才能最终确定最好的方案。

大国风范!张艺谋的北京奥运开幕式,耗时2年,震撼世界的4小时

在2年多的筹备里,张艺谋的团队一共开了2000多场会,即使脑子都转不动了,还是得去想。

张艺谋说:“这不再是个人的创作,而是完成一个使命。”这群临时组建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的精英团队,需要共同完成一个庞大的历史任务。

在开幕式的结构上,张艺谋本来想用四大发明来串联,但这个方案直接被上级否定了,上级指示:五千年的文明,怎么能用四大发明就消化掉呢?

这次的否定,对张艺谋的打击很大,向来走得很晚的张艺谋,罕见地早退了。

但失落只是暂时的,很快,张艺谋就重新振作起来。苦思冥想之后,他最终决定用卷轴的方式去呈现中华文化。

大国风范!张艺谋的北京奥运开幕式,耗时2年,震撼世界的4小时

其中核心就是一张长36米,宽14的“大纸”,这张纸由航空材料制成,但重量还是达到1800公斤。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舞美总设计马克·费舍担心地说道:“当纸变得很沉、很重、很厚,这是否就失去了纸的精神和意义,与此同时,我们希望通过纸传递的信息,就很难被人理解。”

但张艺谋也很固执地坚持要用“纸”的创意,对张艺谋而言,这是一个创意的核心。最后,在多方考虑下,张艺谋将纸缩小到20米长、11米宽。

直到开幕式前,还有人建议把纸拿走。但当开幕式开始,运动员入场,到最后仪式完成,固执的张艺谋终于被其他人理解。

大国风范!张艺谋的北京奥运开幕式,耗时2年,震撼世界的4小时

这张纸为全场都埋下一个伏笔,张艺谋想的并不仅仅是代表中国的文明,而是我们和全球的人,一起用实际行动,来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个艺术概念。

奥运创意的工作无疑是绝望痛苦的,想法和现实的碰撞妥协,一次次的探索和推翻,接踵不断的状况和问题,都让人感到崩溃。

但艺术家执着于高标准,往往是打造出完美艺术品的重要原因。

大国风范!张艺谋的北京奥运开幕式,耗时2年,震撼世界的4小时

台上惊艳的表演者

体操王子李宁身吊威亚,沿着逐渐铺开的“祥云”画卷,在鸟巢上方漫步,点燃奥运圣火。

大国风范!张艺谋的北京奥运开幕式,耗时2年,震撼世界的4小时

这一幕,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中。

但其实之前因为天气原因,李宁可以训练的时间不到一个月。

为了这次点火,李宁自己也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出于保密的需要,就连他的家人也不知道李宁每天出去做什么工作,李宁的点火的最后训练都是在凌晨2点进行的。他需要在空中走500米,转一圈才休息一小时,然后继续练习。

训练过程中渐渐又有很多问题浮出水面:够不到导火索、火焰不顺着导火管延伸、画卷和李宁的契合度难以达到完美……

顶着重重压力,但李宁最终还是没有让大家失望。

大国风范!张艺谋的北京奥运开幕式,耗时2年,震撼世界的4小时

十年后,李宁形容这个点火设计很“疯狂”,但“我们的任务,就是不能有失败,而且没有重来。”

而活字印刷术的897名表演者,为了呈现最好的效果,起早贪黑,每天举着重达18公斤的“活字”,重复表演动作上千次。

开幕式当天,因为需要在字模里待六七个小时,最后,战士们都穿着尿不湿上场。

大国风范!张艺谋的北京奥运开幕式,耗时2年,震撼世界的4小时

当时还有一个字模的钉子掉了,导致无法降落,最后那位士兵用小拇指代替钉子,完成动作。表演完成后,他的手指已经血肉模糊。

除此以外,还有击缶而歌的2008名表演者,用身体做画笔、晕染水墨山水的舞者,弹奏“太古遗音”的琴师,吟诵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孔子三千弟子,“郑和下西洋”中手持黄色船桨的上千名水手,用身上的荧光组成和平鸽的上千表演者……

大国风范!张艺谋的北京奥运开幕式,耗时2年,震撼世界的4小时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表演者付出的努力常人难以想象。

但也正是他们的努力,才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让整个世界都为中国惊艳。

幕后无闻的英雄们

开幕式上,一名舞者在“丝绸之路”的画卷上翩翩起舞,巨幅画卷上的曼妙舞姿,让人震撼。但这名舞者殷硕其实是替补,原本的舞者是刘岩。但却在彩排时,因为一场意外,刘岩从三米多的高空坠落,砸在舞台的车轨上。

刘岩的脊柱瞬间断裂,十二胸椎严重错位,神经遭到严重损伤。

原本天赋极佳的她可以在奥运舞台上为国争光,她还有无限可能,但这场意外却使刘岩再也无法跳舞,余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

大国风范!张艺谋的北京奥运开幕式,耗时2年,震撼世界的4小时

开幕式可以有替补,但刘岩的人生没有。

奥运开幕式结束当晚,张艺谋和另两位导演一起来医院看望刘岩,愧疚不已。

张艺谋对刘岩说道:“你是我心中最深沉的痛,你是我心中真正的英雄!”

但刘岩却十分释然,她在《窗外》这首诗中豁然地写道:“我曾认为这样或那样,是我生活的全部。其实,什么也不是生活的全部,只有生活本身是生活的全部。”

虽然刘岩无法出场,但她仍是人们心中最美的舞者,也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大国风范!张艺谋的北京奥运开幕式,耗时2年,震撼世界的4小时

一位参与皮影表演的战士曾在采访中说:“我们的道具特别沉,有时候感觉到不想练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我们这个节目的最后一个动作,观众们为它鼓掌的那一刻。我想到那一刻的时候,我就特别轻松,觉得还能坚持。”

但因为整体时间过长,进行了1年多训练的《大秦古韵》皮影表演直接被砍掉。

皮影编导张卫东知道后失魂落魄,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在望着皮影发呆。

而当时1000多名皮影演员还不知情,继续来到排练场地集合。

大国风范!张艺谋的北京奥运开幕式,耗时2年,震撼世界的4小时

张艺谋让他去通知还在等待的演员们,张卫东固执地摇头,眼中闪着泪花,不忍去面对。

等到皮影演员们知道了这个消息,个个都是双眼通红,但也无可奈何。

张艺谋心里也不好受,最后张艺谋和创意团队为这些演员想了个新的表演方式,让他们去戏

台边抬一个道具,算是弥补了一点遗憾。

大国风范!张艺谋的北京奥运开幕式,耗时2年,震撼世界的4小时

张艺谋自己也说:“他们抬的不是道具,是我的一个歉意。”

但正如张艺谋自己常说的“祖国利益大于一切”,为了开幕式整体的效果,张艺谋不得不忍痛割爱,放弃皮影,只是可惜了演员们一年多的努力都白费。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为什么这么成功?其实就在于一个“”字,它寄托着无数人的期盼,凝结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有人为它绞尽脑汁,有人为它拼命训练,也有人因它留下遗憾。

台前幕后,皆是英雄。

正是他们,铸就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开幕式   字模   活字   世界   创意   画卷   表演者   风范   中国   大国   北京奥运   道具   北京奥运会   固执   演员   团队   奥运   动作   小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