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重刷《蜗居》:妹妹做小三姐姐上位,这就是海萍的奋斗观?

文|剧灵小筑

海萍拿了妹妹用身体换来的6万块,安全度过了她的一段黑暗时间,又靠着妹妹身体换来一系列好处成功在江州站稳了脚。

最后在剧中讲出大道理——投资总是好于投机。

这就是《蜗居》正面人物郭海萍。

郭海萍作为“正面人物”的争议非常大,大到看完剧之后,绝大多数人都要吐槽。

那这个“一直在努力”,最后用来点出“大道理”的正面角色问题出在哪?

在于她是个喝了太多毒鸡汤的普通人——明明自己资质、背景都相当普通,但却被成功学和毒鸡汤洗脑,相信只要不懈地努力,自己什么都会有。

十年后重刷《蜗居》:妹妹做小三姐姐上位,这就是海萍的奋斗观?

奋斗有错吗?当然没有。

但当奋斗成为欲望的借口,人的理智会被吞噬,看上去那是“困境中的不绝希望”,其实是一种精神鸦片,一旦沾染便很难逃脱。

一如普通人海萍踩着妹妹的身体,最终得到了她想要的生活。


十年后重刷《蜗居》:妹妹做小三姐姐上位,这就是海萍的奋斗观?


01普通人是什么意思?

普通人的意思就是,概率这件事是很准的。

比如,彩票中大奖的概率是1700万分之一,作为一个普通人还是洗洗睡吧,肯定是中不了的。

再比如,坐飞机出事情的概率小于百万分之一,作为一个普通人,就放心大胆地出行吧,因为就算你每天坐飞机,也要几千年才能碰上一次失事,所以飞机出行肯定是安全的。

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

十年后重刷《蜗居》:妹妹做小三姐姐上位,这就是海萍的奋斗观?

可海萍不信。

初到江州,她壮志在胸,一副必须要在江州闯出一片天来的架势,并且还在说笑间给自己定了“海边大别墅”的目标。

出于实际,我们把她的目标定义为——在江州混出个样子来。

可惜她没有算一下,一男一女在陌生的城市靠着赤手空拳立足的占比有多少,其中能混出个样子来的人占比又有多少。

多年来,海萍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每天工作家庭两点一线……一个私企中类似于文员的工作能让一个人实现翻身的概率有多小,这一点谁都知道。

可那么多年,她愣是没有想过换一个上升空间更大,赚钱的机会更多的工作,甚至连小贝的存钱能力都比海萍两口子要强。

所以海萍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竞争的残酷,她在潜意识里一直觉得自己名校毕业就不是普通人了。

不好意思,她仍旧是普通人。


十年后重刷《蜗居》:妹妹做小三姐姐上位,这就是海萍的奋斗观?


02海萍有她说的奋斗气质吗?

有人觉得,海萍身上有一种不屈的奋斗气质,特别吸引人。

关于这种“奋斗气质”,海萍的原话讲得很有感染力。

“你以为我真的贪图伊势丹,贪图这个明珠那个明珠啊?我其实是喜欢这儿的一种环境,逼得你学习,逼得你进步。慢慢地,我觉得你就会有一种气质,我觉得这种气质应该叫……奋斗。”

话说得很漂亮,但海萍自己身上的气质可不是奋斗。

我认为,海萍那点努力可以叫做现实,但要说奋斗还是差了一点。

或者话说得再激进一点,在海藻遇到宋思明,给她介绍了外语教师工作之前,我连努力都没看到。

我只看到一个每天按时上下班,多年不涨薪,一味只知道掐着老公那点烟的女人。

这和她说的“逼得你学习,逼得你进步”实在是相去甚远。

一直到宋思明介绍了教汉语的工作给她,她才开始努力。

这是什么?

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这种气质称为现实更合适。

十年后重刷《蜗居》:妹妹做小三姐姐上位,这就是海萍的奋斗观?

在我的理解当中,一个人要努力从一个环境当中脱颖而出叫奋斗。

奋斗远不止按部就班地上下班,而是找到努力的方向,并在八小时之外投入时间和精力。

什么都没投入,光是上下班就指望着在大城市立足,就说这是奋斗的气质,这不是搞笑吗?

按时上下班叫生活所迫,不贪恋休闲而为梦想投入时间和精力这才叫奋斗。

换言之,在宋思明介绍她做外国人的中文教师的时候,一直在奋斗的她应该可以给外国人一个相当好的第一印象。

可事实上,外国人对她的第一印象并不好,说她英文不好,还是宋思明劝住了外国人。


十年后重刷《蜗居》:妹妹做小三姐姐上位,这就是海萍的奋斗观?


03一个没有奋斗气质的普通人,能赤手空拳在大城市打出一片天吗?

也许可以,但一定有除了坚持奋斗之外的要素,比如机遇。

而宋思明就是海萍的机遇。

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

若是没有宋思明,她和苏淳两口子,光是还房子的贷款和首付的高利贷就能还上一辈子了。

所以,海萍真正让人讨厌的就是这一点,一边以高姿态的教育者教育海藻,一边碰到实际困难就“为钱舍妹”,到最后,她还要以一个成功者的姿态批评宋思明是投机取巧。

十年后重刷《蜗居》:妹妹做小三姐姐上位,这就是海萍的奋斗观?

她当姐姐当惯了,她觉得她就是榜样。

榜样嘛,不就是用来让别人羡慕,让自己人忍受教育的么?
所以在海藻遭受摘除子宫的严重打击之后,海萍劝海藻想开点的谈话主要内容,是以教育者的姿态说:

“我曾经的坚持,内心的原则和我少年的立志就被孩子、被工作、被生活磨砺得不剩些许。其实很多时候我是有原则的,我不想抄近道,我更不想投机取巧,但是每当我看到那些不如我的人,因为插队比我先拿到票,那些不如我的人因为放弃了原则而省了十几年的奋斗,我真的不服气。有时候我都在怀疑我这份坚持到底是不是对的,我甚至责怪社会为什么不公平……我找到巴菲特的一句话,永远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不管在任何年代,任何社会,投机的风险永远要大于投资的风险……就像宋思明,他很聪明,非常聪明,也很有才华,但是他如果能选择一条正确的路,我相信他会前途无量的。但他恰恰凭着一时聪明,选择了一条投机之路。 ”

编剧的这段话,可以由任何一个人说出口,但这个人绝对不能是海萍。

“不如她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怎么来定义这个不如?

海萍也抄了近道,用的人还是宋思明;海萍也放弃了原则,没有刚发现海藻问题的时候“当断则断”。

没有宋思明,海萍的一切都不过是镜花水月。

宋思明的身份很可能是海萍这辈子无法到达的高度,所以她实在是不方便评价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正面人物   近道   赤手空拳   投机取巧   这一点   蜗居   两口子   海藻   上位   概率   普通人   外国人   姿态   气质   姐姐   原则   妹妹   努力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