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盒子: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家长能不能打孩子?

在现在的社会中,每个家庭基本都一个或者二个孩子,先不说溺爱,就说孩子犯了错,对当父母的来说,“打孩子”也许是最不被认同的教育方法。

事实上,一次也没打过孩子的家长恐怕很少。当父母的往往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动了手,但事后又十分自责、后悔。

在美国与英国的部分地方,法律都规定父母不允许打孩子的,可是在韩国,法律却又是允许父母打孩子的。


学生盒子: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家长能不能打孩子?


家长可不可以打孩子?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观念问题,而是一个需要科学研究才能找到有力论据来证明的问题。

各位家长请跟小编一起来尝试对这个问题进行较为详细、全面的剖析了解一下。

据说没有“熊父母”。“熊仔”是从哪里来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很重要。

抱这种想法的家长,肯定是反对打孩子的,更认为是父母自已的问题,不会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无能的一种表现。


学生盒子: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家长能不能打孩子?


在这几种情况下不能打孩子

01

不了解而犯错

孩子在不了解情况下犯了错误,是因为当家长的事先并没有告诉孩子不可以这么做,或者家长没有把话讲清楚。

这样是不能打孩子的,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委屈感。对亲子关系不利。

02

孩子跟家长犯同样的错误

家长自己都不知道这个问题该怎么处理,也没有很好地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时,不要急着去打孩子。

当父母纠正自己的错误,并清楚地知道当他们遇到这样的事情时该怎么做时,合理地引导他们并再次惩罚他们并不晚。


学生盒子: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家长能不能打孩子?


03

父母不能愤怒地打孩子

在这个时候,大多数殴打都是为了发泄他们的愤怒。

相反,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失去礼貌,忽视错误的原因,很难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要打他们。他们很容易伤害他们的孩子。

等他的怒火平静下来,清清楚楚的头脑,然后再施加惩罚。

04

特殊情况不能打


有这些特殊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儿童不能打:

a、十分敏感的孩子;

b、行为亢奋有神经障碍的孩子;

c、曾受过情感伤害的孩子;

d、三岁以下儿童不应打架

据国外心理学家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3岁的孩子处于学习期阶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强烈。


学生盒子: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家长能不能打孩子?



同时,儿童的良心和道德意识也得到了发展,自我统一开始出现,而在3岁之前,这一切都没有出现,或只是发展起来。

即使有些孩子太淘气,体罚也只能提前到一岁半,不得对一岁半以下的婴儿实施体罚。

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儿童的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主要是因为进食、饮酒、拉扯、散射和睡眠所带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是无意识的。

现阶段对儿童的体罚会影响他们正常的身心反应,导致身心健康。希望各位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最好不要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家长   孩子   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   论据   英国   条件反射   韩国   盒子   生理   愤怒   父母   错误   儿童   法律   方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